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27篇
  免费   933篇
  国内免费   570篇
耳鼻咽喉   167篇
儿科学   139篇
妇产科学   102篇
基础医学   296篇
口腔科学   236篇
临床医学   2596篇
内科学   1943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290篇
特种医学   4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525篇
综合类   5902篇
预防医学   1714篇
眼科学   81篇
药学   3096篇
  44篇
中国医学   6121篇
肿瘤学   108篇
  2024年   144篇
  2023年   530篇
  2022年   398篇
  2021年   567篇
  2020年   518篇
  2019年   583篇
  2018年   273篇
  2017年   506篇
  2016年   550篇
  2015年   660篇
  2014年   1272篇
  2013年   1283篇
  2012年   1466篇
  2011年   1706篇
  2010年   1445篇
  2009年   1228篇
  2008年   1385篇
  2007年   1226篇
  2006年   1291篇
  2005年   1197篇
  2004年   1000篇
  2003年   916篇
  2002年   675篇
  2001年   581篇
  2000年   491篇
  1999年   363篇
  1998年   388篇
  1997年   310篇
  1996年   260篇
  1995年   191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跨国研究小组报道,伊托必利(itopride)(I)可缓解消化不良的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补脾泻肝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给予白术芍药散加味,对照组40例给予丙咪嗪合替加色罗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观察疗效,并于3-6个月后观察2组病例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5%,总有效率为85%,6个月内复发率为20%,对照组则分别为32.5%、72.5%、55.5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补脾泻肝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优于丙咪嗪合替加色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3.
2003年1月~2005年3月,笔者应用本院验方制成的胃动胶囊联合西药多潘立酮治疗FD60例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性磁共振成像(BOLD-fMR I)技术,探索人类近视性屈光参差是否对大脑皮层功能和结构造成影响。方法采用无磁MR I专用眼镜纠正屈光不正,以1.5T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8例近视性屈光参差者枕叶视皮层兴趣区BOLD-fMR I数据,比较双眼皮层激活部位及范围的不同,及视力较差眼屈光纠正前后皮层激活情况的变化,分析其改变特点及机制。结果矫正屈光基础上,近视性屈光参差者双眼激活范围没有明显差异(P>0.05);视力较差眼屈光矫正前后皮层激活范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人类近视性屈光参差可能没有发生明显的皮层功能损害及优势眼的转移;配镜可明显提高视力较差眼的皮层激活,应尽早配镜或手术矫正。  相似文献   
55.
樊文静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11):1406-1406
本文16例经胃镜检查证实为急性胃粘膜病变。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21岁。病因明确者15例,未明者1例。全部病例均为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突然呕血、黑便,并伴有低血容量表现,75%病人出血前多无症状,仅25%病人曾有上腹部隐痛,胀满不适,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的表现。16例病人均在人院后24h内急诊胃镜检查,见胃粘膜不同程度的糜烂、出血、溃疡而确诊为急性胃粘膜损害,胃窦部胃粘膜病损12例,胃体、胃底4例。  相似文献   
56.
《医药保健杂志》2009,(23):62-62
我在月经期间总出现恶心、发烧、消化不良和排便时腹痛等症状。经做B超检查发现,我的双侧附件区都长有一个囊性包块。请问,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57.
赵福兰 《中外医疗》2009,28(14):33-33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原因,分析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共同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门诊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疗程1周~3周,精神心理指导.生活指导等心理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55例(55%),好转30例(30%),未愈15倒(15%),总有效率(85%)。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上应加强药物治疗与精神心理治疗的结合,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分析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和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对125例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临床幽门螺杆菌感染病理特点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125例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中Hp感染阳性72例,阳性率为57.6%。经过统计学分析,Hp感染与病理诊断慢性炎症及活动性炎症相关,而与病理诊断萎缩、肠化无关。结论: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Hp感染和病理诊断胃黏膜慢性炎症及活动性炎症相关,提示Hp感染在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59.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是指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一种消化不良症状群,由于其发病率高,至今尚未有肯定和统一的治疗方法,并且该病容易反复发作,已引起了国内外对该病诊治研究的重视。为了充分发挥祖国医学推拿疗法的优势,笔者从99年以来,对63例患者运用推拿按摩手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0.
功能性排便障碍 功能性便秘分为结肠慢运输和出口延迟。功能性排便障碍在排便时以盆底肌异常收缩、或不能松弛(排便协调障碍)、或蠕动力不足(排便动力不足)为特征。因为很多排便协调障碍的患者没有性功能或泌尿系症状,故排便协调障碍尤指盆底协调障碍。[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