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15篇
  免费   2261篇
  国内免费   821篇
耳鼻咽喉   556篇
儿科学   411篇
妇产科学   541篇
基础医学   1135篇
口腔科学   487篇
临床医学   6428篇
内科学   3466篇
皮肤病学   286篇
神经病学   383篇
特种医学   23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79篇
外科学   4557篇
综合类   13015篇
预防医学   1985篇
眼科学   122篇
药学   4273篇
  72篇
中国医学   887篇
肿瘤学   5165篇
  2024年   228篇
  2023年   1027篇
  2022年   1012篇
  2021年   1189篇
  2020年   1151篇
  2019年   1059篇
  2018年   597篇
  2017年   868篇
  2016年   1001篇
  2015年   1233篇
  2014年   2032篇
  2013年   2025篇
  2012年   2551篇
  2011年   2748篇
  2010年   2569篇
  2009年   2531篇
  2008年   3010篇
  2007年   2818篇
  2006年   2599篇
  2005年   2682篇
  2004年   1851篇
  2003年   1657篇
  2002年   1269篇
  2001年   1131篇
  2000年   835篇
  1999年   651篇
  1998年   575篇
  1997年   515篇
  1996年   507篇
  1995年   447篇
  1994年   393篇
  1993年   303篇
  1992年   273篇
  1991年   267篇
  1990年   199篇
  1989年   199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介绍了44例经皮肺活检的经验,40例诊断正确,占90.9%;气胸发生率6.8%,作者认为 Menghini 针具有操作简单,无气栓发生,更换注射器方便等优点。同时对导向的选用及穿剌方法的改进也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82.
原位杂交法检测BP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BP1同源盒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165例乳腺癌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BP1的表达,同时用二步法进行ER、p53、PCNA、bcl2、cerbB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BP1基因表达率为67.88%,免疫组化:ER70.30%、p5349.09%、PCNA74.55%、bcl253.33%、cerbB275.52%。BP1与bcl2具有相关性(P<0.01),且均与ER相关(P<0.05),与p53呈负相关(P<0.05)。BP1与PCNA、cerbB2、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等无相关性。结论BP1可能通过某种非依赖p53基因调控机制,与bcl2、ER协同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而参与乳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83.
宫颈病变是女性生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不同类型宫颈病变的发病年龄不同.410医院于1983-01/2003-12对因宫颈严重病变来院就医的川、陕、甘3省毗邻地区妇女作宫颈活检2 593例,现将其临床及病理分类和发病年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4.
颈淋巴结结核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部淋巴结结核是一种多发病之一。早期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晚期形成脓肿、窦道后行病灶清除术,但疗效不确切,易复发,颈部瘢痕影响美观。我科从1997~2004年应用颈部淋巴结区域清扫术治疗颈部多发淋巴结结核22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24例多发淋巴结  相似文献   
85.
陈唯唯 《放射学实践》2006,21(2):216-216
目的:评价ADC图和动态增强平面回波MR序列对诊断头颈部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1名头颈部癌伴颈部淋巴结病变的患行扩散加权(DWI)和动态增强T2。灌注加权。DWI采用单次激发EPI序列,b值为500和1000s/mm^2,并重建出ADC图。多层面MR灌注成像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T2WI,在首过团注Gadolinium-DTPA(0.2ml mol/kgBW)后每两秒采集一次,共采集2min以获得信号强度时间曲线。计算出淋巴结的ADC值和最大信号强度下降的百分比,并与组织病理学进行对照。  相似文献   
86.
胰腺癌诊治进展:手术处理胰头癌具有争议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头癌是最常见的壶腹周围恶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较常见于65~75岁。胰头癌的手术切除率很低(<9%),预后很差(术后5年总生存率为7%~25%,术后7年总生存率为0%)。胰头癌的手术处理包括根治性治疗及姑息性治疗。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胰头癌的标准治疗方法。随着经验的累积、医疗技术及手术前后护理的进步,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死亡率<5%,在顶尖的医疗中心,手术死亡率<3%。可是,术后总体并发症仍然很高(40%~50%),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胰脏瘘管(14%~25%)、胃排空时迟缓(14%~23%)、伤口感染(9%~14%)等。多个欧美的研究显示高手术量与低…  相似文献   
87.
慢性肾功能不全肾活检的风险与价值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慢性肾功能不全(CRI)患者行经皮肾穿刺活检(PRB)是否仍有临床价值,其效益安全比如何,目前仍有争议。我们通过回顾分析,探讨CRI患者行经皮肾穿刺活检的价值与风险。  相似文献   
88.
为确定高分级前列腺上皮内瘤(HGPIN)诊断后1年内再次活检时穿刺针数对前列腺癌诊断率的影响,作者回顾分析了791例首次穿刺活检诊断HG—PIN患者资料。患者平均年龄67岁(39-87岁)。再次活检与首次活检的间隔平均4.6个月。再次活检时139例诊断为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检出率为17.6%。该组患者与无前列腺癌组患者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列腺癌组患者随访时首次PSA平均为9.3ng/ml(0.7-82.4ng/m1),无前列腺癌组平均为7.5mg/ml(0.6-41.0mg/m1)。  相似文献   
89.
90.
1临床资料男,28岁,因间断性发冷、寒战、高热4 d入院.患者4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达40℃,伴恶心、呕吐,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无尿痛、尿急、尿频等症状.经服退热和抗疟疾药体温有所下降,因疑疟疾"而来我院.既往体健,无输血史.患者曾经在非洲工作2个月6d前归国,同事中有患疟疾"者.家族无类似病史及猝死者.查体:T 39·3℃,P 88次/min,R 22次/min,BP 110/70 mmHg.神清,全身皮肤未见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未闻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5·59×109/L,N 86·3%,Eo 2%;RBC 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