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702篇
  免费   10308篇
  国内免费   5311篇
耳鼻咽喉   1216篇
儿科学   1666篇
妇产科学   1278篇
基础医学   6256篇
口腔科学   1136篇
临床医学   37482篇
内科学   16865篇
皮肤病学   912篇
神经病学   4835篇
特种医学   57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0篇
外科学   12798篇
综合类   55304篇
预防医学   18833篇
眼科学   724篇
药学   23847篇
  471篇
中国医学   20572篇
肿瘤学   2229篇
  2024年   2002篇
  2023年   6851篇
  2022年   6023篇
  2021年   7933篇
  2020年   7262篇
  2019年   7411篇
  2018年   3004篇
  2017年   5284篇
  2016年   5295篇
  2015年   5610篇
  2014年   9151篇
  2013年   8518篇
  2012年   10739篇
  2011年   10970篇
  2010年   10447篇
  2009年   10210篇
  2008年   13393篇
  2007年   11499篇
  2006年   10728篇
  2005年   11930篇
  2004年   8797篇
  2003年   7673篇
  2002年   5774篇
  2001年   4786篇
  2000年   3574篇
  1999年   2934篇
  1998年   2275篇
  1997年   2065篇
  1996年   1993篇
  1995年   1800篇
  1994年   1467篇
  1993年   1031篇
  1992年   900篇
  1991年   855篇
  1990年   704篇
  1989年   760篇
  1988年   154篇
  1987年   163篇
  1986年   117篇
  1985年   96篇
  1984年   62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81.
8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4):516-518
目的研究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血栓通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并评价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显著提高,纤维蛋白原(FIB)值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凝血功能,稳定动脉粥样斑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天智颗粒对轻中度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月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92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天智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25.49±1.36),分高于对照组的(22.52±1.35)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为(84.34±6.15)分高于对照组的(70.19±6.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正常,对照组出现1例头晕,1例腹泻,观察组1例头晕,症状均轻微,未予以特殊处理后自行缓解。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轻中度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在奥拉西坦治疗基础上采用天智颗粒治疗,可提高认患者知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心肺康复训练对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心肺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心肺功能、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在心肺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96.97%,对照组满意度72.72%,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康复训练治疗冠心病对患者心肺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升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5.
王勇珍  楼数慧   《护理与康复》2020,19(2):35-38
对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表进行综述,包括适用对象、评估方法,国内外应用现状以及与其他评估工具的应用比较.为脑卒中后康复护理时选择吞咽功能评估工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丙泊酚麻醉对老龄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神经元γ-氨基丁酸A(GABA)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SD老年大鼠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对照组,每组25只。丙泊酚组大鼠腹腔注射1%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6 mL/kg,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麻醉后1 d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分别采用HE染色和尼氏体染色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及尼氏体(Nissl体)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GABA蛋白量表达。结果麻醉后,2组大鼠肛温、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2组大鼠逃逸潜伏期、总里程数逐渐减小,丙泊酚组大鼠各时间点逃逸潜伏期、总里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大鼠穿越平台区域次数、时间小于、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海马区Nissl体存在于细胞浆及树突,染色较深,神经细胞排列整齐,形态规则;丙泊酚组Nissl体消失,神经细胞数量减少,细胞核破裂、丢失。丙泊酚组大鼠海马GABA蛋白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对大鼠认知功能有影响,并与海马区GABA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探析左乙拉西坦与奥卡西平联合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脑电图(EEG)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市儿童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癫痫患儿49例,数字标号,简单随机法分组,行单盲、前瞻性对照实验(RCT),观察组(25例)给予左乙拉西坦与奥卡西平联合用药,对照组(24例)单用奥卡西平。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指标(IgA、IgM、IgG、CD3~+、CD4~+),EEG,认知功能变化,观察患儿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治疗16 w后IgA、IgM、IgG、CD4~+均明显降低,CD3~+明显升高,FIQ、PIQ、VIQ等认知功能评分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IgA、IgM、IgG、CD4~+、CD3~+及FIQ、PIQ、VIQ评分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痫样放电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00%(22/2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00%(18/24),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癫痫采取左乙拉西坦与奥卡西平联合用药疗效确切,减少癫痫发作频次,控制EEG损害,改善认知功能,神经免疫双向调节。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泪腺功能对原发性翼状胬肉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单眼翼状胬肉的患者48例(48眼)。根据翼状胬肉形态学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其中静止期12例,活动期36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泪腺功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影响翼状胬肉活动度分级的主要因素。结果静止期与活动期患者Schirmer试验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患者BUT、结膜杯状细胞数明显少于静止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可能影响翼状胬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BUT对原发性翼状胬肉活动度有明显影响(OR=0.462,P=0.011)。结论翼状胬肉生长状态与患者眼表状态存在明显相关性,活动期患者泪膜功能较差。  相似文献   
90.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LRYGB)与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对肥胖患者术后肺功能及氧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1年12月30例26~48岁的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按术式分为LRYGB组与LSG组,每组1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4 h、术后48 h抽取患者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记录动脉血氧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p H值;测定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一秒用力呼气容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 curve,MMF)等肺功能指标;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动脉血气、肺功能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a O2、FVC、FEV1及MMF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p H、Pa CO2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24 h、48 h,LRYGB组Pa O2、FVC、FEV1及MMF明显低于LSG组(P<0.05);VAS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LRYGB相比,LSG对肥胖患者肺功能、氧合影响较小,术后肺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