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995篇 |
免费 | 3517篇 |
国内免费 | 290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1篇 |
儿科学 | 421篇 |
妇产科学 | 50篇 |
基础医学 | 1633篇 |
口腔科学 | 111篇 |
临床医学 | 15212篇 |
内科学 | 19889篇 |
皮肤病学 | 126篇 |
神经病学 | 2130篇 |
特种医学 | 384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1篇 |
外科学 | 2476篇 |
综合类 | 23672篇 |
预防医学 | 3634篇 |
眼科学 | 105篇 |
药学 | 9431篇 |
258篇 | |
中国医学 | 4205篇 |
肿瘤学 | 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17篇 |
2023年 | 1992篇 |
2022年 | 2359篇 |
2021年 | 3090篇 |
2020年 | 2224篇 |
2019年 | 2025篇 |
2018年 | 972篇 |
2017年 | 1756篇 |
2016年 | 1999篇 |
2015年 | 2328篇 |
2014年 | 4084篇 |
2013年 | 4163篇 |
2012年 | 5183篇 |
2011年 | 5769篇 |
2010年 | 5539篇 |
2009年 | 5614篇 |
2008年 | 5816篇 |
2007年 | 5127篇 |
2006年 | 5145篇 |
2005年 | 4450篇 |
2004年 | 3551篇 |
2003年 | 2968篇 |
2002年 | 2445篇 |
2001年 | 1839篇 |
2000年 | 1256篇 |
1999年 | 927篇 |
1998年 | 855篇 |
1997年 | 740篇 |
1996年 | 608篇 |
1995年 | 465篇 |
1994年 | 370篇 |
1993年 | 265篇 |
1992年 | 238篇 |
1991年 | 189篇 |
1990年 | 175篇 |
1989年 | 187篇 |
1988年 | 47篇 |
1987年 | 63篇 |
1986年 | 37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目的比较一组接受前瞻性心电门控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病人及另一组接受回顾性心电门控64层CT冠状动脉病人的成像质量及病人放射剂量。方法本研究依从HIPAA法案并得到了机构审查委员会的批准。由于设计是回顾性研究故不需要知情同意。2位独立阅片者分别对100例病人心脏CT成像(每组各50例)的冠状动脉进行分段影像质量评分和综合评分。计算观察者间偏差。记录对应实际扫描Z轴长度的病人放射剂量,以Z轴长度为12cm的典型心脏计算标准化剂量。结果2组病例的临床特征及CT参数匹配良好。 相似文献
993.
E Saremi S. Channual S. Krishnan S.V. Gurudevan J. Narula A.A bolhoda 邱建星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8,31(5):400-401
目的利用64层CT成像回顾性研究健康人和病人的巴赫曼束(BB)的解剖及其血供。方法本研究依从HIPAA法案并得到了机构审查委员会的批准可免除知情同意书。回顾317例病人(对照组164例,病人组153例)的临床病史、心电图(ECG)和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影像。病人组中,房颤(AF)或房间传导阻滞(IAB)68例(P波持续时间≥120ms),严重冠状动脉疾病(CAD)46例[发出窦房结(SAN)动脉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0%],严重CAD同时有心电图异常39例(AF或IAB)。对BB的长度、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评价儿童冠状动脉异常起源肺动脉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MSCT应用于8例冠状动脉异常起源肺动脉患儿检查中,平均年龄4.12岁(5个月~10岁),其中4例采用无心电门控CT血管成像,MSCT参数:准直0.625~1.25mm,层厚0.625~1.25mm,螺距为0.562,旋转速度0.5s/r,床进5.62mm/r,0.31~0.625mm重建间隔,4例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结果 8例冠状动脉起始、右冠状动脉近端、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及左回旋支近端显示率100%.7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瓣窦上的肺动脉总干,1例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总干右后壁,1例伴右上肺静脉异位引流入上腔静脉,1例伴右冠状动脉高位开口.结论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肺动脉为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MSCT可作为一种可靠的,有潜力的无创伤性诊断方法 应用于其诊断中. 相似文献
995.
1病例报告患者女,46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5年就诊。患者于2001年起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经多次心脏彩超检查确诊为右冠状动脉-右心房瘘。口服异山梨酯等药物治疗后,症状不见好转,并逐渐加重。查体:BP110/70mmHg,唇无发绀,双肺无明显干湿啰音慕绮淮?心率62/min,律齐,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2/6级连续性收缩期杂音。双下肢不浮肿。冠状动脉64排CT检查:右冠粗大迂曲,起始部可见一动脉瘤样扩张,右冠远段与一巨大瘤腔相通,9cm×5cm大小。瘤体出口与一相对纤细的血管影相连。未见瘤体与右心房沟通。冠状动脉造影:右冠状动脉粗大弯曲,直径15mm,右冠左室后支与冠状静脉窦憩室交通,憩室大小7cm×6cm,形成右冠状动脉-冠状窦瘘,瘘口直径10mm。拟行右冠状动脉瘘封堵术,反复操作泥鳅钢丝不能到达瘘口和冠状窦。转入胸外科手术治疗,术中见心大静脉近右房入口处与右冠主干有瘘口,呈筛孔状。择期行右冠状动脉-冠状窦瘘口腔内缝扎术,术后病情好转出院。2讨论冠状动脉瘘是一种很少见的器质性心脏病,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先天性的,目前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超声心动图诊断。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分流量不同,表现为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996.
常规MRI、定量MRI和MRS对海马硬化定侧诊断价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研究常规MRI、定量MRI和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对海马硬化(hippocampal sclerosis,HS)的定侧诊断价值.方法 30例HS患者术前行常规MRI、定量MRI和MRS检查,并进行定侧诊断,其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30例中常规MRI显示海马形态和/或信号异常23例,其中能定侧诊断18例,与手术结果对照定侧正确17例;定量MRI诊断海马单侧或双侧萎缩25例,能定侧诊断23例,与手术结果对照定侧正确21例;MRS显示单侧或双侧NAA/(Cho Cr)值减低28例,能定侧诊断27例,与手术结果对照定侧正确26例.常规MRI、定量MRI和MRS对HS的定侧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6.67%(17/30)及94.44%(17/18),70.00%(21/30)及91.30%(21/23),86.67%(26/30)及96.30%(26/27).结论 常规MRI、定量MRI和MRS对HS定侧诊断敏感性有显著差异,即MRS>定量MRI>常规MRI扫描(P<0.05);3种方法对HS定侧诊断特异性均很高且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97.
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双源CT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51例患者同时行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DSCTA)及选择性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 检查,分析DSCTA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 51例患者[平均心率(77.7±5.8)次/min]均成功完成了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并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各主干及部分分支,51例患者的166支冠状动脉伴有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150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CAG诊断结果相同,得出DSCT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100%,90%,90.4%,100%,94.8%.结论 双源CT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接近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准确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98.
患者女,36岁.以"腹腔占位病变"入院.患者自述4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侧中上腹部可触及一约拳头大小肿物,无疼痛及叩压痛,腹胀时肿物出现明显. 相似文献
999.
1000.
氡暴露与循环系统疾病的关系以及氡对风湿性疾病的治疗作用已日益受到关注.从铀矿工的流行病学系统回顾中,揭示出氡暴露与冠心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此外,随机对照实验证实,氡浴可以明显改善风湿病的疼痛、晨僵等症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