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62篇
  免费   3554篇
  国内免费   3338篇
耳鼻咽喉   780篇
儿科学   1514篇
妇产科学   542篇
基础医学   3221篇
口腔科学   4274篇
临床医学   14097篇
内科学   3299篇
皮肤病学   576篇
神经病学   1856篇
特种医学   44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14673篇
综合类   22392篇
预防医学   6555篇
眼科学   393篇
药学   7794篇
  82篇
中国医学   6242篇
肿瘤学   634篇
  2024年   451篇
  2023年   1483篇
  2022年   1529篇
  2021年   1739篇
  2020年   1962篇
  2019年   1772篇
  2018年   970篇
  2017年   1402篇
  2016年   1731篇
  2015年   2205篇
  2014年   3808篇
  2013年   4060篇
  2012年   5355篇
  2011年   5774篇
  2010年   5670篇
  2009年   5544篇
  2008年   6450篇
  2007年   5540篇
  2006年   5103篇
  2005年   5154篇
  2004年   3893篇
  2003年   3185篇
  2002年   2701篇
  2001年   2348篇
  2000年   1817篇
  1999年   1621篇
  1998年   1425篇
  1997年   1351篇
  1996年   1847篇
  1995年   1506篇
  1994年   1273篇
  1993年   617篇
  1992年   510篇
  1991年   437篇
  1990年   364篇
  1989年   412篇
  1988年   97篇
  1987年   93篇
  1986年   67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991.
目的 通过对已报道的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文献进行总结分析,讨探膝关节置换翻修术前后的膝关节功能、翻修的主要原因、主要并发症及不同假体的术后疗效.方法 按照以下标准收集和分析有关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的文献:①1990年至2002年间发表,②报告患者数大于10例,③采用通用的膝关节评分标准.一名骨科专科医生独立收集数据,一名医学统计学专家独立采用Meta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共有33 篇符合条件的文献被收集.患者共1356 例,其中男429例,女611例(部分文献性别分类数据缺失),平均年龄67岁(45~49岁),加权平均随访时间57个月( 6~108 个月),加权平均术前膝关节功能总评分为49 分(15~94分),术后为84分( 58~109分),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前后的总评分、功能评分、活动范围等有显著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评分t=12.507,P<0.01, 功能评分t=4.704,P<0.01,活动范围:t=5.346,P< 0.01).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的原因主要是假体松动(55%),其它包括聚乙烯磨损(11%)、假体不稳(10%)、感染(7%).翻修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仍然为假体松动(18%),其它包括假体不稳(16% )、感染(16% )、髌骨问题( 15% )及不明原因的膝关节疼痛(13%).髌骨问题包括髌骨脱位、半脱位、髌韧带撕裂、髌股关节疼痛等.结论 可以认为膝关节置换后翻修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假体松动是膝关节置换翻新的主要原因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对腰椎完整标本、单纯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ALIF)、ALIF分别行椎弓根钉固定及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4种状态进行测试,比较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采用新鲜腰椎标本8具,分别于完整状态、L5S1前路植以Cage、L5S1前路Cage分别行椎弓根钉固定及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下,测定前屈、后伸、侧弯及扭转运动下运动范围并进行比较。[结果]单纯ALIF标本同完整标本相比,其后伸运动范围增大(P〈0.01),而前屈、侧弯、扭转运动范围减小(P〈0.01);而ALIF经椎弓根钉固定或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后各方向运动范围均小于完整标本及单纯ALIF标本(P〈0.01)。[结论]L5S1单纯行ALIF后伸稳定性差,为增加其稳定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应当是首选的内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993.
驼峰鼻畸形以往的整复方法多用消除法去除驼峰样隆起.使鼻背恢复平直外观。自1998年我们根据东方人鼻形态特征,针对轻、中度驼峰鼻,应用硅腔假体填充整复,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94.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椎体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BKP)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VCF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6月~2006年12月采用经皮BKP治疗MM导致的VCFs患者共12例29个椎体,平均年龄58.2岁.结合体检、X线与MRI检查确定靶椎体,手术节段为T9~L5.手术前、后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在侧位X线片上测量手术椎体的高度及后凸Cobb角,术后观察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12例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手术时间70~110min,出血量50~120ml.术中注入骨水泥3~7ml/椎,平均4.78ml/椎.随访2.5~23个月,平均9.2个月,共死亡7例,其中术后3个月内死亡2例,3~6个月死亡2例,>6个月死亡3例.VAS评分南术前8.9±1.2分降为术后1d时2.6±0.2分,5例存活≥12个月的患者末次随访时为3.6±0.1分,术后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ODI评分由术前74.5±6.2分降到术后1d时27.4±3.6分.5例存活≥12个月的患者末次随访时为31.2±4.2分,术后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椎体前缘及中线高度较术前明显恢复(P<0.05),Cobb角矫正8.32°±2.21°.共有4例4个椎体(13.8%)出现骨水泥渗漏,但术后即刻及随访中均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结论经皮BKP治疗MM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良好的止痛与改善后凸畸形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5.
长管状骨骨折治疗中多使用钢板螺钉系统内固定,但常有螺钉拔除,钢板断裂的病例报道,过去常再次钢板内固定配合植骨治疗,因此感染、再次骨折和关节僵死的风险非常大。笔者自1999年1月~2003年6月间用记忆合金板治疗钢板内固定失败的病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96.
在首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临床病例报告20余年后的今天,艾滋病已经变成了人类前所未有的最具毁灭性的疾病,自从艾滋病流行以来,已有6千多万人感染了这一病毒。我州地处中缅边境,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毒品容易获得,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的现象屡屡发生,增加了吸毒者之间的及其性伴侣之间艾滋病的传播,在临床工作中,将面对越  相似文献   
997.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4部分骨折及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4部分骨折及骨折脱位的近期疗效。方法:25例肱骨近端4部分骨折及骨折脱位的患者,男11例,女14例;年龄56~77岁,平均68.2岁;均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应用Neer疗效评分系统,根据患者疼痛、功能、肩关节活动范围评价术后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2~40个月,平均29.3个月。所有病例术后均无感染、神经损伤、假体周围骨折、假体松动、脱位等并发症。Neer评分优8例,良11例,可6例,优良率76%。结论:通过标准的手术操作及术后积极合理的康复锻炼,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4部分骨折及骨折脱位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总结旋入钉在治疗胫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3年10月-2006年2月,对22例不同类型胫骨骨折采用旋入钉内固定。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21~71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2例,坠落伤6例,意外扭伤2例,重物砸伤2例。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按AO分型:A型6例,B型13例,C型3例。骨折部位:均为踝关节以上10cm的胫骨骨折。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获随访8~16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术后6~14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达临床愈合。参照JohnevWruh标准评定疗效,优18例,良4例。无骨折不愈合、感染、再骨折发生,无旋转畸形、短缩畸形、内固定松动、主钉及锁片变形、断裂等并发症发生,下肢功能恢复正常。结论旋入钉在胫骨骨折内固定治疗中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牢固、愈合快及取出方便等优点,且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99.
脊柱侧凸矫形对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脊柱侧凸是一个复杂的三维畸形;它不仅包含冠状面的侧向弯曲;也包括横断面的轴向旋转和矢状面的前凸或后凸畸形.脊柱侧凸多发生于胸椎;位于凸侧的肋骨由于发生移位和旋转;导致凸侧胸廓隆起、肋骨成角;进而导致该侧胸腔的冠状径缩短;而凹侧肋骨塌陷;使该侧胸腔矢状径缩短.这些骨性结构的畸形改变;不仅使胸腔容积缩小;压迫肺实质;而且可导致气道弯曲受压;肺通气受阻;影响气道的通畅;进而降低肺活量和呼气流速;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000.
2000年,在多位国际脊柱畸形治疗知名专家倡导下成立了脊柱畸形国际研究组(Spine Deformity Study Group,简称SDSG)。现任成员包括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协会(Scohosis Research Society,简称SRS)前主席Dr.James Ogilvie,现任SRS IMAST会议主席Dr.Lawrence G.Lenke,以及SRS主要专家Dr.Randal Betz、Dr.Keith Bridwell、Dr.Jean Dubousset等在内的50多位欧关著名脊柱矫形专家。SDSG主要致力于脊柱畸形临床诊治的多中心研究,探索脊柱畸形治疗领域的各项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