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15篇
  免费   657篇
  国内免费   379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38篇
基础医学   240篇
口腔科学   632篇
临床医学   1876篇
内科学   987篇
皮肤病学   167篇
神经病学   609篇
特种医学   4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99篇
综合类   5808篇
预防医学   942篇
眼科学   96篇
药学   4939篇
  53篇
中国医学   1360篇
肿瘤学   195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443篇
  2022年   318篇
  2021年   479篇
  2020年   486篇
  2019年   578篇
  2018年   243篇
  2017年   576篇
  2016年   538篇
  2015年   665篇
  2014年   1177篇
  2013年   1197篇
  2012年   1426篇
  2011年   1658篇
  2010年   1332篇
  2009年   1036篇
  2008年   1007篇
  2007年   867篇
  2006年   810篇
  2005年   744篇
  2004年   557篇
  2003年   598篇
  2002年   487篇
  2001年   444篇
  2000年   335篇
  1999年   256篇
  1998年   210篇
  1997年   219篇
  1996年   205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评价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病程在48h内的缺血性脑卒中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在常规应用抗血小板凝集、改善微循环和对症等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每天2次,共用7天;对照组用维生素C 1.5g静脉滴注,每天2次,共用7天;第8天后两组治疗方案相同。在治疗前后用ESS对患者进行定期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并进行肝肾功能、凝血因子、血常规检查,以治疗第21天ESS增分率和治疗90天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增分率作为主要疗效判断。结果21天后治疗组和对照组ESS显效率分别为92.00%、52.00%(P<0.001);90天后治疗组和对照组ADL显效率分别为92.00%、56.00%(P<0.001);治疗组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2.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保护剂是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手段之一,它可延长缺血神经细胞的生存能力,为综合治疗争取时间。依达拉奉(edaravone)是一种新型羟自由基清除剂,国外临床研究证实该药治疗ACI安全有效。奥扎格雷钠(siduynizagrel)是一种强有效的血栓烷A2(TXA2)抑制剂,从而有效地抑制凝血过程,达到疏通血管,改善脑组织微循环的作用。我院用依达拉奉(商品名:必存,10mg/支,南京先声制药有限公司)与奥扎格雷钠(商品名:丹奥,80mg/支,辽宁省丹东制药厂,97卫药准字X—105号)联合治疗35例ACI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大鼠脑出血后神经行为学、脑缺血面积及脑出血量的影响。方法:10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胞磷胆碱组和依达拉奉高、中、低剂量组,采用Ⅶ型胶原酶诱导的大鼠脑出血模型,观测各组大鼠脑出血后12,24,48 h的神经行为学和48 h大鼠脑缺血面积及患侧大脑匀浆游离血红蛋白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依达拉奉高剂量组各对应时间点的神经行为学分值显著降低,脑缺血面积亦显著缩小;中剂量组12 h和24 h时的神经行为学分值也降低;各组脑血红蛋白测定值与模型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能有效减轻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出血后继发性缺血性损伤,但对出血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4.
环氧化酶-2抑制药的心血管安全性研究现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氧化酶-2(COX-2)抑制药作为一种非甾体类药物,由于其较COX-1抑制药少的胃肠副作用,在抗炎药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2004年9月末,由于罗非昔布(refecoxib,万络)引起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默克公司宣布将其撤出世界医药市场,但COX-2抑制药安全性的研究更为受到关注。本文拟就国内外对COX-2抑制药心血管安全性最新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5.
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壁亮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7):1082-1083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FD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200mg口服,1日3次;对照组给予谷维素10mg口服,1日3次.疗程2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变化。结果马来酸曲美汀对嗳气有效率为84.6%、恶心有效率为86.7%、腹胀有效率为81.2%、腹痛治疗有效率为90.4%、腹泻有效率为84.6%、便秘有效率为85.7%,总体评估总改善率为82%。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马来酸曲美汀治疗FD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6.
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依达拉奉+巴曲酶)26例、对照组1(巴曲酶组)26例及对照组2(丹参组)26例。三组病例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ESS)、巴氏指数(BI)评定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g)含量测定。结果治疗14d后,三组ESS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P〈0.05,P〈0.05),但治疗组ESS下降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组BI评分显著高于两个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1 F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提高显效率,降低Fg水平,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97.
Kuusniemi等研究了轻比重和接近等比重小剂量布比卡因应用于单侧膝关节手术,发现两组的麻醉平面、运动阻滞和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相似;而Kaya等认为重比重的布比卡因更容易实现单侧脊髓阻滞。本研究拟探讨等比重单侧腰麻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98.
Ista制药公司将在2006年年中递交其抗生素妥布霉素(tobramycin)和抗炎药泼尼松龙(prednisolone)复方的美国申请,治疗眼部炎症。该复方为美国眼科医师提供了一个最常处方的抗炎药和氨基糖苷类的方便复方,用于治疗有细菌感染危险的类固醇应答性眼部疾病。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3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每日2次,2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及日常生活活动量(ADL)评分,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治疗2周、4周的NDS及ADL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前后相比NDS及ADL评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治疗2周、4周后相比N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DL评分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可明显促进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观察亚低温结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治疗;治疗组给予亚低温脑保护治疗并结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后均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于治疗后神经功能均较前治疗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5%和75%,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急性脑梗塞早期给予亚低温结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及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