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2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71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0篇
内科学   78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648篇
预防医学   113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310篇
中国医学   304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可逆性胆硷酯酶抑制剂二甲氨基甲酸-5-二氢吲哚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邦华  纪庆娥 《药学学报》1990,25(4):247-252
为了深入研究催醒宁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抑酶活性的关系,设计合成了-系列1-,3-或5-位不同取代的二氢吲哚类衍生物(中间体和终产物共24个新化合物)。中间体1,3-二甲基-5-烷氧基-2-二氢吲哚酮(A)的C3烷化。采用相转移催化方法进行;反应中还分离到三个副产物(Ⅶ~Ⅸ)。初筛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大多有较强的抑酶活性;1,3-或5-位取代基的改变均明显影响其活性。  相似文献   
22.
随着医学美容事业的飞速发展,要求进行医学整容的人愈来愈多,其中有许多是进行下眼袋整复的.下眼袋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眶内脂肪、眶隔肠膜、眼轮匝肌及皮肤等退行性交化,造成局部组织松驰而形成的.眼袋的形成因人而异,有的人在30岁左右就形成眼袋,影响美观;而有些老年人形成较大的眼袋,致使下眼睑外翻,这些情况都应及时地进行眼袋整形,恢复容貌美.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通过对以羟基喜树硷(HCPT)为主联合方案治疗38例转移性肝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HCPT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本组38例患者原发病诊断明确,其中原发病为小细胞肺癌5例,肺低分化腺癌6例,肺低分化鳞癌2例,乳腺癌8例,胃癌9例,结直肠癌8例。联合方案中用药方法为原发肿瘤化疗一线方案 HCPT 10~20rag,第1~5d持续4h静脉点滴。结果:总有效率为37.84%,平均生存期为14.34个月,半年生存率为51.20%,1年生存率为26.60%,其中以增殖较活跃的小细胞肺癌、肺低分化腺癌、乳腺癌的肝转移疗效最突出,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但程度较轻。结论:以HCPT联合方案治疗转移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可做为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25.
26.
莨菪类药物系由颠茄、洋金花、莨菪生物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莨菪碱。经消旋化而得的莨菪碱的消旋体,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极苦,有风化性,遇光易变质。极易溶于水,易溶于乙醇,难溶于氯仿及乙醚。应用于临床已有很多年,它以见效快,疗效广,临床应用效果好而著称。莨菪类药物包括阿托品、东莨菪碱、山莨菪碱,樟柳碱及衍生物如甲基防托品,异丙苯阿托品等。  相似文献   
27.
本文通过脱脂、抽滤及酸化成功地从人坐骨神经中提取了硷性蛋白,并对其理化特征和致EAN(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活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本文提取的硷性蛋白和文献报道的牛硷性蛋白有类似的理化特性。由于本法较为简便,使提取的硷性蛋白活性损失小,便于应用于临床,有助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8.
笔者自1998年6月~2000年6月,对住院和部分观察室病人应用莨菪类药物与安定联用加白芨粉吞服治疗咯血36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9.
30.
用台氏液加溶血磷脂胆硷(LPC)3xl0-4灌流离体绵羊心室小梁肌,其0期去极化最大速率(Vmax)、静息电位(RP)、动作电位幅值(APA)、动作电位复极达APA50%和90%的时程APD50、APD90分别下降39.8%、10.4%、14.5%、21.3%和14.8%;用“模拟缺血溶液”加LPC3×IO-4灌流,其Vmax、RP、APA、APDs0和APD90分别下降78%、22.7%、26%、35.4%和21%;实验中对“模拟缺血溶液”中各种成分对LPC效应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主要的因素是酸中毒。结果表明:LPC是心肌缺血中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之一,缺血诱导的酸中毒更加重了LPC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