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7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4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10篇 |
内科学 | 1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61篇 |
预防医学 | 44篇 |
药学 | 105篇 |
中国医学 | 41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 毫秒
41.
目的:探讨尿酸性肾病中医分型与氧化应激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19年9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尿酸性肾病患者105例进行研究,选择同时期正常健康者105例作为对照,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105例尿酸性肾病和临床常见证型相结合,分成脾肾气虚18例、气阴两虚证19例、肝肾阴虚16例、阴阳两虚12例、湿热蕴结19例、瘀血阻滞17例、痰浊内阻13例,均在入院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氧化应激氧化应激、肾功能损害指标,比较不同组别在氧化应激指标含量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中医分型和氧化应激、肾功能损害指标水平变化。结果:1)尿酸性肾病组总抗氧化能力(T-ACO)、晚期蛋白氧化物(AOPP)、血清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水平分别为(19.45±3.42)U/mL、(42.45±3.53)μmol/L、(4.52±1.23)nmol/L、(76.78±5.64)U/mL,正常对照组则分别为(10.76±1.31)U/mL、(20.84±1.28)μmol/L、(2.13±0.76)nmol/L、(130.85±16.75)U/mL,尿酸性肾病组T-ACO、AOPP、MDA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偏高,SOD显著偏低(P<0.05)。2)虚证中阴阳两虚证SOD含量上较其他证型均偏低,而MDA、T-AOC、AOPP、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UMALB)、蛋白尿发生率则较其他证型均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证中瘀血阻滞证SOD含量较其他证型均偏低,而MDA、T-AOC、AOPP则较其他证型均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酸性肾病中医分型的阴阳两虚证、瘀血阻滞证氧化应激水平、肾损害指标均显著升高,可结合该实验室检查进行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联合地夸磷索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沧州市眼科医院收治的60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患者眼部滴注地夸磷索钠滴眼液,1~2滴/次,4次/d。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涂抹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2次/d。两组患者治疗7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缓解症状时间,眼表荧光素染色(FL)和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丙二醇(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好转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L、OSDI评分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和MDA水平明显降低,而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 相似文献
43.
研究了甲醇与五氧丙烷在碱性催化剂TA存在下均相合成丙二醇甲醚的过程。在甲醇与环氧丙烷的配比为3:1-5:1,催化剂使用量为0.5%-1.0%,反应温度60-120℃条件下,环氧丙烷转化率在99%以上,丙二醇甲醚的选择性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44.
丙二醇用量对湿疹喷雾剂透皮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湿疹喷雾剂对皮肤的渗透能力,增强疗效。方法采用定制的改良Franz扩散池,大鼠腹皮作透皮试验,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本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考察不同浓度的丙二醇对黄芩苷经皮渗透的影响。结果各种浓度的丙二醇累积渗透百分率达5%所需时间T5由短(快)到长(慢)顺序为8.0%、7.0%、5.0%、6.0%、15.0%、10.0%;经皮渗透5小时内累积渗透百分率Q5h由大到小依次为7.0%、6.0%、5.0%、8.0%、15.0%、10.0%。结论丙二醇在湿疹喷雾剂中促渗作用最佳浓度为体积分数的7.0%-8.0%。 相似文献
45.
目的 以剂型改造为出发点优选复方蜘蛛香凝胶贴膏(Compound Zhizhuxiang Gel Plaster,CZGP)处方,考察单一促渗剂与二元复合促渗剂的促渗作用,并初步考察CZGP与原处方香果健消片(Xiangguo Jianxiao Tablets,XJT)的镇痛作用。方法 以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凝胶贴膏处方;选择3种常用透皮促渗剂氮酮、丙二醇、薄荷醇,以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橙皮苷为指标,通过干加热透皮系统评价单一促渗剂和二元复合促渗剂的促渗作用,筛选最优促渗剂;通过小鼠(幼鼠)醋酸扭体实验初步评价CZGP与XJT的镇痛作用。结果CZGP的最佳处方为酒石酸1.000 g、PVP K90 6.000 g、NP700 11.000 g、甘羟铝0.800 g、甘油35.000 g、水21.200 g;不同的一元促渗剂及二元促渗剂中,以3%丙二醇促渗作用最好,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橙皮苷的渗透速率分别为45.744、49.903、14.898μg/(cm~2·h),增渗倍数分别为1.523、1.602、2.636;CZGP... 相似文献
46.
气相色谱法分离测定环孢素A中乙醇及丙二醇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一个气相色谱条件同时分离测定环孢素A中乙醇及丙二醇的含量。方法:以GDX-101为固定相,柱长为2m,进样品温度为210℃,检测器为280℃,柱温采用程序升温,氮气为载气,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以正丙醇为内标。结论此气相色谱条件可同时测定环孢A中乙醇及丙二醇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47.
硝酸咪康唑散体外经皮透过评价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硝酸咪康唑属抗真菌药,本品在4 mg/L浓度时可抑制大部分真菌生长,芽生菌属、组织浆胞菌属对其呈现高度敏感,隐球菌属、念珠菌属、球孢子菌属等亦对本品敏感。本试验通过离体透过性试验,以小型猪(巴马香猪)全皮皮肤为模型,考察硝酸咪康唑散体外经皮透过性。以市售产 相似文献
48.
采用V-C水平扩散池研究几种透皮促渗剂对甲氧氯普胺穿透完整小鼠皮肤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丙二醇、油酸、氮酮与丙二醇混合物均能增加甲氧氯普胺的穿透作用,特别是氮酮与丙二醇混合物使甲氧氯普胺透过小鼠皮肤的穿透系数增加5~6倍。 相似文献
49.
促渗剂对水合胼胝类脂热转变影响的差示扫描热分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人胼胝组织提取出类脂经水合后代替人皮肤角质层用作差示扫描热分析研究促渗剂作用的简单模型。研究了1,8-桉油精,月桂氮酮和丙二醇等促渗剂对水合胼胝类脂热转变特征的影响。三种促渗剂均不同程度地降低水合胼胝类脂的热变温度,作用强弱依次为1,8-桉油精>月桂氮酮>丙二醇。丙二醇与1,8-桉油精或月桂氮酮混合应用时对热转变的影响具有协同作用。结果提示促渗剂可能改变脂质分子的排列和增加其流动性。同时,水的存在对脂质分子物理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0.
3-氯-1,2-丙二醇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国庆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6,33(3):139-143
氯代甘油醇(化学名3-氯-1,2-丙二醇)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杀菌剂存在于生产和生活中,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近年来因其在食品中的污染问题而受到普遍关注。为全面了解3-氯-1,2-丙二醇的毒性,本文对其来源、代谢动力学、毒性和毒作用特征以及对肾脏、生殖、神经、血液、免疫系统的影响和遗传毒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