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53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63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新一代三唑类抗真菌药伏立康唑的药理学性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0年来,临床上广谱抗生素、化疗药物和免疫抑制剂大量应用,爱滋病的流行以及放射治疗和器官移植的广泛进行,真菌病尤其是深部真菌病发病率大幅上升[1].同时,耐药菌株的出现也使对一些有生命危险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人的治疗难度加大.在常规治疗中,两性霉素B是抗真菌感染的标准药物,但由于其毒性大且没有口服剂型,严重限制其应用.而三唑类药物氟康唑和伊曲康唑虽具有安全性良好的优点,但抗菌谱又相对较窄[2].  相似文献   
12.
比阿培南关键中间体的合成工艺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改进比阿培南的关键中间体6,7-二氢-6-巯基-5H-吡唑[1,2-α][1,2,4]三唑内鎓氯化物合成工艺.方法以水合肼为起始原料经缩合,再经烯丙基化、脱保护、溴化、环合、硫代乙酰化、醇解、氧化、去甲酰化、环合、还原得到目标化合物,对原工艺中10步反应进行了改进.结果目标化合物经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确证其化学结构.结论总收率为12.1%.本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3.
叔丁基三唑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真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研究具有叔丁基结构的三唑醇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以及各种4-(4-烷氧基苯基)哌嗪侧链的引入对抗真菌活性的影响.方法以一氯频那酮、三氮唑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化合物结构经IR、1H-NMR谱确证;选择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按国际标准抗真菌敏感性实验方法测定其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设计合成了10个新化合物.10个目标化合物对8种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有4个化合物对白色念珠菌的MIC80值小于或等于0.125 mg·L-1,是氟康唑的4倍以上,与伊曲康唑相当.结论可以通过引入更多的疏水基团设计三唑醇类化合物,立体化学因素对该类化合物的体外抑菌活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多尼培南是新的注射用碳青霉烯类广谱抗生素。它是1β-甲基碳青霉烯,由日本大阪的Shionogi等最先发现。该药目前在美国进行临床试验研究。Yigong等测定了多尼培南对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与其他几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对381株革兰阴性菌和434株革兰阳性菌进行了体外抗菌活性比较。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羧胺三唑(CAI)对小鼠肺癌Lewis细胞(LLC)中环腺苷酸(c AMP)相关磷酸二酯酶(PDE)活性的影响;研究腺苷酸环化酶激动剂Forskolin是否能增强CAI的抑瘤作用。方法通过改良的Thompson和Appleman两步同位素法对LLC细胞中c AMP相关PDE的活性进行检测,以PDE4特异性抑制剂洛利普兰(Rol)作为CAI的阳性对照;通过台盼蓝斥染实验对LLC活细胞进行计数,检测Forskolin对CAI抑瘤作用的影响,以双丁酰环腺苷酸(db-c AMP)验证LLC细胞对c AMP含量增加的敏感性。结果 CAI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LC细胞中c AMP相关PDE的活性,CAI与Rol的IC50分别为5.62×10-6 mol/L和1.88×10-8 mol/L。Forskolin和db-c AMP均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LC细胞的活性。CAI与Forskolin合用的抑瘤作用显著优于CAI单用,CAI5μmol/L单用时的抑制率为(32.9±10.3)%,与Forskolin 10μmol/L合用后抑制率可达(67.4±3.76)%(P<0.05)。结论抑制c AMP相关PDE的活性可能是CAI抑制LLC细胞活力的机制之一。通过与升高c AMP的药物如Forskolin合用,可进一步优化CAI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三唑类抗真菌药是治疗慢性肺曲霉病的主要用药,也用于过敏性曲霉病免用激素患者的治疗。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和泊沙康唑这3种三唑类药物的说明书中均显示,周围神经病变(PN)为罕见不良事件(<1/10 000)。文献中仅有4例伏立康唑相关PN和2例伊曲康唑相关PN的报道。以上病例均为三唑类短期治疗期间发生,且尚有糖尿病、免疫抑制剂治疗等其他因素,很难确定其为三唑类药物所引起。长期使用三唑类治疗慢性曲霉病的过程中PN的发生率尚属未知。作者等回顾性研究2007—2010年在曼彻斯特国立曲霉病中心长期使用三唑类治疗的慢性曲霉患者的资料。共222例患者使用三唑类治疗。平均治疗4月后26例发生PN,其中17%(18/107)使用伊曲康唑、9%(7/75)使用伏立康唑、3%(1/40)使用泊沙康唑的患者发生PN。这是泊沙康唑引起PN的首例报道。22例PN表现为末端麻木或刺痛,4例表现为腿无力。病变主要为轴索长度依赖性神经病,停  相似文献   
18.
Suvorexant     
<正>Suvorexant是由默沙东制药公司开发的用于治疗成人失眠的新药,于2014年8月13日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Belsomra,该药有5、10、15、20 mg四种规格的片剂[1]。Suvorexant的中文化学名称:1-[4-(5-氯苯并口恶唑-2-基)-7(R)-甲基-1,4-二氮环杂庚烷-1-基]-1-[5-甲基-2-(2H-1,2,3-三唑-2-基)苯基]甲酮;英文化学名称:1-[4-(5-chloro-benzoxazol-2-yl)-7(R)-methylperhydro-1,4-diazepin-1-yl]-1-[5-methyl-2-(2H-1,2,3-triazol-2-yl)phenyl]methanone;分子式:C23H23Cl N6O2;分子量:450.92;CAS登  相似文献   
19.
导读     
酶是本期文章收录的主题。酶是人体内广泛存在的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一类高分子物质。酶支配着生物的新陈代谢、和能量转换等许多催化过程,与生命过程关系密切。人体内某种酶缺乏或出现合成障碍时,就会出现相关疾病,如白化症是因酪氨酸羟化酶缺乏,蚕豆病是因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酶的种类繁多,应用广泛。有些酶是灵敏的诊断标志物,如血清乳酸脱氢酶和磷酸肌酸激酶之于心肌梗塞,血清r-谷氨酰转移酶之于胆道梗阻;而有些酶则是作为药物的底物而发挥作用,如来曲唑通过抑制三唑类非甾体芳香化酶而治疗晚期乳腺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老年脑卒中急性期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脑病科2012年1月~2014年5月共计75例老年脑卒中急性期肺部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40例联合组与35例对照组,联合组使用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部感染,对照组单独使用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钠。结果联合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5%、97.5%)vs(80%、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7,P<0.05)。结论我们认为对于老年脑卒中急性期肺部感染,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钠联合阿奇霉素能够不仅能提高治疗疗效,还能加强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