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14篇
  免费   7052篇
  国内免费   1743篇
耳鼻咽喉   1628篇
儿科学   1377篇
妇产科学   987篇
基础医学   4975篇
口腔科学   1782篇
临床医学   11479篇
内科学   7422篇
皮肤病学   707篇
神经病学   5389篇
特种医学   14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4644篇
综合类   8443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10319篇
眼科学   839篇
药学   5378篇
  218篇
中国医学   4707篇
肿瘤学   2886篇
  2024年   266篇
  2023年   1636篇
  2022年   2074篇
  2021年   3644篇
  2020年   3847篇
  2019年   3170篇
  2018年   2875篇
  2017年   3257篇
  2016年   3089篇
  2015年   2915篇
  2014年   5050篇
  2013年   5312篇
  2012年   4317篇
  2011年   4251篇
  2010年   3403篇
  2009年   3364篇
  2008年   3350篇
  2007年   3090篇
  2006年   2747篇
  2005年   2214篇
  2004年   1831篇
  2003年   1524篇
  2002年   1237篇
  2001年   1008篇
  2000年   804篇
  1999年   672篇
  1998年   534篇
  1997年   450篇
  1996年   351篇
  1995年   357篇
  1994年   254篇
  1993年   258篇
  1992年   237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90篇
  1984年   101篇
  1983年   70篇
  1982年   87篇
  1981年   71篇
  1980年   69篇
  1979年   52篇
  1978年   45篇
  1977年   28篇
  1976年   18篇
  1975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生活质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症状管理提供参考信息。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症状评估表、简易疲乏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量表和脑卒中生活质量专用量表对205例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偏瘫肩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为(144.48±27.69),整体处于中等水平。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肩痛困扰、肩痛频度、肩外旋、疲乏程度和抑郁,可以解释总变异的63.3%。路径分析结果显示,疲乏程度、肩痛频度和肩痛困扰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β_(疲乏程度-生活质量)=-0.252,P<0.001;β_(肩痛频度-生活质量)=-0.147,P<0.001;β_(肩痛困扰-生活质量)=-0.317,P<0.001);疲乏程度和肩痛频度亦可通过肩痛困扰来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β_(疲乏程度-肩痛困扰-生活质量)=-0.066,P<0.001;β_(肩痛频度-肩痛困扰-生活质量)=-0.064,P<0.001)。结论 临床上应同时关注脑卒中患者疲乏和偏瘫肩痛症状,关注抑郁和疲乏对症状体验的协同作用,提高医护人员症状管理的效率,从而提高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4.
105.
Study objectivesTo analyz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leep-related symptoms and sleep length in parents and their children in relation to other risk factors in both generations.MethodThe participants were parents (n = 5,855, age 54.3 ± 6.5 years, 45.2% men)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community-based Respiratory Health in Northern Europe (RHINE) study and one random member of their adult offspring (n = 5,855, age 30.2 ± 7.7 years, 41.5% men)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Respiratory Health in Northern Europe, Spain and Australia (RHINESSA) study. Both generations responded to identical questionnaires on sleep symptoms, including difficulty initiating sleep (DIS), difficulty maintaining sleep (DMS), early morning awakening (EMA), snoring, nocturnal sweating, nocturnal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nGER), sleep time and 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 (EDS). Insomnia was defined as either, or both, DIS and DMS in combination with EDS.ResultsAll sleep variables except nocturnal sweating were more common in offspring whose parents had reported the same symptom. After adjusting for age, gender, BMI, smoking, physical activity, education, center and parents' total number of children, there were independent associations between sleep symptoms in parents and offspring for DIS (adj. OR, 95% CI: 1.52, 1.20–1.93), DMS (1.34, 1.15–1.56), snoring (1.45, 1.15,1.83), nGER (1.65, 1.15–2.37), insomnia (1.39, 1.13–1.73), short sleep time (<6 h/night) (2.51, 1.72–3.68) and EDS (1.48, 1.26,1.72). There were no independe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symptoms in parents and offspring for EMA, nocturnal sweating or long sleep time (>9 h/night).ConclusionThe familiar aggregation of many sleep disturbances was not explained by investigated lifestyle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is supports a heritable factor in sleep problems.  相似文献   
106.
吴燕  孙静  顾芮萌  李荐中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4):1796-1799
背景 现有研究表明,抑郁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干预大学生抑郁情绪。目的 探究循经冥想训练干预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 2018年4月,在以循经冥想课题组的名义招募的某大学本科生中,发放抑郁自评量表(SDS),筛选出自愿接受循经冥想训练的60人。根据受试者性别比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循冥组和静息组。其中循冥组30人进行4周循经冥想训练,在开始循经冥想训练前和循经冥想训练结束后填写SDS并进行E-prime情绪图片评价任务。静息组30人进行静息训练,其余与循经冥想组相同。比较两组前测、后测及前后测差值有无差异。结果 两组前测积极、中性、消极情绪图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后测积极、中性、消极情绪图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积极、中性、消极情绪图片评分前测与后测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息组前测与后测积极、中性、消极情绪图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循冥组后测积极情绪图片评分低于前测、消极情绪图片评分高于前测(P<0.05)。两组前测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循冥组后测SDS评分低于静息组,SDS评分前测与后测差值高于静息组(P<0.05)。循冥组和静息组后测SDS评分均低于前测(P<0.05)。结论 循经冥想能降低大学生抑郁水平,可能是由于其能够改变人的情绪认知评价和睡眠质量,使人变得平和。  相似文献   
107.
108.
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近年来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各种违背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的行为时有发生,国家教育部对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日益重视,因此构建研究生的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现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质量体系的方针和目标需具备三个要素,即教育实践的模式(集主题教育、方法学习、学术实践三位一体)、有效性评价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此外,尚需建立体系优化机制,以适应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变化,保持体系的更新和优化。  相似文献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