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22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7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52篇
预防医学   123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31.
本文采用G显带技术分析了3512例新生儿染色体。发现染色体异常有8例,其异常发生率为0.23%。并根据历史事件,对本地区新生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低于国内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32.
目的:研究新疆汉族青年胸骨长度与身高的关系。方法:采用邵象清的测量方法。结果:按性别、年龄分组,计算出胸骨长和身高的均值、身高与胸骨长的比值,并提出了由胸骨长推算身高的简单公式和回归方程。结论:通过胸骨长可估算身高;胸骨长与身高有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733.
新疆喀什1499名中小学生舌象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远炎  陈红珍 《中医杂志》1998,39(3):175-176
对西域古城喀什1499名中小学生做舌象调查,舌体适中约2/3,胖大略高于1/3,齿痕合约1/4,舌裂15.8%;舌质以淡红为主(86.9%),舌苔以白薄苔为常见(94.2%,82.5%)。资料分析表明舌体、齿痕舌与体重相关;同时舌体、花剥舌与性别有关;舌胖、舌裂与花剥苔还随年龄增大而增多。但关系最密切的还是舌象与民族有关,即维吾尔族舌裂、绛红舌质、花剥苔、齿痕舌均高于汉族,而后者的厚苔、黄苔和舌边尖瘀点则高于维吾尔族。  相似文献   
734.
目的:研究新疆不同民族食管癌组织内P16,Rb蛋白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链霉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LSAB法)检测119例不同民族食管癌P16、Rb蛋白表达。结果:新疆食管部P16蛋白的阳性检出率为57.9%,Rb蛋白阳性检出率为41.2%,二者在民族间的阳性表达率增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恶性程度增加及病程进展,P16蛋白阳性率逐渐下降,Rb蛋白阳性率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735.
新疆医学院校部分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疆医学院校部分学生人体蠕形螨的感染现状,为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透明胶带粘贴法,对部分在校集体住宿的大学生进行蠕形螨面部感染的调查。结果共调查640名学生,总感染率为10.94%(70/640),两侧鼻翼较额头蠕形螨检出率高。男生感染率为8.21%(17/207),女生感染率为12.24%(53/433),二者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3,P〉0.05);汉族学生感染率为7.22%(20/277),少数民族学生感染率为13.77%(50/363),二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3,P〈0.01);非集体聚集人群(一年级新生)感染率为18.18%(8/44),集体聚集人群(二、三年级学生)感染率为10.40%(62/596),二者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1,P〉0.05)。结论新疆医学院校部分学生蠕形螨总感染率较低,感染者有明显的民族差异现象。  相似文献   
736.
新疆额敏县首次发现水(鼠平)感染多房棘球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5月在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境内塔尔巴哈台山和齐吾尔喀什尔山区域的巴衣木扎地区在一只水Bing(Arvicola terrestris Linnaeus,1758)肝脏中发现有多房棘球蚴(Metacestode of 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自然感染,感染率为1.6%(1/61),为我国水Bing中发现多房棘球蚴寄生的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737.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与中耳胆脂瘤分泌物病原菌分布及其与民族、中耳炎分型等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2月—2008年4月新疆地区151例不同民族的住院及门诊中耳炎患者进行中耳分泌物微生物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获取细菌分离率的排序、病原菌种类等。结果本组164耳中,中耳胆脂瘤58耳(35.37%),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06耳(64.63%);病原菌分布以金黄色葡萄球菌(37.04%)、变形杆菌属(21.30%)、铜绿假单胞菌(17.5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81%)为主。不同民族患者病原菌的检出率有所不同,维吾尔族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40.79%),其次是变形杆菌属(25.00%);汉族各类病原菌均有检出;哈萨克族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最多(35.30%),变形杆菌属很少(5.88%),未发现真菌感染(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株数在中耳炎分型分布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在中耳胆脂瘤患者中的检出率18.96%明显高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者的0.00%(χ2=20.812,P<0.01);其他病原菌在中耳胆脂瘤中的检出率15.52%明显低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43.40%(χ2=13.072,P<0.01)。结论新疆不同民族中耳炎病原菌的主次顺序与国内外不同;中耳炎分型不同,病原菌的种类与分布也不同。真菌感染常见于胆脂瘤型中耳炎。  相似文献   
738.
新疆草地分布区域广,不仅是草原畜牧业的主要支撑和丰富的生物基因库,也在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绿洲和水源涵养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高分遥感数据因具有很高的空间、时间、光谱和辐射分辨率,为草地分类、草地估产、草地动态检测、草地病虫害检测、国家重大草地生态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及影响和效益评价、精准草业建设等草地资源与生态研究工作提供了丰富、快速和精确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39.
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毒害草马先蒿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分布的毒害草马先蒿(Pedicularis)就其形态学特征,分布特点、侵害特征进行了论述,确定了综合治理措施,并提出了当前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40.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综合医疗机构痰检质控工作情况,探讨提高痰检质量的有效措施。方法根据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控制中心对全区综合医疗机构的督导记录和痰涂片复检质控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2007年53家基层综合医疗机构,共登记可疑肺结核症状者21313例,查痰6989例发现涂阳肺结核403例,涂阳检出率5.8%。未查痰病人转至结防机构查痰5972例,发现涂阳肺结核2030例,涂阳检出率34.0%。涂阴病人转至结防机构再查痰3940例,涂阳肺结核893例,涂阳检出率22.7%。结防机构查痰29048例,涂阳9896例,涂阳检出率34.1%,与综合医疗机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综合医疗机构与结防机构的合作。对综合医疗机构痰涂片检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及复训,提高痰检质控质量,保证检出率,以达到提高涂阳病例发现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