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64篇
  免费   5100篇
  国内免费   1798篇
耳鼻咽喉   287篇
儿科学   1174篇
妇产科学   754篇
基础医学   7475篇
口腔科学   1330篇
临床医学   4894篇
内科学   8384篇
皮肤病学   1139篇
神经病学   3305篇
特种医学   15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5527篇
综合类   11919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5585篇
眼科学   1544篇
药学   9960篇
  248篇
中国医学   10530篇
肿瘤学   3499篇
  2023年   1055篇
  2022年   1634篇
  2021年   2802篇
  2020年   2694篇
  2019年   3063篇
  2018年   2826篇
  2017年   2456篇
  2016年   2180篇
  2015年   2466篇
  2014年   4954篇
  2013年   4477篇
  2012年   4385篇
  2011年   4962篇
  2010年   4573篇
  2009年   3135篇
  2008年   2973篇
  2007年   3177篇
  2006年   2790篇
  2005年   2336篇
  2004年   1948篇
  2003年   1851篇
  2002年   1307篇
  2001年   1304篇
  2000年   956篇
  1999年   836篇
  1998年   621篇
  1997年   614篇
  1996年   454篇
  1995年   468篇
  1994年   381篇
  1993年   316篇
  1992年   250篇
  1991年   230篇
  1990年   212篇
  1989年   176篇
  1988年   188篇
  1987年   149篇
  1985年   804篇
  1984年   1017篇
  1983年   676篇
  1982年   718篇
  1981年   740篇
  1980年   606篇
  1979年   643篇
  1978年   550篇
  1977年   337篇
  1976年   458篇
  1975年   393篇
  1974年   289篇
  1973年   29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4):84-86+90
目的评价西药联合穴位贴敷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治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复治肺结核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全部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采取西药进行治疗,采用2HRZE/6HRZ标准化疗方案,实验组同时联合穴位贴敷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病灶吸收情况及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病灶恶化9例,其病灶显著吸收率达50.0%,总有效率达70.0%,对照组病灶恶化6例,不变5例,其病灶显著吸收率达33.3%,总有效率达63.3%,两组病灶吸收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的疗效指数治疗6个月后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西药联合穴位贴敷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治肺结核疗效确切,可以显著促进病灶吸收,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好,且还可以扶助人体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全身状态,以达到治疗目的,是治疗复治肺结核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探究罗伊氏乳杆菌DSM 17938在治疗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中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收集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阳光融和医院进行诊治的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12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补液治疗及蒙脱石散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口服治疗,试验组采用常规补液治疗及蒙脱石散和罗伊氏乳杆菌DSM 17938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腹泻改善情况,并分析对免疫功能(IgG、IgA、CD4^+/CD8^+水平)及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结果在治疗72 h后,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6%,高于对照组的74.60%(P=0.009);且治疗后两组患儿的IgG、IgA、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有升高(P<0.05),且试验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对患儿肠道菌群进行分析,在治疗1周后,试验组患儿肠道菌群失调程度低于对照组,且试验组的肠道菌群正常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伊氏乳杆菌DSM 17938对于辅助治疗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提高患儿免疫力,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减轻患儿腹泻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喜疗妥联合新鲜马铃薯外敷治疗小儿输液外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输液外渗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50%硫酸镁湿敷治疗与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喜疗妥联合新鲜马铃薯外敷,进行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损伤痊愈时间和完全消肿时间。结果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4.00%(P <0.05)。干预组的损伤痊愈时间和完全消肿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喜疗妥联合新鲜马铃薯外敷治疗小儿输液外渗中的效果较好,可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加快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25.
 Û   ¬  ࿞ ¿   ¬ í  &#x; ྽   &#x;         &#x; 《中国肺癌杂志》2021,24(3):161
背景与目的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肺癌治疗。然而,对于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 PD-L1)高表达,即肿瘤比例评分(tumor proportion score, TPS)≥50%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采用单纯免疫治疗还是免疫联合化疗在临床上仍存争议。本研究旨在评估PD-L1高表达的晚期NSCLC患者接受单纯免疫治疗与免疫联合化疗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49例PD-L1高表达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PD-L1表达采用22C3抗体行免疫组化染色,按TPS判读PD-L1表达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特征分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结果免疫单药与免疫联合化疗组的ORR分别为47.1%(8/17)和43.8%(14/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5)。免疫单药与免疫联合化疗组的中位PFS分别为8.0个月和6.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2)。并对本组PD-L1高表达患者免疫治疗的预测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一线免疫治疗ORR(12/19, 63.2%)显著优于二线及以上免疫治疗(10/30, 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二者间PFS无差异。年龄、性别、吸烟史、功能状态评分(performance status, PS)、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肿瘤淋巴结转移(tumor node metastasis, TNM)分期与ORR和PFS不相关。结论PD-L1高表达的晚期NSCLC患者接受免疫单药和免疫联合化疗的疗效相近。PD-L1高表达患者一线免疫治疗的ORR更佳。对此类人群的最佳治疗方案有待于前瞻性临床研究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观察"管氏培元九宫"针法治疗功能性阳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功能性阳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管氏培元九宫"穴,按"洛书九宫数"施行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复方玄驹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IEF-5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管氏培元九宫"针法对功能性阳痿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8.
Background: Breast cancer is a multifactorial disease that affects women worldwide. Its progression is likely to be executed by oxidative stress wherein elevated levels of reactive oxygen and nitrogen species drive several breast cancer pathologies. Spider venom contains various pharmacological peptides which exhibit selective activity to abnormal expression of ion channels on cancer cell surface which can confer potent anti-cancer activities against this disease. Methods: Venom was extracted from a Philippine tarantula by electrostimulation and fractionated by reverse phase-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P-HPLC). Venom fractions were collected and used for in vitro analyses such as cellular toxicity, morphological assessment, and oxidative stress levels. Results: The fractionation of crude spider venom generated several peaks which were predominantly detected spectrophotometrically and colorimetrically as peptides. Treatment of MCF-7 cell line of selected spider venom peptides induced production of several endogenous radicals such as hydroxyl radicals (•OH), nitric oxide radicals (•NO),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s (•O2−) and lipid peroxides via malondialdehyde (MDA) reaction, which is comparable with the scavenging effects afforded by 400 µg/mL vitamin E and L-cysteine (p<0.05). Concomitantly, the free radicals produced decrease the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and metabolic activity as detected by rhodamine 123 and tetrazolium dye respectively (p>0.05). This is manifested by cytotoxicity in MCF-7 cells as seen by increase in membrane blebbing, cellular detachment, caspase activity and nuclear fragmentation. Conclusion: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the Philippine tarantula venom contains peptide constituents exhibiting pro-oxidative and nitrosative-dependent cytotoxic activities against MCF-7 cells and can indicate mechanistic insights to further explore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 as prooxidants in cancer therapy.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护理教学查房在ICU教学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定2018年1月-2019年1月来本院实习的100例学生,按照教学查房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前者采用传统教学查房方法,后者采用针对性教学查房方法。通过出科操作考试及理论考试后,比较2组实习学生的操作考核成绩、理论考核成绩指标。结果教学结束,观察组实习学生的操作考核成绩(94.11±3.54)分、理论考核成绩(85.74±5.39)分均高于对照组实习学生(P<0.05)。结论针对性教学查房方法可有效提高实习学生的操作考核成绩、理论考核成绩,改善其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分析在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中予以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此研究从本院甲状腺手术患者中选取样本,总例数为80例,研究时间始于2017年4月,止于2019年4月,依据护理方案的异同对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组予以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研究可得,试验组护理满意率相对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得知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值合理(P<0.05)。研究可得,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组建数据对比得知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值合理(P<0.05);研究可得,试验组预后生活质量相对较高,组建数据对比得知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值合理(P<0.05)。结论此研究得知,在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中予以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护理效果,降低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