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60篇
  免费   1889篇
  国内免费   267篇
耳鼻咽喉   111篇
儿科学   492篇
妇产科学   161篇
基础医学   3026篇
口腔科学   698篇
临床医学   3385篇
内科学   1211篇
皮肤病学   272篇
神经病学   1038篇
特种医学   240篇
外科学   1003篇
综合类   4645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6226篇
眼科学   283篇
药学   1383篇
  133篇
中国医学   450篇
肿瘤学   255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436篇
  2022年   597篇
  2021年   953篇
  2020年   955篇
  2019年   809篇
  2018年   718篇
  2017年   801篇
  2016年   968篇
  2015年   739篇
  2014年   1733篇
  2013年   1953篇
  2012年   1726篇
  2011年   1735篇
  2010年   1351篇
  2009年   1284篇
  2008年   1358篇
  2007年   1408篇
  2006年   1101篇
  2005年   764篇
  2004年   614篇
  2003年   437篇
  2002年   373篇
  2001年   285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220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11篇
  197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珠海城区初中生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初中学生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的家庭功能及其相关因素,为家庭咨询或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 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珠海市4间中学的初一至初三学生714名,男362名,女352名,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版(FACESⅡ-CV) 分别对初中学生及其父母进行调查,对家庭各成员自评结果进行比较,对有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学生与父母三者之间的亲密度及适 应性得分呈正相关(P<0.001),父母各自对家庭实际亲密度及适应性的评价基本一致,学生家庭实际亲密度及实际适应性评分比父母的低, 而理想适应性及不满程度得分比父母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三者的家庭“拱极模式”分布没有明显差异。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与 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结构、家庭人数等因素有关。结论:影响初中生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因素是多方面的,学生与父母对家庭的不同感受对家 庭类型分布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2.
对综合大学医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具有改善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较长期效果 ,并可在自然条件下提高医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方法 ]采用 16种人格因素量表多角度地分析当代医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 ,在此基础上 ,连续 2年先后在全年级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干预活动 .[结果 ]医学生的人格可塑性很强 ,通过多种途径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 ,完全能改善医学生的某些人格因素 ,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结论 ]心理健康干预活动对于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3.
Resuscitation training for medical students and junior doctors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United States was compared using questionnaires sent to medical schools in both countries. A marked deficiency in the provision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training has been demonstrat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however,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availability of uniform certifiable teaching is now widespread. Sugges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rain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 are expected to increase medical student proficiency i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The need for training in basic and advanced resuscitation prior to graduation from medical school is stressed.  相似文献   
74.
张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8):2649-2650
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又译为文化震撼或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环境中的人初次进入到另一种文化环境,如到了不同的民族、社会群体中或地区甚至国家时所产生的思想混乱与心理上精神紧张综合征。新入校中专护生,由于文化环境的改变,往往会出现孤独、焦虑、无助等文化休克的种种表现,这些现象若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将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健康状态的成长与发展。众所周知,WHO明确规定,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新入校中专护生这一特殊群体所产生的文化休克现象应引起学校有…  相似文献   
75.
本文报告29对轻度贫血和非贫血儿童在平板机运动试验条件下的最大运动耐受时间,耗氧量、心率和运动后血乳酸浓度。结果表明,轻度贫血组儿童最大耐受时间、最大耗氧量均低于非贫血组。运动后血乳酸高于非贫血组。经一个月补铁治疗后,贫血组最大耐受时间提高0.9分钟,血乳酸降至非贫血组水平,但最大耗氧量无显著性变化。由此说明轻度贫血对学龄儿童体力工作能力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利多卡因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继发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重度颅脑损伤后SAH患者60例(GCS评分≤8分)。随机分为治疗组(早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对患者均进行GCS评分、颅内压(ICP)测定以及头部CT、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ECT)、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利多卡因治疗7d后即出现颅内压降低、挫伤脑组织血流供应改善、脑水肿减轻,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GCS评分在利多卡因治疗7d、14d后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早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能明显减轻颅脑损伤后SAH继发性脑组织损伤的程度,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77.
中美中学生对由父母原因引起的考试焦虑认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中国和美国的中学生对由父母原因引起的考试焦虑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失败结果预期(FOE)”问卷中的由父母原因引起的考试焦虑12项,测量中美两国公立学校14、15岁的1215名中学生对考试焦虑原因的认知。结果:1.相似认知:两国学生在由父母原因引起的考试焦虑方面有类似的认知,包括父母会担心自己能否进入高一级学校、会让父母烦恼等。2.跨文化的差异:表现为中国学生更多是因为父母责备、辜负了父母期望或会让父母生气而导致考试焦虑;而美国学生更多是由于父母认为他们不能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而产生焦虑。3.性别差异:表现在美国的女中学生在7个项目上、中国的男中学生在2个项目上分别比本国异性有更大程度的焦虑(P〈0.05)。结论:中美中学生对由父母原因引起的考试焦虑方面有类似的认知,但存在文化差异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78.
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听障学生的教育作用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提高聋生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前提,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素质是关键,联系聋生的认知特点和思想实际是根本要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是重要保证,构建真善美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是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79.
Although allergen avoidance is widely recommended as part of a secondary and tertiary prevention strategy for allergic diseases, a clear-cut demonstration of its effectiveness is still lacking. Ongoing observational secondary prevention cohorts show that sensitisation to mite can be prevented in the short term by allergen avoidance measures, but further follow-up of these children is needed to show if this effect can be sustained, as well as to ascertain its impact on allergic disease. More well-designed trials are still required before we can give any conclusive advice to our patients. Considering the management of allergy, current evidence suggests that interventions in children (either single or multifaceted) may be associated with some beneficial effect on asthma control, but no conclusive evidence exists regarding rhinitis or eczema. Conversely, 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recommendation of allergen avoidance methods in adults with asthma and rhinitis. There is a need for an adequately designed trial 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a multifaceted intervention in this age group.  相似文献   
80.
医科研究生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了解在校研究生睡眠质量情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和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 ,对 2 44名在校研究生进行睡眠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并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以PSQI总分≥ 8分作为判断睡眠质量问题的标准 ,有 7.8%的研究生有睡眠质量问题 ,男女生的比例分别为 6.7%和 10 .0 % ;睡眠状况不佳主要体现在日间功能障碍( 3 4.0 % )、睡眠时间不足 ( 2 4.6% ) ,入睡慢 ( 13 .9)和自感睡眠质量不佳 ( 11.1% )。研究生中博士和硕士 ,男性和女性 ,已婚者与未婚者的睡眠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睡眠质量不同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差异 (P<0 .0 0 1) ,两两比较发现 ,睡眠越好 ,心理健康状况也越好 (P <0 .0 5 ) ;相关分析表明PSQI总分与SCL 90总均分间有显著的相关 (r =0 .5 0 1)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影响睡眠质量的心理症状因子主要为强迫和焦虑 ,这两个因素可解释PSQI总分变异的 2 6.4%。结论心理因素对研究生的睡眠质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