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73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91.
目的 探究宫颈癌组织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错配修复基因2(hMSH2)表达与病理特征及铂类药物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2年3月我院86例宫颈癌患者病理组织为观察组,另收集同期72例因子宫肌瘤手术切除的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组。比较2组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错配修复基因2表达情况,分析癌组织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错配修复基因2表达与病理特征相关性,铂类药物抵抗患者病理特征、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错配修复基因2表达情况及铂类药物抵抗的多因素分析,分析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错配修复基因2表达对铂类药物抵抗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错配修复基因2阳性率较对照组高(P<0.05);癌组织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错配修复基因2表达与肌层浸润深度、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铂类药物抵抗患者与肌层浸润深度、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错配修复基因2阳性有关(P<0.05);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将肌层浸润深度、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控制后,癌组织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错配修复基因2阳性仍为宫颈癌患者铂类药物抵抗的危险因素(P<0.05);ROC显示,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错配修复基因2阳性联合预测铂类药物抵抗的AUC值最大,为0.702。结论 宫颈癌组织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错配修复基因2呈高表达状态,且与病理特征及铂类药物抵抗有关,二者可用于预测铂类药物反应性,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92.
目的 调查分析口腔门诊就诊患者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3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610例口腔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进行调查。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口腔门诊就诊患者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 在认知方面,口腔门诊就诊患者对正确的刷牙方法,牙龈出血及牙隐裂的原因等专业知识知晓率较低;在态度方面,女性的积极性高于男性,部分年长者觉得牙修复起来能用就行,对维持牙周健康及口腔保健的依从率较低;在行为方面,部分患者表示因之前不了解护齿知识,经常使用牙齿不当,经常食用很硬很韧的食物,刷牙方式不对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β=0.675,95%CI:0.232~0.817)、家庭住址(β=0.548,95%CI:0.513~1.157)、文化程度(β=0.524,95%CI:0.474~0.876)、自评口腔健康状态(β=0.835,95%CI:0.309~0.787)均为口腔门诊就诊患者口腔健康知识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β=0.952,95%CI...  相似文献   
293.
目的探讨雄激素性秃发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清雄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 2019年 6月至 2021年 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就诊的 98例雄激素性秃发病人为观察组,另选取 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高切、全血中切、全血低切、血浆黏度、血沉、红细胞压积)及血清雄激素水平[包括血清睾丸酮(T)、脱氢异雄酮(DHEA)和双氢睾酮(DHT)]的水平。给予观察组相关治疗,检测并对比治疗前后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 Pearson法分析雄激素性秃发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清雄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对照组中有 5例主动撤回知情同意书,观察组中无脱落 /剔除病例,最终共纳入对照组 95例健康体检者和观察组 98例雄激素性秃发病人;观察组全血高、中、低切及红细胞压积均高于对照[(5.65±0.89)比(3.55±0.57)mPa·s,(7.89±1.04)(4.85±0.71)mPa·s,(13.35±2.56)(6.12±1.23)mPa·s,(0.57±0.09)%比(0.45±0.05)%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男性病人 T、 及 DHT水平均高于女性病人[察组( 574.12±114.21)比( 75.23±15.04)ng/ dL,(5.35±0.67)比( 4.02±0.71)μg/L,(194.35±35.78)比( 110.25±20.12)ng/L;对照组( 456.45±90.21)比( 45.36±9.03)ng/dL,(4.13±DHEA比观比0.54)比(2.54±0.45)μg/L,(104.78±25.15)比( 68.45±13.78)ng/L,P<0.05];且观察组男性和女性病人的 T、DHEA及 DHT水平均高于与对照组男性和女性病人(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全血高切、全血中切、全血低切及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雄激素性秃发男性和女性病人全血高切、全血中切、全血低切及红细胞压积与 T、DHEA及 DHT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雄激素性秃发病人血清雄激素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健康人群,且其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清雄激素水平呈正相关,提示监测雄激素性秃发病人血液流变学变化对临床诊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