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59篇
  免费   587篇
  国内免费   289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94篇
妇产科学   68篇
基础医学   437篇
口腔科学   222篇
临床医学   1597篇
内科学   602篇
皮肤病学   47篇
神经病学   132篇
特种医学   5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24篇
综合类   2675篇
预防医学   1641篇
眼科学   223篇
药学   1492篇
  9篇
中国医学   631篇
肿瘤学   143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81篇
  2022年   255篇
  2021年   313篇
  2020年   317篇
  2019年   307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316篇
  2015年   381篇
  2014年   579篇
  2013年   489篇
  2012年   640篇
  2011年   598篇
  2010年   546篇
  2009年   443篇
  2008年   680篇
  2007年   502篇
  2006年   382篇
  2005年   677篇
  2004年   351篇
  2003年   307篇
  2002年   297篇
  2001年   270篇
  2000年   272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191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本实验观察了0. 25、0. 5、1. 0、2. 0、3. 0和4. 0Gy全身照射后3至6 h羊红细胞(SRBC)免疫对小鼠脾脏抗体形成细胞(PFC)的影响。结果发现,各剂量照射后,免疫与照射的时间间隔较长者,辐射对PFC反应的抑制显著加深。照射后3及6h免疫,脾脏PFC反应均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照射后3h免疫时,PFC反应的D_(37)值为4. 13Gy;照射后6h免疫时,PFC反应的D_(37)值为1. 74Gy。  相似文献   
72.
关于SAS与SPSS软件中的异常点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利用SAS和SPSS软件诊断不同空间内的异常点。方法:通过SAS和SPSS软件实现对异常点的诊断。结果:阐述应用SAS和SPSS软件诊断异常点,并且应用两个软件中的诊断方法,来说明诊断是在两个软件实现结果中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指导下探讨异丙酚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最佳镇静剂量。方法 60例ASAⅠ~Ⅱ级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硬膜外阻滞效果确切后给予异丙酚负荷量,接微量输液泵连续输注维持镇静水平,BIS值分别控制在70~80(Ⅰ组),60~70(Ⅱ组),50~60(Ⅲ组)。结果 用药量Ⅱ组、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组、Ⅱ组用药后MAP及HR均有所下降(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内,Ⅲ组下降明显(P<0.01)。Ⅱ组、Ⅲ组的体动率、镇静效果均较Ⅰ组理想。结论 BIS值能较准确地监测异丙酚的镇静深度及患者清醒状态。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时BIS值控制在60~70[异丙酚用药量为(4.52±0.52)mg/(kg·h)]时镇静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74.
目的:考察不同溶媒配制的诺氟沙星对照品溶液能否保存。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对5℃放置的使用不同溶媒的对照品溶液在0d、10d、20d、30d、40d测定最大吸收波长、吸收值。结果;以0.4%NaOH溶液为溶媒的诺氟沙星对照液于5℃放置40d,最大吸收波长、吸收值均未发生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以pH4.0醛酸缓冲液、pH7.4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媒的两种对照液5℃放置40d,最大吸收波长未发生变化,但吸收值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0.4%NaOH溶液配制的诺氟沙星对照品溶液在适宜的条件下(5℃,避光密闭)保存,40d内是稳定的,可继续使用。而用pH4.0醋酸缓冲注和pH7.4磷酸盐缓冲液配制的诺氟沙星对照品溶液则不能保存使用,必须临用新配。  相似文献   
75.
76.
我院抗菌药物用药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统计了1990年和1993年抗菌药物购药金额、数量、DDD值,计算DDD数及每日治疗费用,将总购入量、DDD值、DDD数及金额数进行排序,求出金额数序号与DDD数序号的比值,从中了解全院抗菌药用药频度。本文调查结果认为在本院使用的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所占金额比重极大,在DDD数排序中,居前10位的头孢类是第一代头孢,喹诺酮类用药频度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77.
79只眼底病患眼的光照黄斑部试验(MPT)结果显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渗出型和Rieger型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眼的光照黄斑恢复时间显著延长,其它黄斑部病变患眼也有不同程度的延长。本文结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黄斑视野域值试验对光照黄斑部试验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8.
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病例组为30名4—10岁,患有可疑性牙酸蚀症的儿童。对照组为随机选择30名年龄、性别与病例组相匹配的、无临床龋损、且预防性充填的牙不超过两颗的个体。所有家长知情同意。实验所用均为全唾液,收集前2h禁止饮水。非刺激性唾液收集是将唾液吐入带刻度的试管中,每30s一次,将读数转换成流速;刺激性  相似文献   
79.
冯桂建  刘玉兰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9):3517-3518
24 h pH监测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GERD),特别是非糜烂型反流病(NERD)以及那些具有食管外症状(例如哮喘、声嘶、咽异物感)GERD的重要手段,但是24 h pH动态监测具有侵入性,给患者的生活及工作造成不便.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既往pH监测的数据寻找一种比较简易的食管内pH值监测方法,并和常规监测方法比较.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利用药敏鉴定组合板根据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浓度(MIC值)直接测定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佰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方法 首先根据药敏鉴定组合板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MIC值筛选出134株可疑ESBLs菌株,凡可疑菌株用纸片扩散确证试验和协同试验进行检测,阳性菌株再与组合板上头孢类抗生素的实际MIC值比较。结果 134株可疑菌株纸片扩散确证试验阳性80株,协同试验阳性78株,而这些阳性菌株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实际MIC值均大于筛选时MIC值的三倍以上。结论 在日常工作中可根据组合板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MIC值直接推测ESBLs报告给临床治疗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