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796篇
  免费   6447篇
  国内免费   3679篇
耳鼻咽喉   994篇
儿科学   2280篇
妇产科学   936篇
基础医学   11000篇
口腔科学   807篇
临床医学   12028篇
内科学   23317篇
皮肤病学   557篇
神经病学   6684篇
特种医学   30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5698篇
综合类   18545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4569篇
眼科学   589篇
药学   9180篇
  71篇
中国医学   3272篇
肿瘤学   4321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851篇
  2022年   1823篇
  2021年   2648篇
  2020年   3278篇
  2019年   2373篇
  2018年   2486篇
  2017年   2522篇
  2016年   2943篇
  2015年   3313篇
  2014年   6152篇
  2013年   6048篇
  2012年   5940篇
  2011年   6556篇
  2010年   5564篇
  2009年   5480篇
  2008年   5797篇
  2007年   6000篇
  2006年   5858篇
  2005年   5117篇
  2004年   4180篇
  2003年   3681篇
  2002年   3060篇
  2001年   2736篇
  2000年   2408篇
  1999年   1953篇
  1998年   1493篇
  1997年   1362篇
  1996年   919篇
  1995年   858篇
  1994年   701篇
  1993年   538篇
  1992年   423篇
  1991年   402篇
  1990年   337篇
  1989年   287篇
  1988年   266篇
  1987年   240篇
  1986年   190篇
  1985年   217篇
  1984年   158篇
  1983年   95篇
  1982年   112篇
  1981年   82篇
  1980年   75篇
  1979年   69篇
  1978年   71篇
  1977年   32篇
  1976年   42篇
  1973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观察单次9 h高压氧(hyp erbaric oxygen,HBO)治疗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凋亡诱导因子 (apoptosis-inducing factor,AIF)、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o)的影响,探讨 HBO治疗的神经保护作用。 方法 108只SD大鼠制作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BO组,每组各54只。造 模成功3 h后,HBO组实行HBO干预,压力0.2 MPa持续9 h,对照组呼吸常压空气。采用Garcia评分评估 大鼠神经功能,比较两组造模后13 h、24 h和72 h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并在各时间点检测大鼠缺血半 暗带脑组织凋亡细胞数、线粒体和细胞核AIF表达及MMPo水平。 结果 ①神经功能评分:HBO组13 h(P <0.001)、24 h(P =0.04)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比对照组更明显。 ②凋亡细胞数:HBO组13 h、24 h凋亡细胞数较对照组更少(均P <0.001)。③AIF在线粒体和细胞核的 表达:13 h、24 h、72 h各时间点HBO组AI F在线粒体的表达均较对照组多(均P <0.001);各时间点HBO 组AIF在细胞核的表达均较对照组少(均P <0.001)。④MMPo:各时间点HBO组MMPo均高于对照组(均 P <0.001)。 结论 HBO治疗可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稳定MMPo,抑制AIF由线粒体向细胞核转移可能是其神经保 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2.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CMB)危险因素及其对抗血小板单药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该院神经内科接受抗血小板单药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00例为样本,入院后采集基本资料并完善相关检查,根据梯度回波T2*加权成像(GRE-T2*WI)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CMB组(176例)和非CMB组(124例),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治疗1年内再发梗死、脑出血和病死率,分析影响CMB发病的危险因素以及CMB对抗血小板单药治疗的影响。结果 高龄、高血压、肥胖、脑卒中病史、ACI和脑白质疏松为CMB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CMB组和非CMB组抗血小板单药治疗期间脑出血率分别为14.20%和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脑出血率分别为9.18%、10.64%和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CMB患者抗血小板单药治疗期间再发脑梗死、脑出血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高血压、肥胖、脑卒中病史、ACI及脑白质疏松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合并CMB的危险因素。CMB可导致抗血小板单药治疗期间脑出血风险增加,重度CMB者更甚。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全程优质护理对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8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全程优质护理。试验组患者予以全程优质护理联合中医特色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干预后2组心理焦虑、抑郁评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护理满意率较高,试验组心理焦虑、抑郁评分较低(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在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中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改善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1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降血脂等常规对症治疗,11 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长春西汀静脉输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1.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11 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用药11d及90 d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尔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D二聚体(D-dimer)质量浓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和远期心源性死亡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AMI患者3 990例,根据D-dimer质量浓度分为3组:≤0.50 mg/L、0.51~0.80 mg/L、≥0.81 mg/L,平均随访时间为2.1 (1.0~4.0) 年。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D-dimer对心源性死亡的影响。结果 D-dimer≥0.81 mg/L组患者年龄较大、女性居多、体质量指数较低,既往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较多,3支病变较为多见,住院期间肾小球滤过率较低,N末端B型利钠肽原峰值明显升高,左室射血分数<50%患者比例明显升高。D-dimer≥0.81 mg/L组患者在随访期间累计心源性病死率(18.7%)高于D-dimer≤0.50 mg/L组(2.3%)和D-dimer 0.51~0.80 mg/L组(6.1%),且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D-dimer能独立预测AMI患者的心源性死亡(HR=1.71,95%CI:1.34~2.18,P<0.001)。结论 D-dimer能反映AMI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且D-dimer升高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AMI患者远期心源性死亡事件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37.
PurposeWe previously demonstrated that the functional inactivation of DAL-1 and TOB1 promotes an aggressive phenotype in gastric cancer cells, but the links between both genes and the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are unknown. Here, we investigated the correlations of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DAL-1 and TOB1 with the progression of gastric cancer.MethodsA total of 27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esectable gastrectomy were included. The expression of DAL-1 and TOB1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ResultsLow expression of DAL-1 in cancer tissue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umor site (p < 0.05), histological grade (p < 0.01), depth of invasion (p < 0.05), lymph node metastasis status (p < 0.05), Lauren classification (p < 0.001), and clinical stage (p < 0.01). A lower level of TOB1 was observed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with diffuse type disease compared to patients with either intestinal or mixed type disease (p < 0.001). Additionally, Spearman’s correlat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decreased expression of DAL-1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low TOB1 expression (r=0.304, p < 0.001). The survival analysis showed that low levels of DAL-1 and TOB1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poor survival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p <0.001 and p < 0.05, respectively).ConclusionThe downregulation of DAL-1 and TOB1 expression is associated with shorter survival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Hence, DAL-1 and TOB1 may be considered potential novel markers for predicting the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相似文献   
38.
39.
40.
急性脑梗死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其致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造成了沉重的社会负担。及时开通导致梗死的责任血管以恢复脑灌注是治疗该病的关键。机械取栓技术的应用使得患者的血栓组织能够被获取并得到研究。本文介绍了近年来通过机械取栓术获取的血栓的相关研究发现,以纤维蛋白为主的血栓是造成取栓困难的重要组织学原因,影像学方法可以在术前评估血栓特征。这些发现提示临床工作者可以积极开发新型血栓取出装置用于处理难治性血栓,并有必要探索精确便捷的血栓特征影像学评价方法,从而提高机械取栓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