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58篇
  免费   913篇
  国内免费   331篇
耳鼻咽喉   104篇
儿科学   328篇
妇产科学   206篇
基础医学   1835篇
口腔科学   175篇
临床医学   1080篇
内科学   1618篇
皮肤病学   199篇
神经病学   735篇
特种医学   10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933篇
综合类   1526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591篇
眼科学   84篇
药学   1149篇
中国医学   255篇
肿瘤学   1080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230篇
  2021年   344篇
  2020年   321篇
  2019年   376篇
  2018年   319篇
  2017年   315篇
  2016年   369篇
  2015年   439篇
  2014年   809篇
  2013年   801篇
  2012年   716篇
  2011年   902篇
  2010年   764篇
  2009年   812篇
  2008年   754篇
  2007年   781篇
  2006年   717篇
  2005年   540篇
  2004年   569篇
  2003年   483篇
  2002年   385篇
  2001年   354篇
  2000年   274篇
  1999年   221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99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45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23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5篇
  1973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61.
大鼠胚胎肝干细胞的分离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两种体外分离培养原代大鼠胚胎肝干细胞(EHSCs)方法,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用胶原酶灌注法及剪碎消化法分离不同年龄的大鼠胚胎肝干细胞,用含10%优等胎牛血清的H-DMEM培养液培养。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该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情况,进行鉴定。结果两种方法分离的大鼠胚胎肝干细胞体外培养24 h贴壁,5 d左右可长成单层,光镜下为致密圆形细胞,边缘清楚。8 d后细胞铺展,呈上皮样。表达甲胎蛋白(AFP)抗原、细胞角蛋白(CK)18、19。结论所分离的细胞经鉴定为大鼠胚胎肝干细胞,可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迅速扩增,两种方法所分离培养的肝细胞形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VVHDF)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犬肝、肾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15只雄性Beagle犬,采用失血性休克+复苏灌注+内毒素血症复制MODS模型,随机分为CVVHDF组(n=8)和MODS组(n=7),CVVHDF组在内毒素注射完毕后给予CVVHDF治疗12h,MODS组不给CVVHDF治疗。测定各器官功能相关指标,同时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两组肝、肾组织中IL-6、IL-10mRNA表达水平。结果:CVVHDF组治疗后肝、肾功能有关指标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MODS组相比,在内毒素注射后3h及以后各时间点,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显著降低(P〈0.05);器官衰竭发生率较MODS组明显降低(37.5%vs85.7%,P〈0.05);MODS组肝、肾组织IL-6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CVVHDF组(P〈0.01),而CVVHDF组肝、肾组织IL-10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MODS组(P〈0.01)。结论: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能明显改善肾功能,CVVHDF早期应用可以降低MODS肝、肾组织IL-6/IL-10mRNA比值,有助于重建机体免疫系统内稳状态。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观察表达IL-18的溶瘤腺病毒(ZD55-IL18)对裸鼠肾癌移植瘤生长及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荷肾癌裸鼠随机分4组,每组8只.瘤体内注射ZD55-IL18、溶瘤腺病毒ZD55-EGFP、表达IL-18的增殖缺陷腺病毒Ad-IL18及PBS,每次注射病毒7×108PFU/只,连续注射3 d.注射后第7天,每组处死3只取肿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E1A、IL-18、CD34、VEGF表达及凋亡.第50天时处死动物测量肿瘤体积.结果 ZD55-IL18、ZD55-EGFP、Ad-IL18及生理盐水处理组肿瘤体积(mm3)分别为:299.7±52.9、536.8±90.3、570.3±99.0、766.1±145.8,ZD55-IL18与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IL18处理组肿瘤无E1A蛋白表达,ZD55-IL18处理组有大量E1A蛋白表达,表明病毒复制.ZD55-IL18处理组肿瘤IL-18表达及凋亡细胞阳性率均显著高于Ad-IL18处理组.ZD55-IL18处理组肿瘤CD34、VEGF表达均显著低于Ad-IL18处理组.结论 表达IL-18的溶瘤腺病毒ZD55-IL18比增殖缺陷腺病毒Ad-IL18具有更强的抑制肾癌生长及血管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ApoE-/-小鼠肾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对下游肾脏的损伤机制。 方法 采用ApoE-/-小鼠建立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动物模型。选择肾动脉狭窄程度 <50%的ApoE-/-小鼠,按斑块分为破裂组和未破裂组;选择同条件喂养的C57BL/6J 野生型小鼠为对照组。常规检测Scr及尿 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核中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P-选择素(P-sel)表达; RT-PCR检测白细胞介素6 (IL-6)mRNA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巨噬细胞浸润情况。 结果破裂组Scr和尿NAG活性明显升高(均P < 0.01);肾组织出现病理改变,肾间质中巨噬细胞浸润增加(P < 0.05);细胞核中NF-κBp65表达增加(P < 0.05);ICAM-1、P-sel、IL-6 mRNA表达增加(P < 0.05)。未破裂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肾脏未见明显病理改变。 结论 肾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可引起肾脏病理改变和肾功能受损;在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肾损害机制中,炎性反应是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观察表达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的条件增殖腺病毒在肾癌Ketr-3细胞中的生物活性及其对Ketr-3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条件增殖腺病毒(ZD55-EGFP)在肾癌Ketr-3细胞中的感染和增殖情况.分别将表达IL-18的条件增殖腺病毒(ZD55-IL-18)及表达IL-18的普通腺病毒(Ad-IL-18)感染人肾癌Ketr-3细胞系,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病毒E1A和IL-18蛋白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IL-18抗原表达;TUNEL法检测Ketr-3细胞的凋亡情况;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Ketr-3细胞存活情况.结果 ZD55-EGFP能有效感染肾癌Ketr-3细胞并在其中大量增殖.Westem blot检测结果 发现ZD55-IL-18能在肿瘤细胞内表达E1 A并有效介导IL-18表达,在病毒感染Ketr-3细胞48 h后,ZD55-IL-18、Ad-IL-18处理组的IL-18蛋白表达量分别为255.6±3.1、118.7±2.9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ZD55-IL-18、Ad-IL-18处理组的IL-18抗原阳性率分别为(82.4±3.2)%和(23.4±1.9)%.TNUEL检测结果 显示ZD55-IL-18、Ad-IL-18处理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2.2±3.5)%和(25.5±1.9)%.病毒感染4 d后,MTT检测结果 显示ZD55-IL-18、Ad-IL-18处理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32.6±2.3)%和(73.3±2.5)%,表明ZD55-IL-18对Ketr-3细胞有显著的杀伤作用.结论 ZD55-IL-18能在Kerr-3细胞中高效特异性表达IL-18基因并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休克后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释放时相及伴随的肠、肝、肺组织病理变化。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失血性休克组和对照组。采用RT-PCR、ELISA方法检测失血性休克后30、60、90min及复苏后30、90min肠、肝、肺组织内TNF-α、IL-6 mRNA表达及血清中TNF-α、IL-6含量;HE和IHC染色检测伴随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①休克30min时,肠、肝、肺内的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未见升高;60min时肠道先出现TNF-αmRNA表达升高(P〈0.05):而肝脏在90min开始表达升高(P〈0.05),肺脏则在复苏后30min开始表达升高(P〈0.05)。复苏后90min肠、肝、肺的细胞因子表达都继续显著升高(P〈0.01)。②TNF-α 在肠、肝、肺的表达升高最早,其后为IL-6 mRNA。③30min时门静脉和外周血中TNF-α、IM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而60min时门静脉血中含量显著升高(P〈0.01)。④休克后肠黏膜坏死脱落;肝组织结构紊乱、肝窦增宽、肝细胞变性坏死;肺脏间质水肿、炎症细胞浸润。结论:失血性休克时细胞因子的释放顺序是肠道、肝脏和肺脏,推测存在“肠-肝-肺”细胞因子释放轴的可能,有待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67.
68.
Trisomy 18 is the second most common genetic defect after trisomy 21, almost 90% of which are due to additional chromosome from the mother. The parental origin of the additional chromosome can, if required, be determined by two methods: karyotyping, which takes several weeks; or, more recently,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which is often problematic. Fluorescent PCR of small tandem repeats (STRs) can determine the parental origin in the majority of cases within 5 h. Although the incidence of paternal origin is known for both trisomy 21 and trisomy 18, this technique can rapidly determine the parental origin in cases where there is insufficient samples to perform conventional tests. Determining parental origin by these methods may also have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diagnosis of chromosomal translocations or in the diagnosis of genetic disease using linkage analysis.  相似文献   
69.
Superoxide release in neutrophils and sera levels of interleukin 8 (IL-8) were determined in 15 patients with complicate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and 15 patients with uncomplicated MI. All patients showed increased superoxide release in unstimulated and stimulated neutrophils compared with healthy control subjects, indicating priming of these cells. Superoxide release of unstimulated or stimulated neutrophils was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complicated MI than in patients with uncomplicated MI. Thrombolytic therapy did not affect the rates of superoxide release. The neutrophil chemoattractant/activator IL-8 was detected in the sera of all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s in those with complicated MI. The highest levels of IL-8 were detected at admission to the Coronary Care Unit an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reafter, suggesting its contribution to neutrophil-mediated tissue injury. The high levels of IL-8 may be one of the major contributors to the priming of neutrophils in these patients.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补体C3片段的体外生物学活性及其作用机理,进一步探讨C3片段与免疫细胞的关联。方法利用重组DNA技术表达纯化C3活性片段(命名为C33),观察其对IL-2依赖性的小鼠杀伤性T细胞株CTLL-2细胞的促增殖效应,并通过抗体封闭途径和分子杂交技术研究C33作用的机理。结果发现C33蛋白对CTLL-2细胞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这一作用能够部分地被抗小鼠CD11b抗体所封闭,能够完全被抗小鼠IL-2抗体所封闭;分子杂交显示C33蛋白能够明显刺激CTLL-2细胞的IL-2mRNA表达。结论人重组C3片段C33可通过IL-2的自分泌效应对CTLL细胞产生促增殖作用,补体受体CR3参与这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