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5篇
  免费   1221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140篇
妇产科学   69篇
基础医学   883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1134篇
内科学   895篇
皮肤病学   64篇
神经病学   634篇
特种医学   98篇
外科学   381篇
综合类   1841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2122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511篇
  5篇
中国医学   107篇
肿瘤学   52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260篇
  2022年   359篇
  2021年   547篇
  2020年   503篇
  2019年   483篇
  2018年   442篇
  2017年   404篇
  2016年   396篇
  2015年   369篇
  2014年   750篇
  2013年   678篇
  2012年   604篇
  2011年   589篇
  2010年   449篇
  2009年   421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378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5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8篇
  197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川崎病遗留冠状动脉损害长期存在,需要对患儿进行长期监测。借助医院信息系统,设计了川崎病门诊临床路径管理系统。系统具备路径设置、医生工作站路径、科研统计分析、患者预约提醒等功能,可满足川崎病临床治疗和科研需求。但系统使用率、系统操作的精细化水平等有待进一步提升,可从系统支持、临床管理两方面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分析农业科技论文中的信息安全问题,指出信息安全关键点,为防止因学术传播泄露国家(企业)机密和保护信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编辑工作实践,对农业科技期刊论文发表中的信息安全关键点进行分析。【结果】 总结出农业科技论文中的信息安全关键点,即全国性的农业基础数据、涉密的科研项目、生物育种技术、食品安全、动物疫情、植物病害、地理信息、气象信息等。针对信息安全问题提出如下应对策略:提高编辑人员信息安全意识和涉密数据识别能力、建立完整的信息安全审查机制、联合探索信息权限控制技术手段、对作者加强信息安全知识宣传、增加行业期刊间的沟通与交流。【结论】 编辑部应将国家安全和利益放在重要位置,以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农业农村部的有关规定为依据,把控农业科技论文信息安全关键点,确保发表论文的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对我国学术期刊关联数据出版与共享中的信息安全管理的概念、政策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有助于科学数据出版与共享工作的推进。【方法】 基于我国科学数据出版与共享的演化过程,以及地理资源期刊在科学数据共享方面的现状与发展情况,对期刊论文关联数据出版和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对平台间合作的模式进行探讨。【结果】 为实现科学数据的价值最大化,中国自上而下建立起了科学数据共享系统,包括网络基础设施、数据库、数据中心、数据服务平台等,制定了一系列数据获取和管理规范,并制定了保障科学数据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结论】 科学数据出版与共享应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经过初期的大规模建设后,数据出版与共享及其安全管理应走向“提质增效”阶段,要注重高新技术的注入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在管理措施上要以保证数据安全为基础,以数据质量为核心,从而提升信息安全管理水平,提高数据再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64.
邹威    胡松波  李中坚  颜玮  赵军  陈小娜 《现代预防医学》2022,(12):2126-2130
目的 了解江西省居民伤害死亡流行情况及其疾病负担,为科学制定本省伤害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2014—2019年江西死因监测数据,应用Excel 2007和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采用死亡数、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R)和平均潜在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进行统计学描述,趋势变化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9年江西报告伤害死亡25 638人,年均粗死亡率为 50.81/10万,年均标化死亡率为 49.55/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城市死亡率高于农村。伤害死亡前5位死因分别为道路交通事故、跌落、溺水、自杀和中毒。溺水、交通事故、跌落分别是0~14岁、15~44和45~64岁、≥65岁的首位伤害死因。2014—2019年江西省前5位伤害死因中,跌落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 = 8.22%),中毒粗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2014—2019年伤害PYLL为692 196.73人年,PYLLR为14.24‰,AYLL 为 33.77年。PYLL及PYLLR 交通事故最高,AYLL最高的为溺水。15~44岁年龄组PYLL最高。结论 江西省伤害死亡负担较重,应根据不同人群的伤害死亡特征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描述和分析1990—2019年中国高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LDL cholesterol,高LDL - C)疾病负担状况及变化趋势,并预测未来5年的疾病负担,为中国高LDL - C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 2019)中因高LDL - C造成的死亡数、死亡率及DALYs等疾病负担指标,相关指标均采用GBD 2019全球标准人口进行年龄标准化,采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率的变化趋势,并应用R 4.1.0对1990—2016年中国因高LDL - C造成的死亡率和DALYs率建立ARIMA模型和NNAR模型,用2017—2019年的数据来评价两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后用拟合效果最好的模型预测2020—2024年中国高LDL - C死亡率和DALYs率。结果 1990—2019年中国高LDL - C造成的死亡率(AAPC = 3.1%,P<0.05)和DALYs率(AAPC = 2.2%,P<0.05)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标化死亡率和DALYs率增长14.21%和0.56%,男女性别比范围分别为1.33~1.67和1.36~1.76,男性高于女性;年龄别疾病负担≥70岁人群远高于15~49岁和50~69岁群体;ARIMA(0,2,0)和NNAR(1,1)模型预测与实际趋势基本一致,前者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以及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均较小,预测精度更好。 结论 中国高LDL - C造成的疾病负担呈逐渐上升趋势,在2020—2024年将继续上升。男性、高龄人群疾病负担更加沉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66.
《Value in health》2022,25(5):824-834
ObjectivesThe Patient-Reported Outcome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PROMIS) Preference score (PROPr) can be used to assess health state utility (HSU) and estimate quality-adjusted life-years in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es. It is based on item response theory and promises to overcome limitations of existing HSU scores such as ceiling effects. The PROPr contains 7 PROMIS domains: cognitive abilities, depression, fatigue, pain, physical function, sleep disturbance, and ability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roles and activities. We aimed to compare the PROPr with the 5-level EQ-5D (EQ-5D-5L) in terms of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using data from 3 countries.MethodsWe collected PROMIS-29 profile and EQ-5D-5L data from 3 general population samples (United Kingdom = 1509, France = 1501, Germany = 1502). Given that cognition is not assessed by the PROMIS-29, it was predicted by the recommended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We compared the convergent validity, known-groups construct validity, and ceiling and floor effects of the PROPr and EQ-5D-5L.ResultsThe mean PROPr (0.48, 0.53, 0.48; P<.01) and EQ-5D-5L scores (0.82, 0.85, 0.83; P<.01)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similar magnitudes (d = 0.34; d = 0.32; d = 0.35; P<.01) across all samples. The differences were invariant to sex, income, occupation, education, and most conditions but not for age. The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both scores were r = 0.74, r = 0.69, and r = 0.72. PROPr’s ceiling and floor effects both were minor to moderate. The EQ-5D-5L’s ceiling (floor) effects were major (negligible).ConclusionsBoth the EQ-5D-5L and the PROPr assessed by the PROMIS-29 show high validity. The PROPr yields considerably lower HSU values than the EQ-5D-5L. Consequences for quality-adjusted life-year measurements should be investigated in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67.
Objectives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F) have rapid and irregular heart rates, increasing the risk of comorbidities and mortality. Next to formal medical care, many patients receive informal care from their social environmen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well-being and economic burden of providing informal care to patients with AF in the UK, Italy, and Germany.MethodsCaregivers of patients with AF completed an online survey based on the iMTA Valuation of Informal Care Questionnaire, with questions about their caregiving situation, perceived burden of caregiving, and absence from work due to health problems resulting from caregiving. Care-related quality-of-life utilities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Care-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 and associated tariffs. Societal costs of caregiving wer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proxy good method.ResultsA total of 585 caregivers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On average, caregivers provided 33 hours of informal care per week to patients (SD 29 hours). On a scale from 0 to 10, their self-rated burden was 5.4. The average Care-related Quality of Life utility was 72. Caregivers primarily indicated problems with daily activities, mental health, and physical health. Still, the vast majority of caregivers (87%) derived fulfillment from providing care. Weekly societal costs of caregiving were on average €636. Comorbidities contributed substantially to the caregiver time and burden.ConclusionsCaring for a patient with AF is associated with substantial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burden, but also provides fulfillment from being able to care for a loved one.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分析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疾病谱及住院费用,了解疾病构成的规律特点及经济负担,为心内科疾病诊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攀枝花市某三级医院2017—2019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资料,从医院相关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诊断为心血管疾病的病例条目、详细病历及病例住院费用等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11 376例,2017—2019年分别有3 492、3 815、4 069例,分别占30.7%、33.5%、35.8%,病例数逐年上升。3年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发病呈年轻化趋势。病种均以冠心病和高血压所占比例最大,合计分别占当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57.6%、55.5%,2019年则上升至62.8%。3年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有伴发疾病比例(27.6%、26.1%、2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住院天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9年的患者住院时间<7 d的比例有所上升。2017、2018、2019年该医院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诊治自费费用分别为(5 925.6±285.7)、(5 904.2±264.3)、(5 890.9±230.8)元/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017—2019年攀枝花市某医院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病例数增加,住院患者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主要病种仍以冠心病和高血压为主,住院天数及自费费用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对广州市越秀区学龄前儿童的流感经济负担进行评估,并针对流感疫苗开展卫生经济学评价,为制定免疫规划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以广州市越秀区托幼机构2019年1—6月发生的9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患病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经济负担评估,并以其中1起暴发疫情为基础建立SEIAR动力学模型,模拟不同接种策略下的疫情趋势,评价其经济学效益。结果 患病儿童总经济负担人均1 293.56(95% UI:1 096.23~1 592.84)元,其中直接医疗费用人均422.56(95% UI:320.71~555.29)元,直接非医疗费用人均125.95(95% UI:82.41~188.80)元,间接经济损失人均797.03(95% UI:661.50~938.76)元。在流行季前接种1剂次三价流感疫苗,每投入226.19元,可减少1例流感病例,每投入1元,可获得5.72元效益;接种2剂次三价流感疫苗,每投入178.77元,可减少1例流感病例,每投入1元,可获得7.24元效益;接种四价流感疫苗,每投入315.83元,可减少1例流感病例,每投入1元,可获得4.10元效益。结论 广州市越秀区托幼机构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经济负担较高,如在流行季前接种2剂次三价流感疫苗,可以获得正效益和最好的效益成本比。  相似文献   
70.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行为、饮食依从性、心理负担的现状,探讨其与血糖水平之间的关联。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0月在潍坊市某三甲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30例为调查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人体指标检测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行为评价简化量表、糖尿病患者饮食行为依从性测评量表、糖尿病痛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自我管理、饮食依从性、心理负担的影响因素,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自我管理、饮食依从性、心理负担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血糖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330例研究对象中HbA1c<7%者共99例(30.00%),自我管理合格、饮食依从性合格、略微心理负担者分别为184、189、150例(占比:55.76%、57.27%、45.4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OR=0.495,95%CI:0.280~0.874)、病程(OR=1.771,95%CI:1.421~2.206)、因糖尿病住院次数(OR=2.481,95%CI:1.396~4.408)、是否接受过专业系统宣教(OR=3.649,95%CI:1.239~10.751)、药物饮食运动联合控制(OR=4.354,95%CI:2.419~7.838)是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年龄(OR=1.525,95%CI:1.119~2.078)、性别(OR=2.543,95%CI:1.465~4.415)、是否接受过专业系统宣教(OR=3.085,95%CI:1.368~6.960)、药物饮食运动联合控制(OR=11.910,95%CI:6.323~22.432)是饮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年龄(OR=0.739,95%CI:0.559~0.979)、病程(OR=0.543,95%CI:0.449~0.657)是心理负担的影响因素。自我管理与饮食依从性、与心理负担,饮食依从性与心理负担相关(r=0.586、-0.443、-0.168,P<0.05)。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食依从性、握力、药物饮食运动联合控制、心理负担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饮食依从性、心理负担、联合控制方式等密切相关;制定综合防控措施,着力提高饮食依从性,提升握力水平,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维持良好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