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6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8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505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390篇
内科学   614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57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608篇
预防医学   689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421篇
中国医学   109篇
肿瘤学   7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2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孔春艳 《职业与健康》2006,22(9):693-693
目的 通过对曲阜市2所寄宿高中新生HBsAg检测和分析,了解HBsAg的分布情况,为进一步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曲阜市2所高一新生进行HBsAg检测。结果 ①2所高中新生共检测3516人,HBsAg阳性率为3.47%,其中男生1839人,阳性率为4.08%;女生1677人,阳性率为2.8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城区学生检测1505人,阳性率为2.72%;乡镇学生检测2011人,阳性率为4.0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曲阜市2所高中新生HBsAg携带率低于一般人群,但在住校学生中易造成HBV的传播,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2.
邯郸市某高校新生HBV感染及乙型肝炎知识态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洪海 《职业与健康》2006,22(23):2125-2126
目的了解某高校新生乙型肝炎(乙肝)感染情况及乙肝知识态度现状。方法对2004年邯郸市某高校新生2 352人体检测定乙肝表面抗原,对表面抗原阳性者测定乙肝病毒标记物(两对半),并自行设计问卷对学生进行乙肝知识及态度现状调查。结果该高校新生HBsAg阳性率为1.91%,男女生之间及城乡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大三阳”阳性率为0.98%,HBsAg、HBeAg双阳性率为0.09%,“小三阳”阳性率为0.64%。问卷调查结果:80%以上的学生知道“大三阳”比“小三阳”传染性强,乙肝病毒携带者及肝功能异常者不能献血,乙肝是危害极大的传染病,并愿意帮助乙肝感染者。认为应该对高校学生进行“性教育”的占96.1%,且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为乙肝属于“性病”(17.7%)、正确使用避孕套可以预防乙肝(31.6%)、愿意和乙肝感染者住同一个宿舍(16.8%)、并和乙肝感染者交往(43.8%)的较少。结论该高校新生HBsAg阳性率低于全国9.75%平均水平。学校应该通过各种健康教育,使学生对乙肝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83.
合肥市2004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合肥市2004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高发的原因,为制订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流脑病例的流行病学、临床、实验室检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合肥市2004年共发生流脑69例,发病率为1.50/10万,较前5年平均发病率上升了10倍。经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诊断的病例C群占20.29%,A群占18.84%,其余为临床诊断的未分型病例。对1 171名密切接触者咽拭子采样检测平均带菌率为8.28%;其中以初中生和高中生带菌率为高,分别为14.07%和14.76%。所带菌群以C群最高,平均为4.27%;死亡病例和爆发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中,C群带菌率分别为30.1%和14.7%。结论做好流脑的临床诊治和预防控制,必须开展流脑的病原学检测,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带菌检测,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成人及脐血甲氨喋呤(MTX)载体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活性的变化情况。[方法]以改良低渗预膨胀法制备成人及脐血MTX载体红细胞,采用新鲜血天然免疫功能快速测定法,检测载体制备过程中洗涤、预膨胀和载药各阶段红细胞的天然免疫粘附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低渗预膨胀处理的成人及脐血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能力(粘附率)分别为61.45%±8.51%、17.00%±2.16%,明显高于各自的对照组(P<0.05)。[结论]载药处理对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活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治疗性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78例乙肝病毒携带者随机分成乙肝疫苗治疗组(A组)40例和对照组(B组)38例。A组用乙肝疫苗加猪苓多糖注射液,乙肝疫苗5ug/次,每周两次皮下注射,连续6周,猪苓多糖注射液40rag/日,一次肌注,连续20天后停一周再肌注,20天为一个疗程。B组单独应用猪苓多糖注射液,方法同上。结果:疗程结束后15天进行血清病原学测定,A组治疗其HBeAg和HBV-DNA阴转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乙肝疫苗治疗有病毒持续复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6.
荔枝核提取物对HepG 2.2.15细胞系HBsAg与HBeAg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研究荔枝核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作用及其有效部位.方法:应用HepG 2.2.15细胞系培养系统检测荔枝核提取物A、B、C、D、E、F对HBsAg与HbeAg表达的影响.结果:荔枝核提取物A、B、C、D、E、F(200,100mg·L-1)对HBsAg 和HbeAg表达均有抑制作用,其中E成分作用最强,在200 mg·L-1的浓度下,于实验第3天对HBsAg的抑制率为50%,对HBeAg的抑制率为20%,于实验第9天对HBsAg的抑制率为90.9%,对HBeAg的抑制率为84.3%(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荔枝核提取物体外有较强的抗乙肝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87.
芒果苷在2215细胞培养中对乙肝病毒HBsAg、HBeAg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芒果苷系芒果叶的主要有效成分.据报道芒果苷具有保肝利胆、平喘镇咳、抗病毒等作用.目的:观察芒果苷在HBV基因转染的人肝癌细胞系2215培养中对细胞的毒性、HBsAg和HBeAg分泌的影响.方法:药物对细胞的毒性实验,接种2215细胞后24h,加入药物培养8天,观察细胞病变.在无毒的药物浓度下,将药物加入2215细胞培养8天于第4、第8天收集培养液,测定HBsAg和HBeAg水平.结果:芒果苷半数细胞毒浓度(TC50)为250μg/ml,最大无毒浓度(TC0)为125μg/ml;芒果苷对2215细胞HBeAg分泌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半数有效剂量(IC50)为37.6μg/ml,治疗指数(SI)为6.65.  相似文献   
88.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地区,HBsAg携带率为8.75%。关于公共场所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报道很多,而从事有毒有害作业工人HBsAg携带者的情况报道甚少。为了解此类人员的HBsAg携带情况,本文对一些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9.
为了比较用于检测乙型肝炎 (乙肝 )病毒表面抗原 (HBsAg)的胶体金试纸快速检测法和固相放射免疫检测法(SPRIA) ,2 0 0 2年大同市采用配对比较的方法检测了 0~ 7岁健康儿童的血清 30 9份。结果显示 :胶体金试纸快速检测法 ,阳性检出率为 0 97% ,RIA法的阳性检出率为 3 2 4 %。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 =5 14 ,P <0 0 5 )。两种方法用于检测HBsAg一致性好 ,但胶体金试纸快速检测法灵敏度较低。采用SPRI A法检测的 30 9份健康儿童血清HBsAg阳性率为 3 2 4 % ,≤ 3岁儿童的血清HBsAg阳性率为 0 ,>3岁儿童的血清HBsAg阳性率为 4 93% ,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χ2 =6 2 5 ,P <0 0 1)。随着年龄的增加 ,HBsAg阳性率升高。  相似文献   
90.
为了解合肥市 0~ 2岁儿童乙型肝炎 (乙肝 )病毒表面抗原 (HBsAg)携带情况及影响因素 ,以县 (区 ,下同 )为单位 ,每个县按东、南、西、北、中 5片 ,各随机抽取 1个乡 (街道 ) ,调查 1999年 12月 1日~ 2 0 0 2年 11月 30日出生的儿童 ,采血检测HBsAg ,共调查儿童 6 98名。结果显示 :HBsAg携带率城市为 0 (0 / 383) ,农村为 4 8% (15 / 315 )。城市和农村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分别为 99 7% (382 / 383)和 98 4 % (310 / 315 ) ,差别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但首针及时接种率城市 (89 3% )高于农村 (79 0 % ) ,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χ2 =15 1,P <0 0 1)。同时还显示 :农村县级及以下医院不开展孕妇乙肝病毒 (HBV)感染指标检测 ,且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仅为 30 %。由此可见 ,农村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质量和首针及时接种率有待提高 ,同时要推广孕妇HBV感染指标筛查 ,以便尽早采取措施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