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16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83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52篇
特种医学   59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61篇
预防医学   100篇
药学   717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海洛因依赖者冲动特征及性别差异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冲动特征及性别差异,为临床干预个体化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采用Bar-ratt冲动量表(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 11th version,BIS-11)对128例健康人群和543例康复期海洛因依赖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海洛因依赖者的冲动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女性冲动水平显著高于男性。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具有较高的冲动特征,女性海洛因依赖者冲动水平更高,临床干预措施应考虑到冲动特征及性别差异以提高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992.
郑玉玲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3):1573-1575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在美沙酮维持治疗前后多药滥用情况。方法:采用《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及《入组后药物滥用调查表》对海洛因依赖者入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海洛因依赖者参加MMT前并用的毒品按使用频度递减分别是为:海洛因、安定、曲马多、冰毒、K粉、摇头丸、大麻、丁丙诺啡、三唑仑、麻谷、联邦止咳药水、度冷丁、可卡因;参加MMT后,除冰毒、麻谷、联邦止咳药、度冷丁、可卡因等五种毒品,其它毒品滥用的减少有明显差异;每月花费分别为(3030.00±1756.15)元、(118.54±56.37)元。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参加MMT后仍存在海洛因、安定、冰毒、麻谷等多药滥用现象,但合用毒品的种类、次数、花费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93.
5-HT、SP在海洛因戒断、脱毒、复吸大鼠直肠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海洛因戒断、脱毒及复吸期间大鼠直肠内5-羟色胺(5-HT)、P物质(SP)表达的改变.方法:正常古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盐水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建立海洛因依赖戒断模型,美沙酮脱毒治疗模型和海洛因复吸模型.取各组大鼠直肠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及图像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及盐...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在海洛因戒断、脱毒及复吸大鼠颌下腺组织中表达的变化.方法:正常♂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G,n=5)、盐水对照组(SCG1、SCG2、SCG3,各组n=5)及实验组(n=5),实验...  相似文献   
995.
Rationale  In humans, exposure to environmental contexts previously associated with heroin intake can provoke relapse to drug use. In rats, exposure to heroin-associated contexts after extinction of drug-reinforced responding in different contexts reinstates heroin seeking. This effect is attenuated by blockade of D1-family receptors in lateral or medial accumbens shell, but not accumbens core. Objectives  In this study, we further characterized the role of striatal D1-family receptors in context-induced reinstatement by assessing the effect of dorsolateral or dorsomedial injections of the D1-family receptor antagonist SCH 23390 on this reinstatement. Materials and methods  Rats were trained to self-administer heroin (0.05–0.10 mg/kg per infusion) for 12 days; drug infusions were paired with a discrete tone–light cue. Subsequently, heroin-reinforced lever pressing was extinguished in the presence of the discrete cue in a nondrug context. During reinstatement tests under extinction conditions, the D1-family receptor antagonist SCH 23390 (0.3–1.0 μg per side) was injected into the dorsolateral or dorsomedial striatum prior to exposure to heroin self-administration context or the nondrug (extinction) context. We then used a disconnection procedure to examine whether D1-family receptors in the dorsolateral striatum and lateral accumbens shell jointly or independently support context-induced reinstatement. Results  Dorsolateral but not dorsomedial SCH 23390 injections attenuated context-induced reinstatement of heroin seeking. SCH 23390 injections into the dorsolateral striatum of one hemisphere and lateral accumbens shell of the other hemisphere were ineffective. Conclusions  Results indicate that dorsolateral striatum D1-family dopamine receptors are critical for context-induced reinstatement of heroin seeking.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D1-receptor-mediated dopamine transmission in the dorsolateral striatum and lateral accumbens shell independently support this reinstatement.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分析海洛因成瘾者肝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入组的30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肝功能状况定性分组,对收集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关联性和相对危险度分析。结果:肝功能指标ALT异常率为19.9%,病例对照分析显示:ALT异常的危险因素是抗-HCV、性别和滥用方式,OR值分别为6.390、3.549和2.122(排除混杂因素后的调整值)。结论:抗-HCV阳性致ALT异常的相对危险度最高:男性患者和单纯静脉注射方式滥用药物致ALT异常的风险高于女性和其他方式。  相似文献   
997.
目的:了解海洛因滥用者HIV感染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5年、2006年两年收治的4481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HIV血清抗体检测,初筛阳性者填写HIV/AIDS感染个案调查登记及流行病学调查表并上报上级防疫部门进行复查确诊。结果:4481例海洛因滥用者中HIV抗体阳性者43例占0.96%,其中2005年10例占0.42%(10/2367),2006年33例占1.56%(33/2114),两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所有感染者均为静脉注射吸毒者,其中42例有共用注射器情况。43例HIV感染者均有性乱行为。结论:静脉注射特别是共用注射器是造成HIV在吸毒群体中迅速传播的危险因素,性乱行为加速了HIV从吸毒人群到普通人群的蔓延。因此,加强对吸毒人群特别是注射毒品者进行教育和行为干预,改变吸毒者的认知及行为方式,拒绝共用注射器,拒绝性乱行为,能有效地避免HIV/AIDS的传播。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家庭帮教对海洛因依赖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自愿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两组不同时期(出院时、出院6个月后)的心理健康状况。两组均进行系统的美沙酮替代治疗,并配合常规的健康教育,研究组出院后实施家庭帮教等各种心理干预措施。结果:研究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复吸率为65.79%,对照组患者复吸率为93.33%,两者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出院6个月后研究组SCL—90各因子评分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海洛因依赖者实施家庭帮教等心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降低复吸率。  相似文献   
999.
249例海洛因依赖者感染HBV和HCV及肝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郴州市海洛因依赖者中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及肝功能状况,了解吸毒人群经血传播疾病的危险因素,为这组人群的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249例海洛因依赖者的血清标志物即:HBsAg、抗-HCV,同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249例海洛因依赖者的HBsAg阳性率为18.88%、抗-HCV阳性率为73.9%、ALT异常率为37.8%。IDU组与nIDU组进行比较抗-HCV阳性率、ALT异常率差异有显著意义或极显著意义。结论:吸毒是HBV、HCV感染的高危险因素,静脉吸毒更是导致HCV高感染率的最主要因素,同时会导致肝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生理脱毒者药物渴求的理论维度构建和量表编制。方法:参考国内外文献,采用了访谈法和初始问卷调查法,提出了生理脱毒者药物渴求的维度结构理论假设,编制出了34个项目的预测问卷,选择符合生理脱毒标准的戒毒机构内的432人为调查对象,进行了信效度考察。结果: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出五个因子,分别是奖赏性药物渴求、消极性药物渴求、反射性药物渴求、社会性药物渴求和消除性药物渴求,解释了项目总方差的56.490%,未去掉一个题项,符合理论假设;量表的α系数为0.96,折半信度为0.85,各因子的α系数为0.75-0.90,均在P〈0.01的条件下显著;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指标拟合度良好。结论:该量表理论构建合理,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进一步完善后能成为生理脱毒者药物渴求良好的评鉴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