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广州市城乡居民急救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居民急救能力现状,为开展居民急救普及培训提供有益的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广州市1920名18~69岁城乡居民进行现场急救能力与危险标志识别能力调查分析。结果广州市居民现场急救能力平均得分为5.07±2.21,危险标志识别能力平均得分为3.24±2.03。其中,城区居民该两项能力平均得分分别为5.68±1.99和3.78±2.03,农村则为4.45±2.25和2.70±1.89。城区居民急救能力高于农村居民,男性均高于女性。急救能力随年龄增长呈递减趋势。文化程度与急救能力呈正相关。结论广州市城乡居民急救水平亟待提高,急需开设居民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居民应急自救互救能力。  相似文献   
82.
中法院前急救管理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院前急救管理尚属于一个新的课题,尽管近几年发展较快,但至今仍然没有普遍建立起全国范围内协调统一的院前急救管理体系。通过深入了解法国院前急救管理模式,从其急救医疗系统起源、特点、院前急救人员培训及准入等方面的对比,分析了我国院前急救管理体系的现状、问题与不足,为我国院前急救管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在院外急救过程中采用腹部外加压治疗腹部闭合伤腹腔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院外急救中将210例闭合性腹部损伤腹腔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充气式腹带以60~70 mmHg(1 mmHg=0.133kpa)的压力外加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死亡率明显降低(10.47%:18.10%);腹腔平均出血量减少[(1 343±376) ml:(1 709±403) ml];到达院内时的休克发生率降低(60.78%:77.23%);两组的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发生率无明显差异(5.71%:3.81%).结论 在院外急救中采用适度的腹部外加压可以减少腹部闭合伤腹腔出血患者的出血量,降低休克发生率和死亡率,且不增加AC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流程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员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实施高速公路救护护理流程前1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0年3月-2011年3月实施高速公路救护护理流程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救护车开出时间、到达现场时间、现场抢救时间、到达医院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救护车开出时间、到达现场时间、现场抢救时间、到达医院时间分别为(1.33±0.35),(6.74±1.78),(6.25±3.61),(28.61±6.03)min,均低于对照组的(2.62±0.64),(9.34±2.62),(13.50±8.27),(43.10±7.36)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分别为2.63,8.18,2.51,4.84;P<0.01)。观察组除10例因现场抢救无效死亡,2例手术后5 d死亡,其余均治愈、愈合出院,抢救成功率为91.5%,与对照组的8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P<0.05)。结论护理流程在高速公路救护中有助于快速到达现场和缩短现场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在高速救护中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5.
颅面—颅底穿透伤的急救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颅面-颅底穿透伤属于头部创伤中的严重类型,以火器伤为主,其次为锐器伤。西京医院近35年期间收治急性颅面-颅底穿透伤47例,男36例(766%)、女11例(234%),年龄3月~67岁。致伤物均经颅面-颅底穿入颅腔而伤及脑结构。经急救和手术处理,4例死亡(85%)。于3个月时随访研究表明,30例恢复良好(638%);轻残、重残及植物生存率分别为192%、64%和21%。长期随访研究结果,38例恢复满意,其中27例恢复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服安定自杀患者的救治与心理治疗原则。方法 连续选用2000年8月~2004年7月服安定自杀患者病例,按急性中毒常规处理,清醒后进行心理治疗。结果52例自杀患者中,男14例(26.9%),女38例(73.1%),以14-29岁年龄占比例最高(71%),经临床积极抢救与心理治疗,其成功率100%。结论服安定自杀患者抢救成功后,再进行心理治疗,对减少再次服药自杀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7.
目的提高重型颅脑外伤的急救水平,降低死亡率。方法运用临床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护理,将105例急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5例,对照组采用以前的抢救流程,实验组运用自行制订的重型颅脑外伤临床快捷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对2组患者的死亡率及抢救所用的时间进行比较,观察临床快捷护理程序运用于急救过程中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死亡率及抢救所用的时间均比对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救过程中运用临床快捷护理程序不仅可以提高急救水平,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而且可以有效的指导护士进行抢救,提高了护士自身的专业及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88.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对急救抢救药物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自设调查表,对四所三甲医院16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问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内容护士一般情况,护士获取药物知识途径。第二部分内容为急救药物的用量剂型、药理知识、禁忌症和副作用、观察事项。结果不同年资、职称护士对急救药物知识掌握有统计学意义;护士获得药物知识的途径欠缺。结论提高急诊护士对抢救药物知识的掌握需通过全面学习达到,护士系统业务学习、说明书的解读,药物知识培训,是护士掌握抢救药物知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60例。 A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B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A组的出血次数多于B组,但止血时间短于B组(P<0.05);A组的总有效率为88.33%,高于B组的8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或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中,对患者均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具体可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选择更恰当的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90.
目的构建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合理设置手术室急救护理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6月成立研究小组,通过文献回顾形成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评价体系草案,编制咨询问卷。于2019年7—9月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放问卷进行专家函询,采用半结构访谈、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构建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95.5%;专家权威系数为0.94、0.92;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48、0.405。最终构建的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评价体系包括5项一级指标、23项二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评价体系可全面评估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急救能力,具有较强的严谨性,可为科学设置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培训课程及考核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