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76篇
内科学   102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222篇
预防医学   10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4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Postoperative delirium is a serious and commonly encountered problem in the field of surgery. But in plastic surgery, this problem is rarely reported. We restrospectively examined the incidence of delirium using the 12-point Delirium Rating Scale in 364 inpatients treated over a 3-year period, whose ages ranged from 56 to 96 years. Surgery for malignant tumors was the most frequent type of surgery. The overall incidence of delirium was 1.4%; but when distributed by disease, patients with extramammary Paget’s disease showed the highest incidence. We then examined the records of patients with extramammary Paget’s disease or carcinoma treated in the ten previous years. The incidence in this group was 20.7%, and all of them were men. The average age of the male patients manifesting delirium was 79.8 years and that of those who did not develop delirium was 73.2 years. As many reports suggest, in our patients, precipitating factors such as physical restraints, bladder catheterization, and risk factors such as old age, seemed to have been strong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delirium. In conclusion, postoperative delirium is rarely observed in the field of dermatologic or plastic surgery. In our practice, the incidence of delirium was particularly high in patients with extramammary Paget’s disease, especially in elderly male patients. Close 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this subset of patients to prevent delirium.  相似文献   
92.
老年人腹部创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人腹部创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老年人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伤后12h内确诊35例(51.5%)。68例中58例行手术治疗,10例采用非手术治疗,死亡7例,死亡率为10.3%,死亡原因有感染性休克、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MOSF)等。结论 老年人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病理生理特点有其特殊性,且对创伤的耐受性差,伤后临床表现不明显,易发生误诊或漏诊。因而应根据其损伤特点与病情轻重,正确地选用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尽早诊断。处理原则首选手术治疗,重视围手术期处理,保护各重要脏器功能,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会征(MODS)。  相似文献   
93.
七氟醚不同诱导方式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七氟醚逐渐增加吸入浓度诱导与高浓度快速吸入诱导两种诱导方式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全麻下择期手术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逐渐增加吸入浓度诱导组(IS组)和高浓度快速吸入诱导组(RS组).IS组七氟醚初始吸入浓度为2%,每3次呼吸递增1%直至4%~5%;RS组吸入5%七氟醚.记录两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脑电双频指数(BIS)降至60的时间及无意识肢动、呛咳、喉痉挛、屏气发生情况.分别于诱导前(T1)、吸入即刻(T2)、吸入后1 min(T3)、2 min(T4)、5 min(T5)、插管即刻(T6)和插管后1 min(T7)、5 min(T8)记录HR、SBP、DBP、MAP、SpO2及BIS等指标.结果 RS组2例发生呛咳、体动,IS组1例发生呛咳.RS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为(64.2±33.7)s,明显快于IS组的(138.0±82.7)s(P<0.05).RS组BIS降至60的时间为(189.1±28.7)s,明显快于IS组的(232.2±36.8)s(P<0.05).与T1时比较,RS组从T3后BIS开始下降,而IS组则从T5后才开始下降(P<0.05).RS组T2~T4时BIS明显低于IS组(P<0.05).结论 七氟醚吸入诱导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逐渐增加吸入七氟醚浓度诱导时间略长于高浓度快速吸入诱导,吸入1 min后BIS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高龄老人四肢骨折后不同治疗措施对短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10年8月住院治疗的75岁以上老年人四肢骨折患者658例,分别采取手术、无创外固定治疗、止痛制动3种治疗措施,对3组病例伤后第12个月的生存率分为上、下肢骨折分别进行统计。结果:随访骨折后12个月时仍存活635例。在上肢骨折组内的生存数和生存率分别是:手术组139例(97.8%),无创外固定组7例(77.8%),止痛制动组9例(100.0%),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下肢骨折组内的生存数和生存率分别是:手术组435例(97.1%),无创外固定组34例(89.5%),止痛制动组11例(91.7%),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上肢骨折的治疗措施可能会对肢体功能造成影响,但对伤后1年时的生存率无影响;下肢骨折手术治疗可以提高伤后1年时的生存率,对于不能手术的高龄老人仅止痛制动治疗生存率高于长期卧床行牵引或石膏固定治疗者。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分析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患者均跟据中医分型分别给予中成药治疗。由专业康复治疗师对患者行正规系统的运动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配合康复训练。针灸采用头针、体针相结合的方法,头针用双运动区、感觉区、足运动感觉区,体针取穴以患侧阳明经穴位为主。对所有患者在入组时、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患肢运动功能评价(FMA)、FCA综合功能评定行走功能评分以及下肢Brunnatrom评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时两组下肢Brunnatrom评级、下肢FMA积分和FCA综合功能评定行走功能评分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下肢Brunnatrom评级、下肢FMA积分和FCA综合功能评定行走功能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中风偏瘫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针灸并配合康复训练,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8月收治的120例老年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作为甲减组,分析其临床特点,120例患者采用替代疗法治疗。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40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甲减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超敏促甲状腺激素(sTSH)、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值、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结果:甲减患者多有一些非特异性表现,甲减组治疗前sTSH、TC、TG、LDL-C、血浆黏度值、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T3、FT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甲减组以上各指标均恢复正常,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代治疗可改善甲减患者的血脂水平和血浆黏度,促进患者甲状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在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s,CSDH)钻孔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5例CSDH患者,按照序列号对照随机排列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采取局麻、局麻+咪达唑仑麻醉方式,进行单孔钻孔引流术。观察两组术中麻醉效果、术后血肿清除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术中心率等生命体征平稳,均顺利完成手术,血肿清除干净;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中躁动少,镇静效果好,术后并发症中颅内积气和血肿复发的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CSDH患者进行钻孔手术局麻中加入咪达唑仑麻醉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8.
老年人钡剂性肠梗阻致肠穿孔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钡剂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的重要性。方法报道本院1例钡剂性肠梗阻发生肠穿孔的病例并复习14例手术治疗的文献病例。结果本文病例6例手术证实钡剂性肠梗阻合并肠穿孔,7例行肠段切除术和肠肠吻合术,2例单纯性结肠切开取石术,4例死亡(占26.7%)。结论钡剂性肠梗阻保守治疗后无明显好转者,应积极手术,避免导致肠壁坏死穿孔。  相似文献   
99.
2009年门诊老年患者药物利用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解放军第309医院门诊75岁以上老年患者用药特点进行分析,为提高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我院自行编制的处方评价及药物利用研究系统,对我院2009年全年门诊75岁以上老年患者用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75岁以上患者,比2008年同期增加了6680人次,这些老年患者用药以治疗循环系统疾病的药物为主,且多为联合用药。结论:根据老年患者以治疗循环系统疾病为主的特点,应对有关药物的安全、有效、合理用药进行重点研究,并且药师与临床医生应加强合作和对老年患者用药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0.
社区老年人用药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的用药现状,为药师促进老年人合理用药提供工作切入点。方法: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484例社区老年人的用药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92种;随着教育背景的升高,阅读药品说明书的比例有所增加,但用药依从性的比例降低;老年人普遍对药品和药品不良反应(ADR)知识不甚了解(91.74%和60.74%);表示接受过药师用药指导的占21.11%;有问题咨询药师的仅占3.10%。结论:老年人用药品种多,对ADR的认知少,药师的公众认知度低。亟待提高社区医疗机构的药学服务能力,以提升药师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