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9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59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06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39篇
内科学   75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67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289篇
预防医学   15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12篇
中国医学   522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外敷中药方中各组成药物间的关联规则和用药规律,为临床应用中药外敷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1996年1月至2011年9月发表的关于中药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文章,收集文章中所载的外敷用中药方128个,应用Access2003数据库软件,录入各药方的组成药物、剂量和用法,并记录文章发表的时间和期刊名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到使用频次最多的药物,然后进行关联规则计算.结果:128个膝骨性关节炎中药外敷方中,药物的总使用频次为1 491次,使用频次最多的15种药物依次为草乌、川乌、山药、当归等;关联规则计算后,支持度>16%、置信度>60%的药对共有6对,分别是川乌和草乌、乳香和没药、当归和牛膝、威灵仙和川乌、伸筋草和透骨草、伸筋草和红花.结论:中药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外敷方的药物组成主要为具有温经散寒、搜风通络、活血散瘀、胜湿止痛、舒筋活络等功效的药物,临床可根据具体证型灵活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嗓音客观多参数分析与主观听感知评估的一致性,建立嗓音客观多参数评估模型,实现嗓音评估的客观化和数据化.方法 受试者为嗓音障碍患者271例,其中女性124例,男性147例;嗓音正常对照组69例,女性37例,男性32例.主观听感知评估采用GRBAS系统中的总嘶哑度( grade,G),采用4级改良分级量表.听评委为来自不同医院的5名嗓音医学家.语音材料为统一的语句.全部受试者嗓音按随机方式3次排序,分别进行3次评估.嗓音客观测试采用Dr.speech for windows嗓音评估软件,受试者发长元音[α:],取含起始段2s的嗓音样本,测试基频等7个参数.结果 单参数分析结果显示,除了基频不能反映出嗓音障碍程度外,其他6个参数的测试值随嗓音障碍程度的加重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并且在两相邻嗓音组之间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借助于判别分析方法,按性别分别建立了由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基频标准差、标准化噪声能量、谐噪比和最长发声时间组成的客观多参数评估模型.客观评估与主观评估的一致性在男性达到81.6%,女性达到83.2%.正常嗓音组和重度嗓音障碍组的一致性高于轻度嗓音障碍组和中度嗓音障碍组.全部误判嗓音均被判到相邻的嗓音组.结论 嗓音的客观声学参数能够反映出嗓音障碍的主观听感知特性;客观多参数模型评估结果与主观听感知结果达到较好的一致性,为嗓音障碍的评估提供了一种客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对1979年6月至2011年6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源于CNKI)收录的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疣文献的中药进行分析,寻找其用药规律。方法:对符合选择标准的文献用药,按照标准术语收集整理归类,采用SPSS 17.0对药物使用频次分布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共用药物196味,分为18类,清热药最多,活血化瘀药次之。其中内服药物151味,前15味药依次为薏苡仁、板蓝根、红花、牡蛎、大青叶、紫草、甘草、马齿苋、赤芍、黄芪、木贼、香附、当归、莪术、夏枯草;外用药物有146味,前15味药依次为板蓝根、薏苡仁、香附、木贼、红花、大青叶、紫草、马齿苋、牡蛎、苦参、鸦胆子、白矾、莪术、黄酒、桃仁。结论:对近30 a中医临床治疗疣用药的分析结果可为该病的治疗和研究提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4.
仲景方用药的分类关联规则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仲景方主治寒、热、虚、实等诸证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 选择仲景方作为数据集,采用CMAR子算法,分别从八纲中的寒热、虚实两个角度挖掘张仲景治疗来、热、虚、实等诸证的遣方用药规律,算法参数设置最小支持度阈值为2%,最小置信度阈值为50%.结果 在主治寒热证方面挖掘出21条分类用药关联规则,在主治虚实证方面挖掘出29条分类用药关联规则.结论 总结了仲景方主治寒、热、虚、实等诸证的常用药.  相似文献   
995.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2008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区2008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福田区2008年报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例105例.无死亡病例,年报告发病率为8.75/10万;全年4-6月为发病高峰;全区各街道均有疾病报告;病例的职业分布主要在其他23例(21.91%)、商业服务人员18例(17.14%)、干部职员13例(12.38%);发病年龄高峰集中于20~45岁,发病72例,占发病总数的68.57%;男性略多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全传染病预警机制,开展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社区监测和卫生宣教管理工作,提高居民的个人防病和保健意识是预防疾病流行的首选策略。强化集体单位、公共场所的卫生消毒管理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点环节。及时准确地隔离治疗病人是控制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96.
997.
目的: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对201例肾病患者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数据进行挖掘,发现慢性肾脏病的中医症状,为慢性肾脏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方法:运用频数分析法和关联规则分析对201例肾病患者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舌质主要是红和淡红,其频率分别为39.7%,33.3%;舌苔主要是白、白腻和薄白,其频率分别为34%,17.6%和15%;脉象主要是细,细滑,沉细脉象,其频率分别为20.5%,13.5%,10.3%。另外,患者的中医辨证主证主要是气阴两虚证和肝肾阴虚证,其频率分别达到46.3%,24.4%;中医兼证中湿热证、湿浊证和血瘀证占比较高,其频率分别为32.6%,29.4%与23%。且由关联规则分析可以得到中医主证和兼证与所对应的舌质、舌苔和脉象的关联性的强弱。结论:频数分析法和关联规则分析能够清楚地展示慢性肾脏病的中医征候规律,有助于慢性肾脏病的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  相似文献   
998.
Phosphorous, Na, K, Ca, Mg, Fe, Cu, Zn, Mn and Se were determined in eighteen wheat landraces from Canary Islands and a commercial cultivar. The mean values obtained were: P (2370 ± 333 mg/kg); Na (102 ± 52 mg/kg); K (4363 ± 386 mg/kg); Ca (351 ± 62 mg/kg); Mg (1163 ± 155 mg/kg); Fe (40.0 ± 5.5 mg/kg); Cu (2.68 ± 0.93 mg/kg); Zn (32.1 ± 2.9 mg/kg); Mn (22.1 ± 3.5 mg/kg); Se (67.7 ± 40.4 μg/kg). There were differences (P < 0.05) in the mineral and trace element between the analyzed cultivars, and between the species and subspecies of wheats. Therefore, the Triticum aestivum species had higher mean P, Mg, Fe, Cu, Zn and Mn concentrations, and a lower mean Se concentration, than Triticum turgidum species. The environment and agronomic practices could affect the genetic information of the seeds determining changes in the mineral and trace element composition. The wheat represents an excellent source of Mn (over 100% of recommended dietary intake, RDI), as well as P, Mg, Fe, Cu, Zn and Se (20–50% of RDI). Many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parameters analyzed emphasizing the Cu–Mg (r = 0.691) and Cu–Mn (r = 0.619) correlations.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allowed a good differentiation of the wheat samples according to the cultivar (89.7% of wheat samples classified correctly).  相似文献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