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上海市基层社区家庭病床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具有全科团队管理、政府支持、信息化水平稳步提高等优势,也有人员流失严重、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劣势,面临政府重视、居民医疗需求增加等机遇,也存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等挑战。提出:应加大政府统筹管理力度,加强全科团队建设,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应优化管理模式,制定人才发展战略和行业服务规范;应以人为本,加强多学科交流,强化流程建设;还应制定标准化流程,加强法律法规监管等。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某三级公立医院床位效率,了解床位使用情况,为床位管理及医疗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床位效率指数模型与床位利用模型,对该院2016年-2020年床位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该院整体床位运行效率偏低。高效率运行科室占全院总科室的56.52%,效率型科室占34.78%,周转型科室占60.87%,闲置型科室占4.35%,无压床型科室。全院共需减少床位37张。结论两种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全面地反映床位使用情况,有助于管理者了解学科发展状况并适时调整床位资源布局,促使医院走向“优质、高效、低耗”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3.
不同地区医院妇产科床位利用指数差异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床位利用指数的分布特征,并对医疗改革前后妇产科床位利用指数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以评价医院科室病床工作效率,为医院科室床位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河南、安徽、山东29家医院的妇产科年度工作报表,计算各医院的床位利用指数,根据床位使用率和病床周转次数取值不同,将床位利用指数分为4种不同类型进行分析。结果:对比医院2008年和2010年床位利用指数分布,周转型医院和空置型医院数量减少,效率型医院数量增加,2008年床位利用指数分布相对收敛,床位使用率和床位周转次数波动不大;2010年床位利用指数分布相对离散。结论:医改后部分医院的病床使用率有所提高,不同医院间床位使用率差距增大,部分医院病床负荷较高。床位利用指数分布情况反映出医院病床工作效率,医院应根据床位利用指数分布情况针对不同影响因素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放化疗床位预约制的效果评价及体会。方法肿瘤中心放化疗科两个病区入组,其中一个病区采用放化疗床位预约制为实验组,另一个病区仍采用现行入院床位制为对照组,1年后对两个病区进行床位效率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采用放化疗预约制的实验组床位周转次数及床位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肿瘤患者放化疗床位预约制的实行利于肿瘤中心床位周转,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5.
目的随着各大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床位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科室床位利用效率情况愈加被医院管理者所关注。如何能够选择一种客观、合理、可行的方法来评价科室床位利用情况,已是目前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则是通过床位利用指数分布图和归一法构建的床位效率指数模型来评价医院各临床科室床位使用的效率。方法根据2011统计年度的床位使用率、床位周转次数和床位利用指数,应用Excel软件绘制成四个象限的散点坐标图,并融合归一法进行床位利用的评价。结果32个科室中有11个科室属于“床位效率型”,即床位使用率和床位周转次数均高于标准值。9个科室属于“床位周转型”,即床位周转次数高于标准值,但床位使用率低于标准值。11个科室属于“床位压床型”,即床位使用率高于标准值,但床位周转次数低于标准值。1个科室属于“床位闲置型”,即床位使用率和床位周转次数均低于标准值。结论通过归一法构建出床位效率指数模型再融合指数分布图能够更方便、更客观的反映各科室床位利用效率,辅助管理者适时的做出合理配置各科室床位的决策,以期达到在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基础上,优化卫生资源的利用.实现效率利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6.
目的:了解精神卫生机构床位和人力资源区域分布,为制定精神卫生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辽宁省精神卫生机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辽宁省共有精神卫生机构84个,其中,市级及以上25个(29.8%),区县级及以下59个(70.2%).总病床数19 918张,床位密度为4.7张/万人,其中,市级及以上11 941张(60.0%),区县级及以下7 977张(40.0%).精神卫生服务人员8 615人,其中,精神科医生1 509人,3.6名/10万人,护士3 451人,8.1名/10万人.市级及以上精神科医生994人(65.9%),区县级及以下515人(34.1%).市级及以上精神科护士2 535人(73.5%),区县级及以下916人(26.5%).结论:辽宁省精神科床位和精神卫生服务人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仅能满足最低配置需要,并且资源区域差异明显,布局不合理,大部分资源集中在经济发达和市级以上区域,政府应该重点加强区县级精神卫生机构建设.  相似文献   
27.
医院床位规模多少为宜,一直是卫生经济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但是控制医院床位规模已成为国家深化医改的重大方针。本文通过对某省8年来医院床位扩张趋势分析,对床位供需平衡状态进行理性评估,提出控制医院床位规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8.
目的了解2017年上海市基层社区家庭病床工作量现状,为完善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向全市16个区24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放调查问卷,对家庭病床主要收治患者情况及家庭病床提供服务现状进行调查。结果16个区家庭病床平均建床率为4.85‰,60岁以上老年患者占95.34%;平均每家社区家庭病床患者住床总床日数29 467天,家床服务总次数3 211次。全市家床病种前3位分别为心血管疾病(60.43%)、中风(22.90%)、老慢支(3.78%)。撤床患者转归中,治愈、稳定、好转患者比例为89.47%。中医家庭病床占家庭病床总数的13.9%。结论相关部门应从以下方面努力:注重医养结合,充分发挥家庭病床作用;注重签约服务,提升家庭病床服务品质;注重中医药服务,加大家庭病床中医药应用力度;注重政策倾斜,提高家庭病床绩效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9.
目的了解上海市基层社区家庭病床质控管理现状,分析问题,提出建议。方法对上海市16个区的241家基层社区2017年家庭病床质控管理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17年,241家基层社区均定期进行家庭病床质控管理工作,90%以上的社区从家庭病床台帐、中西医家床病史质量、医保费用合理性、查床及时性、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质控考核。16个区中,有15个区成立了家庭病床质控组,建立了较规范的质控内容和质控标准。结论上海市家庭病床质控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仍存在全市质控标准不一致、家庭病床病史格式不统一、中心城区和郊区存在差距等问题,需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30.
目的调查2017年上海市基层社区家庭病床病种构成情况,为完善服务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上海市家庭病床统计报表,统计2017年上海市16个区共24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病床病种数据。结果2017年上海市基层社区家庭病床建床总数67 989例,其中新建49 412例,排名前6位的疾病种类分别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疾病以及骨折关节炎。以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为主,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 50.34%。结论上海市基层社区家庭病床服务需求以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为主,均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基层社区应围绕家庭病床患者病种较为集中的慢性疾病以及其他有需求的病种,夯实家庭病床服务功能,提高家庭病床服务技术水平。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