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精子发生要经历2次减数分裂以及复杂的变形,这一过程受卵泡刺激素(FSH)的调节。如果FSH对靶细胞的作用发生障碍,将会导致精子发生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少精子症甚至无精子症。此外,睾酮(T)对精子发生也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激素对靶细胞的作用是通过相应受体实现的,激素效应的障碍有可能是激素水平异常,也有可能是受体不能对激素发生正常反应。为了探讨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以及睾酮受体(AR)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对49例无精子症患者进行睾丸活检,在对睾丸组织进行病理学诊断的基础上进行FSHR及AR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并对睾丸组织中以上受体与精子发生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2.
中药复方抗癌方抑制人结肠癌细胞株端粒酶活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了解中药复方抗癌方(KAF)对人结肠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HC8693细胞株作为靶细胞,用MTT试验测定细胞毒作用,用TRAP半定量法测定端粒酶活性。结果 KAF对HC8693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25.4%;染毒后,端粒酶活性降低(5%KAF组:4676.7±478.1;10%KAF组:3581.3±632.4;空白对照组.6003.3±337.9。P<0.05或P<0.01).去除KAF24小时后,端粒酶活性仍维持在较低水平(4495.0±423.9.P<0.05)。结论 KAF能抑制人结肠瘤细胞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63.
血友病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友病是由于编码凝血因子的基因异常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基因治疗有望成为治愈血友病最理想的治疗措施。本文就基因治疗中的转基因载体、靶细胞的选择、免疫反应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4.
分别采用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DSPC)、氢化大豆磷脂(HSPC)、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和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DMPC)为载体,制备了NGR肽(Asn-Gly-Arg)修饰的主动靶向脂质体,并用其负载香豆素-6.结果表明,4种脂质体的粒径为120~160 nm,粒度分布均匀,ζ电位接近中性,包封率均在95%以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表明,4种脂质体的相变温度(Tm)值由高至低分别为DSPC脂质体>HSPC脂质体>DPPC脂质体>DMPC脂质体.以CD13高表达的HT1080细胞为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评价脂质体的入胞效果.结果显示,脂质体的入胞效率与Tm值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5.
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联合应用可增强免疫效应细胞的抗肿瘤活性,使效应细胞对肿瘤靶细胞的杀伤更具特异性,尤其对手术后或放化疗后患者效果显著,能消除残留微小的转移病灶,防止癌细胞扩散和复发,提高机体免疫力.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我科应用DC-CIK过继免疫治疗和护理61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6.
我们反高表达LHRH受体的肿瘤细胞称为靶细胞,以LHRH受体为切入点,将LHRH的DNA和绿脓杆菌外毒素(PE40)的DNA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连接起来,并在大肠杆菌中将LHRH-PE40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67.
背景:利用转基因技术诱导皮肤真皮成纤维细胞分化为特殊器官组织功能的前驱细胞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观察肌肉转录调节因子(myogenic determination,MyoD)基因转染对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细胞基因工程学实验,于2005-01/2007-02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胸外科和细胞治疗室完成。 材料:清洁级雄性SD大鼠6只,购自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Ⅱ型胶原蛋白酶为GIBCO公司产品,稻瘟菌素粉剂为美国Promega公司产品,慢病毒载体pLenti6/V5-DEST为Invitrogen公司产品,BrdU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 方法:无菌条件下切取大鼠腹侧全层皮肤,采用200 IU/mL的Ⅱ型胶原蛋白酶在4 ℃下解离大鼠皮肤真皮组织,组织块培养法获取贴壁的真皮成纤维细胞,待生长近融合状态时传代扩增。取传至第3~6代细胞,利用携带MyoD 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pLenti6/V5-DEST-MyoD进行转染,经终浓度为50 mg/L稻瘟菌素筛选后,挑选转基因单克隆细胞传代培养,向细胞培养液中加入10 μmol/L BrdU于37 ℃条件下孵育48 h。 主要观察指标:细胞形态学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体外BrdU标记情况。 结果:体外分离培养的真皮成纤维细胞纯度高,形态良好,生长增殖功能正常,转染后经稻瘟菌素筛选2周即可见克隆形成。光镜下真皮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后波形蛋白呈阳性表达,转染MyoD基因后肌动蛋白亦呈阳性表达。 10 μmol/L BrdU孵育48 h的标记率> 98%,且连续传代5次后仍可检测到BrdU阳性细胞。 结论:真核表达载体成功介导MyoD基因转染体外分离培养的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并诱导其转化为具有潜在功能的类骨骼肌细胞,可在体外稳定生长扩增。  相似文献   
68.
医学发现始终是人们最关注的焦点之一,最近,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又有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发现和发明。以下是我们请专家为您解析或点评的十大医学突破。[编者按]  相似文献   
69.
关于石英的致癌性,国际上争论了几十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终于于1996年10月正式宣布石英为人类致癌物,但尚缺乏DNA水平的直接证据。本文对近年来有关石英致癌机制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包括对SiO2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的转化与增殖、肺泡上皮细胞间隙通讯功能下调、SiO2介导的DNA损伤与修复、活性氧自由基对靶细胞的作用、石英与肿瘤相关基因等细胞及分子毒理学机制进行了初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70.
的研究SNAP-23蛋白在NK细胞系NK92细胞胞吐效应中的作用,探讨NK细胞胞吐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已糖氨酶(β-hexosaminidase)释放实验检测NK细胞的胞吐作用。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显示NK92细胞中SNAP-23a mRNA和蛋白的表达,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术确定靶细胞触发前后SNAP-23a在NK92细胞中的定位。结果NK细胞的胞吐作用在靶细胞刺激后2h明显,4~6h达高峰;NK92细胞组成性表达SNAP-23a mRNA和蛋白,靶细胞刺激前后蛋白表达量虽无明显差异,但其定位发生了显著改变: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结果显示在静息NK92中SNAP-23a主要表达在胞浆内的颗粒上,经靶细胞刺激后逐渐向细胞膜发生转位,2h明显转位,4~6h几乎完全转位。结论NK细胞的胞吐效应与SNAP-23蛋白转位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