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32篇
  免费   649篇
  国内免费   383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123篇
妇产科学   70篇
基础医学   506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2149篇
内科学   2791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273篇
特种医学   7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58篇
综合类   4299篇
预防医学   1055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1815篇
  26篇
中国医学   873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297篇
  2022年   248篇
  2021年   366篇
  2020年   344篇
  2019年   409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280篇
  2016年   356篇
  2015年   361篇
  2014年   585篇
  2013年   582篇
  2012年   763篇
  2011年   880篇
  2010年   804篇
  2009年   704篇
  2008年   945篇
  2007年   892篇
  2006年   769篇
  2005年   874篇
  2004年   706篇
  2003年   606篇
  2002年   470篇
  2001年   463篇
  2000年   396篇
  1999年   352篇
  1998年   306篇
  1997年   308篇
  1996年   249篇
  1995年   195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选择40例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及心电图监测,计算24h全部正常心律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单位为毫秒,并与30例健康者比较.结果糖尿病组白天血压无明显改变,夜间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升高(P<0.01).且其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的夜间下降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1),正常昼夜节律消失.取平均动脉压夜间下降百分率与SDNN作相关分析,示两者显著正相关.结论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已存在血压节律的改变,且此改变与心率变异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92.
气管拔管时对术后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干扰,导致血压急剧升高,心率增快,易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且全麻术后病人面临疼痛及气管导管带来的不舒适感.本观察即为验证此方法能否减弱术后拔管的应激和血流动力学变化而导致潜在危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3.
史翠英 《现代医院》2010,10(9):59-60
目的通过对560例老年人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以了解和探讨老年人24小时的心率变化、心电活动、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和发生规律。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0月~2008年6月期间560例60岁以上老年人24小时Holter监测。结果 560例中发生各类心律失常559例占99.8%,其中房性心律失常:房早101~1000次/24小时117例,1001~1000次/24小时16例,>10000次/24小时3例,短阵房速458例,阵发性房颤6例,持续性房颤19例。室性心律失常:室早101~1000次/23小时23例,1001~10000次/24小时31例,>10000次/24小时3例,多源性室早13例,成对型53例,短阵室速20例,心室扑动1例。传导障碍:预激2例,Ⅰ度AVB18例,Ⅱ度AVB8例,ⅢAVB1例,Ⅱ度SAB6例,窦性静止2例,右束支传导阻滞16例,左束支传导阻滞2例。560例中检出ST段改变93例(占22.6%),其中大多数无自觉症状。结论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出具有连续心电图记录、心电信息量大等优点,能有效地检出心律失常和一过性无症状ST段变化,并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从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在高原服用富氧水对移居青年体力作业效率的影响。方法对进驻海拔3700m1年的10名青年在服用富氧水前和服用富氧水(每次500ml,每日2次)15d后分别用EGM-Ⅱ型踏车功量计做坐位踏车运动,初始负荷功率为50W,每3min递增50W,以60r/min连续踏车至200W3min后终止。用直线回归法计算每位受试者的PWC170。结果服用富氧水前PWC170为(223.75±15.41)W,服用富氧水后PWC170为(246.23±14.96)w,服用富氧水后较服用富氧水前PWC170明显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服用富氧水能明显提高高原移居青年的心功能及做功效率。  相似文献   
995.
痴呆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老年人失能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痴呆防治刻不容缓。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即心率的变化情况,作为一种评估心脏自主神经功能重要且新颖的工具,由于其敏感、直观、便捷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心血管疾病的预后与评估。痴呆与HRV关系密切,不同类型痴呆患者一定程度上都会出现HRV改变,同时,HRV变化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认知障碍的发生和发展。该文总结了不同类型痴呆与HRV关系的研究,以期从预防的角度评估患者HRV的改变,减少认知障碍发生风险,为临床更精确诊断和多靶点防治提供依据。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 50(4): 80-84]  相似文献   
996.
运动负荷心电图试验目前仍是诊断冠心病 (CAD)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近年来 ,运动试验中ST/HR指数、ST/HR斜率、心率恢复环等日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我们通过对30例患者所做的运动心电图的分析 ,探讨了心率恢复环在冠心病诊断方面的价值。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 我院近半年来 6 4例患者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TMET) ,4例因资料不全去除 ,共 6 0例病人进入本研究。其中男 46例 ,女 14例 ,平均年龄 5 2 .3(4 0~ 6 7)岁 ,CAD组 2 8例 ,非CAD组 32例。CAD诊断标准采用1979年WHO报告的标准。二组病人的临床资料见附表。C…  相似文献   
997.
马梅 《职业与健康》2001,17(9):157-158
近来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心率是高血压的重要预测指标,是心血管疾病和非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心率增快可能是心功能障碍和心脏储备功能减退的早期指标,一些研究显示:不论在心动过速发作前是否已经存在心脏疾患,慢性心动过速均可导致心脏发生类似心肌病的组织学和病理生理学变化,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因此减慢心率能否降低心血管病死亡率和延长人类寿命的课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998.
流行病的研究表明 :人在休息时的心率过高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一个危险因素 [1]。心率过高与各种影响心脏功能的因素有关 ,例如低氧、贫血 ,饮酒、缺乏锻炼等。人们在休息时的高心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升高之间的关联 ,显示在调整各种可变因素 (性别、动脉压和饮酒等 )后 ,休息时心率增高仍然在导致心脏病的过程中有着单独的作用 [2 ]。最近一项精确的调查表明 :对于哺乳动物 ,一生的心跳次数与寿命之间有着惊人的一致 ,由此一个引人注意的问题已被提出 :是否人类可以用降低心率来延长寿命呢 [3] ?资料表明降心率药物对心脏功能异常的病人具…  相似文献   
999.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QT离散度昼夜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QT离散度(QTd)系指心电图各导联QT时限变异的程度。它能反映心室肌电活动的不稳定程度。人体心电的变化有昼夜节律性,室心心动过速的发生频率昼夜不同,故本文对特发性室速(IVT)的患者其QT间期进行昼夜测定,比较常规心电图(ECG)和动态心电图(DCG)不同时间QTd和心率校正后离散度(QTcd)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00.
伴长RR间期的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心率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心房颤动 (房颤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1] ,部分患者伴有长RR间期或心动过缓 ,对此类患者是否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或用药物调整心率 ?为此 ,我们做了前瞻性研究 ,对 5 6例患者进行了 4~ 4 5年临床动态心电图随访。资料和方法 病例选择 :从 1997年至今的门诊及住院的器质性心脏病合并慢性房颤者筛选 5 6例患者。入选标准 :动态心电图记录到 2 4h内 >1 3s的RR间期 3次以上 ,或平均心室率在 6 0次 /min以下者。排除洋地黄中毒、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甲状腺功能减退者。患者无黑或晕厥现象 ,其中男性 4 0例 ,女性 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