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82篇
  免费   843篇
  国内免费   513篇
耳鼻咽喉   88篇
儿科学   170篇
妇产科学   97篇
基础医学   420篇
口腔科学   320篇
临床医学   1992篇
内科学   1130篇
皮肤病学   387篇
神经病学   98篇
特种医学   4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502篇
综合类   6249篇
预防医学   1162篇
眼科学   334篇
药学   7241篇
  49篇
中国医学   1431篇
肿瘤学   458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404篇
  2022年   322篇
  2021年   510篇
  2020年   511篇
  2019年   631篇
  2018年   327篇
  2017年   647篇
  2016年   662篇
  2015年   733篇
  2014年   1213篇
  2013年   1211篇
  2012年   1265篇
  2011年   1353篇
  2010年   1309篇
  2009年   1168篇
  2008年   1202篇
  2007年   1224篇
  2006年   1049篇
  2005年   1090篇
  2004年   946篇
  2003年   889篇
  2002年   672篇
  2001年   558篇
  2000年   457篇
  1999年   350篇
  1998年   302篇
  1997年   265篇
  1996年   235篇
  1995年   239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探究分析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1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8例,B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A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治疗一个月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咳嗽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A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结论 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儿咳嗽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分析对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措施和治疗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0例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为单号人院者,共80例,临床期间采用阴道栓剂治疗,观察组患者为双号入院者,共80例,临床期间给予阿奇霉素与阴道栓剂联合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病原体转阴率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未见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病原菌具有根治作用,且临床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泪道探通术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注入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8例新生儿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14人,共134眼)采用泪道探通术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注入治疗。B组(114人,共130眼)采用单纯泪道探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A组,第一次探通治愈130眼,治愈率97.01%。B组,第一次探通治愈108眼,治愈率8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仅1眼第二天发生泪囊附近组织肿胀、感染,其并发症发生率0.75%。B组有11眼第二天发生泪囊附近组织肿胀、感染,该并发症发生率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泪道探通术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注入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好,疗程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分析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化脓性肉芽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3月-2013年6月间来我院治疗口腔颌面部化脓性肉芽肿的68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研究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平阳霉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CO2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遗留瘢痕发生的概率,进行回顾性的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34例患者的治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7.06%,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方面,研究组34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为瘢痕II级,有1例为瘢痕I级,其余的都为瘢痕0级患者;对照组34例患者中有5例为瘢痕III级患者,11例为瘢痕II级,8例为瘢痕I级,10例为瘢痕0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化脓性肉芽肿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5.
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有序贯疗法、质子泵抑制剂(PPI)四联疗法(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铋剂+两种抗生素三联疗法、含喹诺酮类疗法、含呋喃唑酮疗法、含有辅助药物(如益生菌、胃蛋白酶)的疗法以及中医中药疗法等。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检验不规律使用阿奇霉素与MP耐药性是否相关.方法 以MP抗体滴度1∶320为诊断MP感染标准,收集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妇女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792例5~13岁合并发热或(和)咳嗽的MP感染患儿中,MP-IgM呈阳性的431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其1年内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应用和MP感染次数分别纳入实验组(n=217,半年内无MP感染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应用史);对照组(n=214,1年内反复MP感染且不规律应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2次).患儿入院当天于不同时间进行2次MP培养,对培养结果MP呈阳性者提取DNA进行23S rRNA V PCR产物合成与23S rRNA V区基因突变位点检测,并进行MP呈阳性者的9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性试验.对两组MP株的耐药性等进行比较.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敏感和23S rRNA V区无突变患儿进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于治疗2周及4周末再行MP培养,对阳性者分析23S rRNA V区基因位点突变情况.对实验组阿奇霉素敏感且23S rRNA V区测序无基因位点无突变的患儿进行阿奇霉序贯治疗,分别于治疗2周及4周时判断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疗效.对于对照组214例反复MP感染患儿不规律应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频次与耐药性关系进行统计学比较.对两组患儿的肺外并发病及住院时间分别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妇女儿童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年龄及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本组患儿的MP感染率为54.4%(431/792).对本组药敏实验结果MP-IgM呈阳性患儿咽拭子进行快速MP培养的阳性率为26.6%(115/431).实验组与对照组MP株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1,P=0.041).对照组214例患儿1年内不规律大环内酯类药物应用频次与耐药率比较,不规律用药次数越多,耐药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χ2趋势值=22.056,21.932;P〈0.05).实验组14例患儿的药敏实验结果显示阿奇霉素敏感且23S rRNA V区测序无基因位点无突变,对其进行阿奇霉序贯治疗2周后,咽拭子培养结果显示MP呈阳性为4例,根治率为71.42%(10/14).对此4例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提示对阿奇霉素仍敏感,并对其进行23S rRNA V区测序发现无基因位点突变,继续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至4周末时,实验组14例患儿的根治率为92.85%(13/14).实验组14例MP药物敏感株与对照组37例MP耐药株患儿的肺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3,P〈0.05).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05,P〈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MP感染安全有效,并不会诱导出耐药株,而不规律应用阿奇霉素可诱导耐药株,且耐药率与不规律应用的次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目的探究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进行胃溃疡治疗的12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及联合组,给予常规组患者阿莫西林及奥美拉唑,在其基础上给予联合组患者克拉霉素,比较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痊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61.67%及95.00%,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 <0.05),且联合组复发率为6.67%,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1.67%(P <0.05),而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胃溃疡患者进行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且避免其症状复发,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长期小剂量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8例慢性鼻窦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予以阿奇霉素205mg口服,每日1次,连续服药6个月。采取自身对照方法,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的鼻内镜检查评分及CT扫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鼻内镜检查评分为(4.78±1.06)分,CT扫描评分为(1.82±1.64)分;治疗后,鼻内镜检查评分为(2.60±0.84)分,CT扫描评分为(0.56±0.08)分;经配对t检验,治疗后患儿的鼻内镜检查评分及CT扫描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有P <0.05。结论小剂量阿奇霉素长期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疗效确切,奇霉素具有疗效高、可口服、耐胃酸、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