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85篇
  免费   2170篇
  国内免费   1636篇
耳鼻咽喉   91篇
儿科学   378篇
妇产科学   236篇
基础医学   2321篇
口腔科学   182篇
临床医学   6382篇
内科学   6886篇
皮肤病学   203篇
神经病学   692篇
特种医学   9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8篇
外科学   1728篇
综合类   13031篇
预防医学   2068篇
眼科学   132篇
药学   8672篇
  105篇
中国医学   2603篇
肿瘤学   696篇
  2024年   336篇
  2023年   1122篇
  2022年   1038篇
  2021年   1356篇
  2020年   1359篇
  2019年   1524篇
  2018年   727篇
  2017年   1369篇
  2016年   1481篇
  2015年   1767篇
  2014年   2640篇
  2013年   2497篇
  2012年   3102篇
  2011年   3062篇
  2010年   2630篇
  2009年   2466篇
  2008年   2425篇
  2007年   2178篇
  2006年   2088篇
  2005年   2033篇
  2004年   1675篇
  2003年   1557篇
  2002年   1213篇
  2001年   1108篇
  2000年   835篇
  1999年   707篇
  1998年   606篇
  1997年   486篇
  1996年   433篇
  1995年   308篇
  1994年   304篇
  1993年   205篇
  1992年   210篇
  1991年   161篇
  1990年   138篇
  1989年   155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79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9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静脉注射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静脉注射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内皮素-1(ET-1)、NO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统计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及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且可改善患者内皮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软肝化纤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肝郁脾虚)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12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恩替卡韦,0.5mg/次,1次/d,视耐受、年龄、病情等酌情调整剂量。治疗组56例软肝化纤汤(甘草炙6g,片姜黄、三七、龙葵、郁金、柴胡醋各10g,绞股蓝、赤芍、白花蛇舌草各15g,丹参、党参各20g,鳖甲30g),1剂/d,水煎400mL,早晚口服;恩替卡韦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6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血清白蛋白(AL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Ⅳ-C)、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6个月),判定疗效。[结果]ALB、AST、ALT、TBiL两组均有改善(P0.01),AST、ALT、TBiL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ALB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PⅢP、Ⅳ-C、LN、HA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软肝化纤汤联合恩替卡韦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肝郁脾虚),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首剂肝素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抗凝效果。方法 6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0例,B组32例。肝素抗凝方法:A组每次透析开始时从静脉端给予首次剂量肝素28~32 mg(约0.5 mg/kg),维持期用肝素泵每小时追加肝素6~10mg;B组每次透析开始时从静脉端给予首次剂量肝素14~20 mg(约0.3 mg/kg),维持期用肝素泵每小时追加肝素8~12 mg;同时监测2组患者0、0.5、2、3.5及4 h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及变化曲线,观察治疗过程中管路和透析器凝血情况,治疗后穿刺点压迫止血平均时间、组织器官24 h内出血情况以及在线KT/V情况。结果 2组患者首剂肝素量及维持期肝素用量存在显著性差异,而肝素总量无差异。2组均能顺利完成血液透析,A组透析充分性更好。A组血液透析治疗0.5及2 h ACI较B组明显延长,而在透析3.5及4 h时ACT明显缩短,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ACT 0.5与3.5 h自身比较,A组有明显下降趋势(P0.05),B组无明显差异。2组患者透析器凝血情况、穿刺点压迫时间、透析治疗后24 h内组织器官出血情况比较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选择合适剂量的首剂肝素及维持期肝素用量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关键,首剂肝素用量为28~32 mg(约0.5 ng/kg)时抗凝效果好、透析充分性好,透析后患者出血机会少。  相似文献   
994.
脑钠肽(BNP)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和临床应用价值的多肽。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心力衰竭的诊断、鉴别诊断、心功能分级、疾病预后评估等方面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近年来NT-proBNP在缺血性心脏病中应用也逐渐增多。本文简述了NT-proBNP的来源及其与BNP的关系,并且就NT-proBN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心肌梗死面积、ACS患者危险分层以及预后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疗效判断、冠心病伴心力衰竭、重组人脑利钠肽在ACS伴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联合硫酸镁对肺心病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肺心病伴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无创通气和硫酸镁.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测定血浆hs-CRP和NT-proBNP.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PO2均有升高,PC02、mPAP及血浆hs-CRP、NT-proBNP水平均降低,P均≤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指标变化幅度更大(P均≤0.05).结论 无创通气联合硫酸镁可明显降低肺心病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浆hs-CRP和NT-proBNP.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方案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应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泮托拉唑基础上联合应用奥曲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出血症状消失时间、药物治疗方案实施时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组(7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症状消失时间以及用药实施时间为(1.96±0.42)d和(4.02±1.02)d,均短于对照组的(3.67±0.53)d和(6.28±1.37)d,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泮托拉唑和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9.
1000.
Erenumab(商品名:Aimovig)是第1个获得FDA批准的新型偏头痛预防性治疗药物,主要通过阻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受体,抑制CGRP的活性而发挥作用。与传统治疗偏头痛急性期的药物相比,Erenumab可以有效预防慢性和间歇性偏头痛的发作,减少发作次数,且有良好的耐受性和较少的禁忌证。本文对Erenumab的作用机制、药动学、药效学、临床评价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