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5篇
  免费   1253篇
  国内免费   748篇
耳鼻咽喉   33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45篇
基础医学   974篇
口腔科学   182篇
临床医学   544篇
内科学   2098篇
皮肤病学   46篇
神经病学   148篇
特种医学   1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390篇
综合类   2322篇
预防医学   589篇
眼科学   83篇
药学   739篇
  6篇
中国医学   414篇
肿瘤学   1240篇
  2024年   226篇
  2023年   785篇
  2022年   728篇
  2021年   873篇
  2020年   658篇
  2019年   692篇
  2018年   350篇
  2017年   430篇
  2016年   409篇
  2015年   342篇
  2014年   373篇
  2013年   352篇
  2012年   416篇
  2011年   431篇
  2010年   364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352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孙晓男  周洋  王秋艳  程春   《四川医学》2024,45(2):145-150
目的 探讨LINC00240调节miR-124-3p/环指域泛素样蛋白1(UHRF1)轴对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qRT-PCR检测食管鳞状癌(ESCC)组织与癌旁组织,ESCC细胞系(ECA109、TE-13、EC9706和KYSE-150)与正常食管上皮HET-1A细胞中LINC00240、miR-124-3p、UHRF1 mRNA表达水平;以ECA109细胞为研究对象,分组分别为shRNA-NC组(转染shRNA阴性对照)、sh-LINC00240组(转染LINC00240 shRNA)、sh-LINC00240+miR-124-3p-inhibitor组(共转染sh-LINC00240与miR-124-3p-inhibitor)、sh-LINC00240+inhibitor-NC组(共转染sh-LINC00240与inhibitor-NC),并以未经处理的ECA109细胞为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P2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UHRF1蛋白表达;CCK-8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及迁移;双荧光素酶验证miR-124-3p与LINC00240、UHRF1关系。通过裸鼠注射ECA109细胞建立裸鼠移植瘤实验,单细胞悬液(4×106细胞/ml)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皮下注射到裸鼠背部,并依次分为模型组、NC组、干扰LINC00240组,分离肿瘤,分析肿瘤质量及成瘤个数。结果 ESCC组织及细胞中LINC00240、UHRF1 mRNA表达显著增加,miR-124-3p表达显著降低(P<0.05)。sh-LINC00240组增殖率、侵袭与迁移数、LINC00240、MMP-2、UHRF1 m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shRNA-NC组显著降低,P21、miR-124-3p表达显著增加(P<0.05);sh-LINC00240+miR-124-3p-inhibitor组增殖率、侵袭与迁移数、MMP-2、UHRF1 mRNA及蛋白表达较sh-LINC00240+inhibitor-NC组显著增加,P21、miR-124-3p表达显著降低(P<0.05),LINC00240表达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miR-124-3p与LINC00240、UHRF1具有靶向关系。干扰LINC00240组较模型组、NC组肿瘤质量、成瘤个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 干扰LINC00240可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可能与上调miR-124-3p/UHRF1轴有关。  相似文献   
92.
1990年4月,在全国湖区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随机抽查一部分捕自不同环境的钉螺,逐个测量,发现不同滋生环境生长的钉螺平均长度及壳型有显著差异。1材料与方法1.1被测钉螺来自观测点内的芦滩、草滩及圩内3作者单位:1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芜湖2410...  相似文献   
93.
洲垸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的最大特点是垸外江湖水位有大幅度季节性变化,垸内渠道水位也有明显的季节升降。为了解水位季节性变化对垸外洲滩和垸内渠道钉螺分布及感染的影响,并为优化防治对策提供理论依据,1991~1994年,在洞庭湖区园林、中心、李和、五一、石马、春风和江汉平原花章7个流行村进行了垸外洲滩及垸内灌溉渠道钉螺调查及水位观察,分析了水位季节变化与钉螺分布的关系,结果报告如下。1 内容与方法1.1 垸外血吸虫病疫源地钉螺分布高程、感染螺密度及水位调查:在试区防洪大堤外侧,选定1000m×1000…  相似文献   
94.
参麦注射液对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参麦注射液对牛血清和肿瘤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琼脂糖刮除法检测参麦对牛血清和肿瘤条件培养液促进的牛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在含10%新生小牛血清培养液中和在肿瘤细胞条件培养液中,参麦都能明显抑制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且呈量效关系,对肿瘤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的内皮细胞迁移抑制作用显著。方法:参麦能抑制牛内细胞增殖和迁移,具有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 :研究丹参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迁移的影响。方法 :用组织贴块法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将H2 O2 和丹参作用于 10 0 %FCS趋化作用下的VSMC ,采用改良的Boydenchamber方法检测VSMC的迁移活性。结果 :丹参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2 O2 诱导的VSMC的迁移活性。结论 :提示丹参对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防治可能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
收集两个班 77个学生的正常组织学阅片成绩 ( X1 )与病理组织学阅片绘图成绩 ( X2 )和期中理论考试成绩 ( Y) ,以 X1与 X2 为原因变量 ,Y为应变量构筑框架模型 ,采用通路分析方法探讨原因变量与应变量间的关系 ,以推断学习迁移情况  相似文献   
97.
趋化因子与树突状细胞的体内迁移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C)在体内的迁移过程是DC发挥其生物学功能的前提.近年来,趋化因子作为DC在体内迁移的重要调控者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趋化因子连接了DC介导的由天然免疫向获得性免疫的转变过程;趋化因子通过调控粘附分子的激活和激活的时序辅助DC的迁移;DC成熟过程中,其本身趋化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变化更是其实现向二级淋巴器官迁移的必要务件.另外,某些脂质转运蛋白(如MDR1及MRP1)也可以通过激活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来调控DC的迁移.  相似文献   
98.
广西流行血吸虫病有19个县(市)。防治初期,居民血吸虫病平均感染率约26%,有的地区高达80%,全区受威胁的人口达1300多万,血吸虫病严重地危害疫区人民的身体健康和阻碍经济发展。为了解决消灭血吸虫病过程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研究人员从50年代起,应用流行病学、病原学、免疫学、生物学、形态生态学、组织管理学等多学科技术,历时40多年的研究,参与人员数百万人,受检人数达19096895人次,查螺面积141407775m^2,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关键技术(如结合农业生产、消灭钉螺)属国内领先。  相似文献   
99.
[目的]了解25%氯硝柳胺悬浮剂(SCN)在丘陵山区果园内灭螺效果,并进行成本-效果评价。[方法]选择宜兴市山丘地区2处有螺果园为试验现场,采用灭螺机喷洒的方法,实验组用SCN按2.0g/m2、对照组用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WPN)按4.0g/m2喷洒灭螺,比较两组有螺面积下降率和活螺密度下降率;以有螺面积下降率和活螺密度下降率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实验组用SCN喷洒4次,灭螺后30d有螺面积下降率和活螺密度下降率均为100.0%,有螺面积和活螺密度每下降1个百分点的费用均为56.00元,分别优于对照组WPN的99.00%、92.25%和92.93元、99.73元。[结论]用SCN山区灭螺,操作方便,成本低,灭螺效果好,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
河道型钉螺孳生地环境特点及灭螺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掌握河道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孳生地的环境特点,提供最优的灭螺措施.方法 选择湘江河长沙段钉螺孳生地现场,进行钉螺分布、钉螺扩散、水文、泥沙和3种灭螺措施效果的观察.结果 湘江长沙段18块洲滩有钉螺分布,面积839 99 hm2.钉螺逆水向上游扩散,年平均可达17.5 km.洲滩的植被93%以上是莎草.湘江水体含沙量较大,汛期5-10月占全年输沙量的70%,因河道水流不畅,所以每年洲滩都有泥沙淤积,厚度一般为1.0 cm,部分低洼地带或水流缓冲处可达7.0 cm左右.湘江一般4月上旬开始涨水,最高洪水位多见于5-7月,最高洪峰持续时间较短,8月开始退水.3种灭螺措施效果比较,实施土埋和翻耕垦种灭螺措施的6块洲滩,灭螺效果好,其中3块效果考核没有发现钉螺,另3块活螺平均密度均减少了95%以上.每年坚持药物灭螺处理的7块洲滩,灭螺效果差,活螺密度没有变化,其中有3块洲滩发现了感染性钉螺.结论 钉螺向上游扩散同样具有较快的速度;洲滩植被以莎草为主;洲滩泥沙淤积主要是5-10月;湘江涨水和退水时间均较长江早;洲滩环境改造灭螺效果好,药物灭螺效果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