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0篇
  免费   3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72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253篇
预防医学   156篇
药学   117篇
中国医学   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了解病房护士发生针刺伤的现状,为制定并落实针刺伤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余姚市市级医院病房护士315名进行5年内针刺伤情况回顾性问卷调查,通过对针刺伤的一般情况、发生时间及受伤环节、针刺伤的原因构成比,对记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针刺伤的发生与护士的工龄、职称有关,多发生在操作中与操作后,针刺伤的主要原因为执行操作不规范和未接受培训、自我防护意识薄弱.结论:加强新上岗和低年资护士职业暴露规范化培训,增强护士自我防护意识,严格遵守操作流程,规范操作流程是避免针刺伤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2.
<正>医院护理人员每天要面临各种职业暴露,最危险的是被锐器伤害,这些伤害均对护士的身心造成严重的威胁。对此,护理人员医疗锐器伤害的相关研究日益得到从业人员及相关学者的关注,但从当前学者的统计数据与10年前的统计数据对比显示,护理人员的医疗锐器伤害并没有因研究的加强而大副度的下降[1]。为此,进一步了解护理人员被锐器伤害的现状,对目前国内外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切实降低医疗锐器伤害发生率及加强对临床一线工作人员的保护提  相似文献   
33.
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具有潜在感染的危险。医务人员的皮肤被针头刺伤是职业暴露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血源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云南省有三个地区是艾滋病的高发区,红河州就是其中之一。2002~2003年我院被针刺伤者达100余名,其中被艾滋病患者使用过的针头刺伤的医护人员有10名,而护士就占了8名。被刺伤后需要立即服用药物,直接经济损失5万余元。由于药物的毒副作用,使护理人员身体和心理受到严重伤害。为了使护理人员尽量避免被针刺伤,减少被传染病感染的几率,我院将插花泥作为使用锐器操作时必备的物品(当地尚未建立…  相似文献   
34.
780名临床护士针刺伤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护士针刺伤害情况及其发生影响因素,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2005年8~10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各级医院护士1年内发生针刺伤情况.结果 不同年限护士针刺伤预防知识认知差异显著,资历越高,认知程度越高.针刺伤率以内科系统最高,外科系统次之,门诊、辅助科室最低;注射器用后毁形、操作后丢弃时被刺伤者最多.受伤后伤口处理正确者仅占44.0%.结论 护士针刺伤的原因很多,要着重从减少护士注射操作量、严守操作规程、加强废物处理管理、督促护士坚持标准预防和足够的个人防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5.
于华英  于翠香 《医药与保健》2014,(3):123+116-123
<正>针刺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危害[1],本人在工作中曾经被乙肝大三阳病人的注射针刺伤过,并且导致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阳性,护理人员针刺伤时,面临着被传染艾滋病、乙肝及丙肝等危险。调查资料显示[3],1075名护理人员中有966人发生过针刺伤,刺伤率高达80.6%,其中被污染针头刺伤占60%,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液感染的潜在危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分析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原因,并对其提出对应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各科室内的120名护理人员作为此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对护理人员的针刺伤发生情况采用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护龄、针刺伤次数、针刺伤原因以及伤后处理情况。通过分析针刺伤发生原因,制定对应护理干预对策。结果本120名护理人员中共有98名护理人员发生过针刺伤,针刺伤发生率为81.67%;共发生针刺伤次数341次。护龄较低护理人员的针刺发生率较高,占95.00%;更换针头时的针刺伤比例较高,占26.98%。结论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原因主要包括等,对其实施护理干预后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依从性,降低针刺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针刺伤的可能原因、应急措施及预防原则。方法通过检索维普、万方等各类文献,结合笔者的临床调查总结及市疾控中心培训文献,对与本次内容相关的30余篇进行分析并归纳整理。结果大部分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存在意外针刺伤史,其中护士占据多部分,手术医生其次,医学检验人员次之,并有相当一部分医务人员处理不当。结论通过强化预防意识及针刺伤的应急措施可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及由此导致的传染性疾病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被梅毒患者使用的针头刺伤后护士的心理状况。方法通过访谈的形式,访问8位被梅毒患者使用的针头刺伤的护士,将获得的材料进行分析、整理,提出主题。结果被梅毒患者使用的针头刺伤后护士的心理感受主要有:最初的自责、不知所措感、担心与害怕;在采取预防措施过程中的着急和害怕受到批评;未明确是否感染期间担心感染梅毒和治愈困难及对婚姻生活的担忧。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关注护士心理状况,加强心理疏导,加强护士安全意识培养及护士职业防护培训。  相似文献   
39.
静脉留置针是输液技术标志性的进步.近年来,留置针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到临床各科,特别是应用于手术室,避免了患者在手术中不适或烦躁时导致输液不畅、钢针刺破血管,尤其在抡救危重病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0.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被针刺伤,特别是晨间用真空采血行静脉采血时,因采血病人多,更容易被针刺伤。为此,我们自制一种锐器盒。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