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58篇
  免费   392篇
  国内免费   322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202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782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173篇
内科学   402篇
皮肤病学   84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2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535篇
综合类   2082篇
预防医学   465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687篇
  8篇
中国医学   2361篇
肿瘤学   50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452篇
  2013年   452篇
  2012年   506篇
  2011年   576篇
  2010年   507篇
  2009年   523篇
  2008年   600篇
  2007年   508篇
  2006年   394篇
  2005年   428篇
  2004年   375篇
  2003年   358篇
  2002年   270篇
  2001年   355篇
  2000年   324篇
  1999年   260篇
  1998年   285篇
  1997年   255篇
  1996年   206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01.
目的总结应用远端蒂足内侧皮瓣逆向移位修复儿童拇趾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3月-2007年10月,采用远端蒂足内侧皮瓣修复拇趾皮肤缺损7例。男5例,女2例;年龄2~13岁。撕脱伤4例,重物砸伤3例。拇趾末节趾腹缺损1例,近节腹侧缺损4例,拇趾残端皮肤缺损2例。软组织缺损范围为2.5cm×2.0cm~6.0cm×4.0cm。病程2h~1个月。术中切取皮瓣范围3.0cm×2.5cm~6.5cm×4.5cm,供区中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5例皮瓣及供区植皮均成活;2例皮瓣远端分别于术后2d和3d出现0.5cm×1.0cm水疱,均于2周后脱痂皮愈合。供受区切口均I期愈合。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7个月。皮瓣外观、血运、弹性好,两点辨别觉为5~12mm,无溃疡或磨损,行走无影响。结论采用远端蒂足内侧皮瓣修复儿童拇趾皮肤缺损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2.
中西医结合治疗足蹈腱起点筋膜炎性跟痛症7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跖腱起点筋膜炎性跟痛症是常见跟痛原因之一,至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自2003年10月至2006年10月间,笔者采用局部封闭、中药熏洗按摩、跖筋膜牵拉等综合疗法治疗本病76例(93足),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3.
足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足跖骨缺损重建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用足骨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多跖骨缺损对足弓的影响,同时,对临床采用带血管自体骨重建后足的功能进行评价。方法在足骼骨三维模型上模拟出胫侧组、腓侧组跖骨正常和缺损不同情况,以有限元法计算足弓应力和位移的改变;并结合临床评价采用自体骨重建后足位移及应力恢复数据和结果。结果多跖骨缺损后,其有限元模型显示:足弓应力和位移发生明显改变,对足功能影响较大,髂骨重建后,足弓及足支撑点恢复,有限元模拟结果及临床随访效果满意。结论通过足骨有限元模型分析,我们认为:前足损伤致足多跖骨缺损临床上应予重建修复,恢复足的三点支撑和足弓。采用带血管游离自体骨加皮瓣组合移植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23):1791-1791
为传播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现代治疗和相关基础研究的最新成果,推广潘赛缇(Ponseti)非手术疗法,以及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脑瘫后遗症、多关节挛缩症、臀肌挛缩症、脊柱侧弯、肌性斜颈等小儿常见骨与关节畸形的新疗法、新理论、新进展,由上海康复医学会和北美小儿骨科学会主办、桂林市人民医院承办的’2007小儿骨与关节畸形与残疾国际研讨会于2007年10月20—24日在广西桂林隆重召开,我国及美国、意大利国家的120位小儿骨科专业技术人员出席了会议,大会交流论文z?篇。中国医科大学吉士俊教授,《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总编辑宁志杰教授以及上海交大新华医院赵黎教授,天津医院杨建平教授,山东省立医院王延宙教授,上海复旦大学马瑞雪教授,广西医科大学肖增明教授,美国芝加哥儿童医院Peter A.smith教授,意大利Diego Bellini教授等应邀出席会议,并做了专题报告,同时现场演示了潘赛缇石膏绷带包扎固定技术。湖南省湘潭市中医院杨寿峨主任医师介绍了采用我国传统医学整骨手法矫治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5.
106.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59岁,主因“进行性四肢疼痛麻木2个月余”于2005年5月26日入院。患者2005年3月20日无诱因出现左足疼痛麻木,1周后右足出现同样症状,疼痛呈针刺样。由足尖向近端进展,至4月10日发展至膝部,伴随出现双下肢水肿和胀痛。5月9日患者出现左手麻木疼痛伴水肿,外院查血沉第1小时85mm,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建立糖足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糖足颗粒中的黄芪、防己、当归3味主要中药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主药赤芍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芍药苷在0.504~5.040 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6),平均回收率为97.74%,RSD为0.72%(n=6)。结论 本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糖足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8.
循经推拿拮抗肌群为主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性尖足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循经推拿拮抗肌法对小儿脑瘫尖足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循经推拿拮抗肌群手法为主治疗56只小儿脑瘫性尖足。[结果]患儿绝大部分尖足得以纠正,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明显改善。[结论]循经推拿拮抗肌群为主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性尖足确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9.
拇外翻畸形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前足疾病,多见于妇女,与遗传和后期穿鞋不当有关。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拇趾向外侧偏斜,严重者向外侧半脱位。第一跖骨向内侧偏斜,第一跖骨头向内侧明显突出,跖骨头和软组织受鞋的长期压迫和磨擦可形成骨赘拇囊炎肿[1]。在X线表现方面,正常的第一、二跖骨间角(IMA)不大于9°,拇外翻角(HA)不大于15°。  相似文献   
110.
胫前动脉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前足皮肤缺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胫前动脉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前足皮肤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以胫前动脉皮支穿出点为中心的逆行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胫前供区直接缝合或用腹股沟全厚皮打包植皮。结果 7例胫前动脉皮瓣及植皮全部成活。6例随访2~24个月,平均16个月,皮瓣无明显臃肿,色泽良好,外形满意。结论 胫前动脉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前足缺损可行,取材方便、操作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