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83篇
药学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赣榆县碘缺乏病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赣榆县是江苏省碘缺乏病病情较重的地区之一。据1982年原江苏省卫生防疫站在我县调查结果显示,甲状腺肿大率、患病率分别为26.0%、3.4%,尿碘、水碘中位数分别为64.79μg/L、4.3μg/L,均为全省最低,为此我县被省列为碘缺乏病监测点,对重点人群、特需人群服用碘油丸,并强化了碘盐市场  相似文献   
22.
赣榆县1986~1998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及疫区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榆县自 1986年发生家鼠型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疫情流行〔1〕以来 ,流行特征和疫区类型均发生明显改变。为探讨该县HFRS的流行特征 ,确定疫区类型 ,为今后制定有效防治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现对赣榆县 1986~ 1998年HFRS流行特征及疫区类型进行分析。结果汇报如下。材料和方法  ( 1)疫情资料来自该站疫情室。 ( 2 )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调查由江苏省卫生防疫站采用荧光抗体法进行检测 ,阳转界值为 1∶2 0 ,病人的血清学分型由江苏省卫生防疫站采用血凝抑制试验 (HI法 )检测。鼠密度采用夹夜法 ,鼠带毒率调查由连云港市卫生防…  相似文献   
23.
为了解我县1982年来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概况,以便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控制和降低发病率,保护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现将我县1982~1998年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整理分析如下。1 材料来源与方法11 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死亡资料来源于我站疫情档案;人口资料由县统计局提供。12 传染病分类及流行趋势性检验分别按文献[1,2]。2 结果21 流行概况 1982~1998年全县共报告法定甲、乙类传染病(不包括1990年及以后列入统计报告的性病、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下同)13种,其中甲类1种,乙类12种。年最高发病率为1982年(65342/10万),最低1995年(3484…  相似文献   
24.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学校食品卫生相关的法规颁布和实施,学校食品卫生状况日趋好转.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转轨,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新情况、新问题也层出不穷,食物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为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积极寻求对策,赣榆县卫生监督部门于2005年10月10日至15日深入农村学校,在监督的同时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结果及建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2004年9月28日下午15:35,赣榆县卫生监督所接到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电话报告:该院急诊室接诊多名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县某学校学生,怀疑为食物中毒。接到报告后.县卫生监督所立即向县卫生局领导汇报。同时组织现场科室的全体卫生监督人员赶赴县医院和某学校.展开现场调查及指导救治工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出两名检验人员负责现场采样工作。  相似文献   
26.
赣榆县地处江苏省的最东北,北邻山东省,东临黄海,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为进一步加强本县市场销售的冷饮品的卫生质量,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们将赣榆县2000-2004年以来所检验的各类冷饮食品的检验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7.
赣榆县自1978年开展计划免疫和1989年实施脊髓灰质炎(以下称“脊灰”)强化免疫以来,已连续多年未发生脊灰野毒株病例。为了解脊灰免疫效果和评价冷链运转情况,2003年在该县开展了脊灰免疫成功率及疫苗效价监测,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8.
赣榆县1996~2002年居民意外伤害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害死亡因其发生率高、潜在寿命损失率大,造成总体损失和社会代价高而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世界各国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为了解赣榆县居民伤害死亡的流行特征及其造成的社会负担情况,现对该县1996~2002年居民伤害死亡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9.
赣榆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机制的建立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2003年赣榆县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开展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的探索与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该课题通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转一年来的实施情况的分析,评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策略与效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全面开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0.
江苏省赣榆县自建立省级疾病监测点以来,系统收集有关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人间疫情、动物宿主、社会经济因素及其他自然疫源性因素资料,为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赣榆县HFRS防制对策,现调查了HFRS相关流行因素。1991~2003年赣榆县HFRS年均发病率为12.47/10万(1637/13127289),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1~1994年)年均发病率为20.64/10万(808/3915254);第二阶段(1995~1999年)年均发病率为11.82/10万(596/5043491);第三阶段(2000~2003年)年均发病率为5.59/10万(233/4168545)。13年来,疫情出现较大回落(趋势性检验:r=-0.74,u=3.54,0.01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