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0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91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91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711篇
内科学   43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64篇
特种医学   1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773篇
综合类   1997篇
预防医学   123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59篇
  23篇
中国医学   215篇
肿瘤学   161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400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475篇
  2011年   518篇
  2010年   431篇
  2009年   415篇
  2008年   472篇
  2007年   379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402篇
  2004年   432篇
  2003年   419篇
  2002年   332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合理应用肠外营养的方法。方法:根据54例患者病情制定出个体化的肠外营养支持方案。结果:肠外营养治疗前后营养监测指标及肾功能无明显变化。肝功能虽有变化,但平均值仍在正常范围。结论:老年病人肠外营养的总热能摄入应低于104.6kJ/(kg·d),蛋白质的摄入应为0.8-1.2g/(kg·d),这样有利于老年病人的代谢利用。  相似文献   
992.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行肠内营养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瘫是胃大部切除术后的一种并发症。近年来逐渐被人们认识和重视,治疗该并发症的方法逐渐成熟,目前一致认为,治疗的关键是营养支持(肠外或肠内营养)。笔者处理该并发症12例,采用介入导管经鼻途径行肠内营养,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3.
营养支持在外科病人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03,自引:2,他引:101  
营养支持一直为临床治疗中被重视的一个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代谢理论、营养药物与给予方法的进步,营养支持得以广泛地在临床应用,并取得满意的效果。我国在70年代初即引进现代营养支持的方法并应用于临床,后因种种客观因素,80年代后期始得以较广泛...  相似文献   
994.
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的肠外营养支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必须经过强力的联合化疗才能获得缓解和长期生存,但在大剂量化疗时由于药物的毒性及胃肠道粘膜上皮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易感性,病人常常出现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往往不能完成化疗的全过程。因此,我们在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给予连...  相似文献   
995.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可用于临床危重病人的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和胃肠外营养支持(PN)。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外科1976~1995年10月行中心静脉置管术2898例。置管方法有插管法、射管法和导管透导管法。所用材料有聚乙稀导管、硅橡胶导管和聚氨...  相似文献   
996.
艾滋病患者50例营养支持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艾滋病患者的营养状况,探讨口服营养支持在艾滋病治疗中的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100例艾滋病患者根据其经济能力分为营养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根据BMI(体重指数)评价患者营养不良程度。两组患者常规治疗护理相同,观察组患者在护士的指导下每天4~5餐的饮食中摄入热量7.5~9.2kJ和适量的营养素。结果营养支持治疗后能提高患者血清白蛋白、血清胆固醇含量,体重和皮褶厚度增加(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仅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P〈0.01)。结论营养支持治疗后体重增加明显,增加患者对治病的信心,有助于机会性感染治疗和抗病毒治疗的进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97.
临床营养支持包括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与胃肠内营养支持(Enteral Nutrition EN),是临床外科与基础外科多年来最重要的进步之一。现在营养支持已推广到内科、儿科、妇科、及神经科等。我们将脂肪乳、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电解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混合置于一个输液袋中,将人体所需的十大营养要素按一定比例和速度以静脉方式。  相似文献   
998.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 3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 ,总结了肠内 +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方法 :在术后 2 4h内应用胃肠外营养支持 (PN) +5d后行胃肠内营养 (EN)。结果 :本组进行PN +EN治疗后无 1例感染型并发症和其他不良反应。并对 3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访 3个月 ,其中死亡 2例 ,其他 2 8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营养支持与细致周到的护理对保护内外环境的稳定及维持生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9.
急性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和营养支持治疗2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超 《柳州医学》2006,19(4):197-199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肺内外疾病袭击后出现的以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急性肺损伤(ALI)的严重阶段或表现。患者其临床特点是呼吸频速和紫绀进行性加重,呼吸〉30次/分,且不能用原发病解释。低氧用一般氧疗难以缓解。机械通气是基本的治疗手段之一,然而呼吸机的依赖直接影响病情的恢复。营养支持治疗能提供能量及多种营养物质,并能维持与改善机体器官、呼吸肌肌力与功能,提高呼吸肌质量与耐受力,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000.
神经外科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外科重症病人常伴有意识障碍而无法主动摄食,且此类病人机体消耗较大,病情恢复较慢,若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营养支持,不仅影响患者的病情恢复,还将引起其它的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于病人能否安全渡过围手术期和顺利康复至关重要。尤其是肠内营养,不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费用低,并发症少,日趋被广泛应用。本文对照研究了自2002年至2004年收治的60例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