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44篇
预防医学   270篇
药学   81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1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Substantial data have been generated during the past 5 years in both experimental systems and human populations which shed light on the potential role of carcinogen-macromolecular adducts in human cancer risk assessment.The use of DNA and protein adducts is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concept in chemical carcinogenesis that most genotoxins are metabolized to electrophilic“ultimat“ carcinogens that are capable of forming covalent adducts with cellular macromolecules.This report examines the relative usefulness and limitations of using DNA and protein adducts and related techniques for assessing human exposure to genotoxic carcinogens.Data discussed in this report clearly demonstrate that these biomarkers not only allow early detection of potential cancer hazard in humans,but they can also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power of conventional cance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in determining true causal relationships.In addition,such biomarkers can improve extrapolation of cancer risks from laboratory animals to humans or from one human population to another.  相似文献   
72.
73.
黄曲霉毒素B1(AFB1)广泛分布在发霉的粮食及其制品中,是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天然污染物,AFB1的长期暴露是肝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现就AFB1代谢过程、AFB1致肝癌机制(包括AFB1引起基因变化、与HBV协同致癌作用、宿主对AFB1的易感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4.
砷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地壳的平均含量为2 mg/kg,地球深处含量更高,可达620 mg/kg.无机砷是国际癌症中心(IARC)确认的人类致癌物,可致皮肤癌、肺癌、并伴有其他内脏癌的高发.因此,长时间接触过量的砷可造成机体严重的损害.  相似文献   
75.
甄离 《健康管理》2012,(4):78-79
微波炉会致癌?无线路由器会"杀精"?洗牙会令牙齿松动?你相信这些说法吗?每个人身边恐怕都会有一两个这样的朋友:你用微波炉热菜的时候,他们尖叫:"闪远点啦!微波炉致癌!"你拿纸杯喝水的时候,他们紧张:"不能喝!纸杯有毒哦!"  相似文献   
76.
杨小逃 《家庭药师》2012,(12):90-91
在中国,牛奶似乎总是被边缘化。新世纪前,牛奶的营养被吹上天,可是每天喝得起牛奶的人不多;新世纪后,牛奶陷入种种丑闻,每天敢喝牛奶的人不多。劣质奶粉喝出了大头娃娃,三聚氰胺引起肾结石,  相似文献   
77.
Guo L  Wu Z  Zhou Q 《中国肺癌杂志》2011,14(9):753-757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之一,约占所有癌症病例的15%,而吸烟是目前公认的引起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在发展中国家,约80%的肺癌病例与吸烟有关[1]。肺癌的预后总体上仍然不是很乐观,男性的5年生存率为6%-14%,女性为7%-18%[2]。在香烟烟雾约4,000多种化学物质中,已有60多种被确定为致癌物,它们大多通过与DNA相互作用,导致DNA加合物的形成,从而引起细胞中遗传物质或基因的改变。尼古丁是烟草的主要成分之一,其作用主要是导致吸烟者的成瘾性。  相似文献   
78.
肿瘤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坚持下列六个生活原则,就可获得稳定的心理状态,肿瘤就会远离你。 1 积极控制致癌因素 在生活环境里,各种致癌因素混杂其中,要预防癌症,先要明确有哪些致癌因素。目前明确的致癌因素有五类:①个人生活习惯中的致癌因素,如吸烟、食用霉变食物等;②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水、土壤的污染;③职业性致癌物,如长期接触射线、橡胶、石棉等;  相似文献   
79.
张明  柳晓泉 《药学进展》2009,33(4):157-162
综述细胞色素P450酶(CYP)1B1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诊断与干预中的作用以及其抑制剂的研发和抗肿瘤活性。CYP1B1在正常组织中低表达,而在许多肿瘤组织中则特异性高表达,可激活和代谢产生致癌物质,并可致多种抗癌药物代谢失活而使肿瘤耐药,因此它既可用于早期癌症的诊断,又可作为理想的抗肿瘤作用靶点而用于药物研发。  相似文献   
80.
生时 《健康文摘》2009,(6):36-36
中国是茶的故乡,种茶、制茶、喝茶的历史更是源远流长。我国有句俗语,“喝茶不洗杯,阎王把命催。”说的就是.茶虽有益健康,但错误的饮茶习惯却会带来相反的结果,“不勤洗茶杯”就是最常见的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