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4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47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59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4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267篇
预防医学   20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1篇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心理控制源和应对方式对医学新生自尊的影响。方法选取兰州某大学07级医学新生700名进行自尊量表(SES)、心理控制源(IPC)、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测试。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对自尊的影响并不相同,心理控制源各因子和消极应对有明显的主效应,仅有机遇和消极应对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不同控制水平和应付方式之间的自尊水平有差异。结论心理控制源和应对方式对医学新生自尊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2.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且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是人类死亡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中,发现几乎所有脑血管病人特别是遗留有后遗症的病人,自尊心理明显降低。所以护士准确识别患者自尊心态,帮助患者维持正常自尊水平,能够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3.
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前后自尊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敏  孔祥波  陈卫  陈礼全 《广东医学》2008,29(6):1014-1015
目的 评估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矫治前后的自尊水平.方法 对114例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者,分别于矫治前、完成矫治后1年以上(含1年)两阶段进行儿童自尊量表的测查,然后对青少年患者矫治前、矫治后自尊水平进行比较,以评估他们的自尊变化.结果 完成矫治后1年,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外表分量表、成就感分量表测量值均较矫治前明显增加(P<0.01).结论 对青少年错袷畸形患者应选择在青春早期及时进行正畸矫治,这不仅仅是患者容貌的需要,而且对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
高三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人际信任自尊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高三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人际信任、自尊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人际信任量表(IT)和自尊量表(SES)对183名高三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人际信任与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r=-0.227~0.291,P<0.01);与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和偏爱被试等养育方式呈负相关(r=-0.185~-0.306,P<0.05~0.01);自尊与父亲的过度保护、偏爱被试及母亲的过分干涉、保护被试等养育方式呈负相关(r=-0.148~-0.211,P<0.05~0.01);学生类别(复习生和应届生)和性别与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r=0.152~0.196,P<0.05~0.01),与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呈负相关(r=-0.144~-0.196,P<0.05~0.01);出生排行越大的个体,人际信任度越高;应届生的人际信任明显高于复习生,且差异显著(P<0.01)。结论父母养育方式对高三学生的人际信任和自尊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5.
初中生主观社会支持与自尊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勇  梁慧华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12):1106-1107,1120
目的探讨初中生主观社会支持和自尊、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主观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SES)和SCL90,对380名城乡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主观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其自尊水平、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家庭主观社会支持与自尊的相关度较非家庭主观社会支持与自尊的相关度高(P<0.01),而非家庭主观社会支持对乡镇初中生自尊影响比对城市初中生自尊影响大(P<0.01);初二学生自尊水平较高[(20.88±4.61)分vs(21.83±4.61)分],主观社会支持对其自尊影响较初一学生的影响大(t=1.975,P<0.01)。结论初中生的主观社会支持与其自尊、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初中生主观社会支持和自尊、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主观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SES)和SCL-90,对380名城乡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主观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其自尊水平、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家庭主观社会支持与自尊的相关度较非家庭主观社会支持与自尊的相关度高(P <0.01),而非家庭主观社会支持对乡镇初中生自尊影响比对城市初中生自尊影响大(P <0.01);初二学生自尊水平较高[(20.88±4.61)分 vs (21.83±4.61)分],主观社会支持对其自尊影响较初一学生的影响大(t =1.975,P <0.01).结论初中生的主观社会支持与其自尊、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某基层部队战士自尊水平,并探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以团体测试方式,统一指导语,对470名战士进行测评.结果 470名战士的自尊水平总体均分为29.91±3.76.不同性别、兵源、军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战士的自尊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在家庭关系、人际关系、技能成绩、受到奖惩及伙食、社会对军人评价等多项内容上有显著性差异(P <0.01).高自尊组SCL-90各因子分低于低自尊组.相关分析显示,自尊与SCL-90各因子之间有显著负相关.结论性别、民族、入伍前身份、独生子女、文化程度、兵源、军龄、家庭经济状况等不同组别内的战士自尊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家庭关系、工作环境和人际环境影响战士的自尊;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并对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云珍  张勇  邹韶红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3):997-999
目的:了解中学生抑郁症患者的自尊及认知倾向的相关状况,分析影响其自尊及认知倾向的因素。方法:采用缺陷感量表、认知倾向问卷、抑郁自评量表对112例初高中抑郁症学生和108名健康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抑郁症组乐观因子分(7.62±3.20)低于对照组,悲观因子分(7.54±1.98)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t=-11.59,t=3.37,P<0.01),且抑郁程度与乐观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75,P<0.01);抑郁症组自尊(20.86±4.07)、社交自信(38.65±9.69)、学习能力(22.85±6.78)因子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t=-13.21,t=-10.64,t=-6.32,P<0.01),且抑郁程度与自尊及社交自信呈显著负相关(r=-0.46,r=0.32,P<0.01)。2)回归和路经分析发现,乐观因子、自尊和社交自信进入抑郁症的回归方程,具有预测作用,其中乐观因子和自尊的预测作用较强,乐观因子对抑郁症产生直接影响效果。结论:中学生抑郁症可能是认知倾向、自尊水平等多因素影响的结果,认知倾向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9.
自尊作为个体人格的核心和基础变量而倍受国内外心理学家们的关注。本文在总结以往自尊心理研究的基础上,在自尊的本质、类型及心理机能等方面进行了理论综述;从目前我国自尊研究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今后我国的自尊研究要注重对自尊本质的深入探讨、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法、拓展自尊应用研究的领域和重视跨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索自尊、应对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方式.方法 采用自尊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对哈尔滨市两所高校的577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单因素分析与路径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自尊、不成熟型、成熟型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直接影响,可以解释总变异的17.3%;不成熟型、成熟型应对方式通过自尊的部分中介作用对心理健康产生间接影响,间接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16.2%和24.7%.结论 提高大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应对能力和自我悦纳程度是维护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