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79篇
  免费   509篇
  国内免费   1124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136篇
妇产科学   80篇
基础医学   433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5975篇
内科学   2345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1937篇
特种医学   8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62篇
外科学   623篇
综合类   7378篇
预防医学   3299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3103篇
  24篇
中国医学   1890篇
肿瘤学   56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07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280篇
  2020年   326篇
  2019年   274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310篇
  2016年   389篇
  2015年   499篇
  2014年   1056篇
  2013年   1139篇
  2012年   1598篇
  2011年   1602篇
  2010年   1634篇
  2009年   1820篇
  2008年   2001篇
  2007年   1893篇
  2006年   1809篇
  2005年   1990篇
  2004年   1565篇
  2003年   1258篇
  2002年   761篇
  2001年   694篇
  2000年   565篇
  1999年   548篇
  1998年   483篇
  1997年   700篇
  1996年   619篇
  1995年   527篇
  1994年   450篇
  1993年   301篇
  1992年   201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关于建设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广东省中医脑病专科自1998年以来,为脑卒中患开展了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脑卒中单元医疗服务,有效降低脑卒中患的病死率,提高存活患的生活质量,并缩短住院时间,为探索我国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防治脑卒中的新途径作了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32.
川芎嗪影响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川芎嗪(Ligustrazine,LT)是从伞形科植物川芎根茎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证实川芎嗪能够显著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内皮细胞与白细胞的黏附作用,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够影响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脑组织Fos蛋白表达、c—jun蛋白表达、Bcl-2蛋白表达、Fas—L蛋白表达、影响NOS的变化、改善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33.
经股动脉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在颅内血管病诊断治疗上具有重要价值,是一种利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的血管检查方法,适应于疑有颅内外血管性病变,脑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观察颅内占位病变的血供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及某些肿瘤的定型,头面部及颅内血管性疾病治疗后复查,现将58例经股动脉全血管造影术患者的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4.
急性脑血管意外(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表现之一。致残致死率较高,患者血糖控制欠佳,部分表现为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部分初次诊断为糖尿病,常合并高血压。本文通过对28例临床资料的分析,以加深对该病变的认识,为临床医生的观察和预防提供帮助,以期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患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35.
肖丽 《当代护士》2006,(11):33-34
通过对78例脑血管造影术中54例介入治疗患者的回顾性总结及分析,提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良好配合,术后积极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不可忽视的部分。  相似文献   
36.
手术中病人能否安全度过手术期,除与病人身体状况、病情手术创伤、麻醉以及手术和麻醉意外等有关外,还可来自上述以外的因素,如管理不当、护理不当或不周所致的各种程度的损伤和意外,各家文献屡有报道。手术中病人因术前用药、术中用药、麻醉以及意识障碍等原因,可致感觉迟钝或感觉、意识暂时丧失如全身麻醉或是局部麻醉感觉消失如腰麻等,因自我感觉丧失,身体某部位(术野外)受到损伤时,不可能及时感觉到。加之医护人员注意力往往集中于手术区,从而易致不良反。1管理内容由于每例病人病情、身体状况各异,应从多方面全面观察和管理:①对肢体的…  相似文献   
37.
毛健萍 《医学文选》2006,25(3):404-405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ACVD)的性质与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的关系和防治措施。方法分析12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病例的临床特点和发病因素。结果脑出血较脑梗死更易发生MODS,发生功能失常的脏器越多,死亡率就越高。结论积极预防、及早发现、及时治疗MODS对降低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死亡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8.
重性精神病患者与其他癔病患者比较,有两个特点:(1)由于缺乏自知力,对自己的病态表现缺乏辨认能力;(2)大多数患者能自由走动,为防止意外情况发生,需有精神科的特殊护理。笔者临床护理1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脑血管意外患者在度过急性期后,一般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只有采取长期的医疗护理措施,才能使病人逐步恢复功能。由于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保健条件的现况和个人经济能力所限等原因,多数患者不能或仅能短期内在医院接受治疗和护理,而病情的远期恢复需要在家庭人员的照料下进行,但没有科学性和规范性。制定科学的家庭护理措施,是促进病人康复的关键。笔者对此曾进行过初步尝试,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0.
穴位注射治疗脑血管病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血管病人神经反射性活动减退,吞咽肌群不协调造成吞咽障碍、呛咳和误咽,使病人发生营养失调,电解质紊乱及肺部并发症等,病人住院时间延长,生活质量下降,死亡率增高。怎样探索既能减少病人痛苦,又能促进吞咽功能恢复的最佳方案呢?我院在以往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90例脑血管病后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穴位注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