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目的探讨汽车装配工人动态作业局部肌肉疲劳时的表面肌电特征,通过主观疲劳指标与客观肌电指标的关联性分析,初步探讨评定局部肌肉疲劳的客观敏感指标与方法。方法选择水箱组装作业人员作为受试者;采用Biovision表面肌电仪采集受试者进行正常装配活动时右腕屈肌、右肱二头肌、右中三角肌、左/右斜方肌的表面肌电信号130 min;在肌电测试的同时,采用Borg'RPE量表每隔10 min询问一次受试者主观疲劳感受。以作业活动周期和参考动作(成品组件搬运)为单位,对肌电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其与主观指标(RPE)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肱二头肌、三角肌、右斜方肌的肌电最大随意收缩百分比(MVE%)值和中位频率(MF)值,左斜方肌的MF值与装配周期在统计学上存在明显负相关,但左斜方肌MVE%值、前臂腕屈肌MVE%值和MF值与装配周期无统计学相关。在自感疲劳出现时,各部位肌肉群的MVE%值均呈下降趋势,在疲劳持续发展期,该值下降缓慢或无明显变化;MF值在自感疲劳出现时呈明显下降趋势,在自感疲劳发生及持续发展期,该值下降缓慢或无明显变化。结论表面肌电信号改变与主观疲劳感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早于主观自感疲劳的出现,提示表面肌电信号的改变可以用作机体早期疲劳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按揉法治疗胫骨前肌运动疲劳的疗效.方法:60名健康志愿者分为2组,每组30名.两组均采用等速测试训练进行左侧胫骨前肌疲劳造模,造模结束后,观察组进行推拿治疗5 min,对照组平躺休息5 min.用表面肌电图分别测定两组踝关节被动活动过程中胫骨前肌、腓肠肌的积分肌电、最大振幅、中位频率和斜率.结果:两组胫骨前肌...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过程中大鼠骨骼肌肌张力和肌电信号的变化特征.方法:对12只雄性SD大鼠腓肠肌进行低频电刺激,采用SMUP-E型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同步记录其肌张力及肌电信号的变化,并分别取刺激0、5、10、20、40min时的肌电信号和肌张力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随刺激时间延长,腓肠肌肌张力峰-峰(P-P)值及肌张力微分值逐渐降低,与刺激开始时相比,刺激10min时即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疲劳指数(FI)则随刺激时间延长逐渐增加,刺激40min时高达52.14%.(2)肌电振幅P-P值及肌电图(EMG)时频指标--肌电积分(IEMG)、平均功率频率(MPF)和中位频率(MF)值均随刺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与刺激开始时相比,刺激5rain时MPF已显著降低(P<0.05),而肌电振幅P-P值及IEMG值在刺激10min时才开始显著降低(P<0.05);尽管MF值随刺激时间延长有所降低,但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可诱发大鼠腓肠肌疲劳,MPF在反映疲劳的敏感性方面优于IEMG.  相似文献   
54.
目的 为降低长时间颈部后仰对航空机务人员身心健康造成影响,探讨航空机务人员在托举作业过程中长时间保持颈部后仰姿势对颈部肌肉表面肌电的影响。方法 择12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受试者站立在飞机机翼下方保持颈部后仰固定姿势模拟机务人员进行托举作业,记录受试者主观疲劳感觉评分(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同时采集斜方肌、胸锁乳头肌和颈部夹肌的表面肌电信号,分析并计算肌电信号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RMS)、积分肌电(integral electromyography, iEMG)、中值频率(median frequency, MF)和平均功率频率(mean power frequency, MPF),并结合主观疲劳感觉评分进行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结果 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和颈部夹肌的iEMG和RMS变化与托举时间呈正相关关系,其中颈部夹肌的iEMG和胸锁乳突肌RMS相关程度最高,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48和0.84,拟合程度分别为0.69和0.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和颈部夹肌的MPF和MF变...  相似文献   
55.
探讨腰痹通胶囊联合浮针针刺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椎活动度及腰背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 【方法】 将80例LDH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服用腰痹通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 组基础上给予浮针针刺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活动度、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改进汉 化的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Roland-Morris 腰椎功能障碍问卷(RMDQ)评分及腰背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情况, 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2周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50%(39/40),对照组为80.00%(32/40), 组间比较(χ2 检验),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腰椎活动度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腰椎屈伸、旋转 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对腰椎屈伸、旋转活动度的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或 P< 0.01)。(3)腰椎功能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 ODI评分和 RMDQ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对 ODI 评分和RMDQ评分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疼痛程度评分方面,研究组治疗1周、2周和1个月后及对照 组治疗2周和1个月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在治疗1周、2周和1个月后对疼痛程 度 VAS评分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腰背肌表面肌电参数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腰背肌表面肌电信 号积分肌电值(IEMG)和平均功率频率(MP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对腰背肌表面肌电信号MPF和IEMG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腰痹通胶囊联合浮针针刺治疗可显著提升LDH患者的疗效,改善患者腰椎 活动度,提高腰背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缓解肌肉疲劳和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56.
肌肉疲劳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7.
本文提出了一个在线实时估计肌电信号功率谱中值频率的算法。根据此算法,研制了一个肌肉疲劳监测系统,所使用的微型机是Intel SDK-86,通过跟踪中值频率的变化,该系统可以定量地评价局部肌肉疲劳。  相似文献   
58.
1 EMG用于识别麻痹肌肉疲劳因为人体的肌肉 骨骼系统通常被认为是动态的 ,它的未知数要大于对等的已知数 ,所以当要确定在体的某一肌肉的肌力大小时 ,往往被认为是不确定的。而在功能性电刺激激活的麻痹肢体中 ,可成为动态可确定的 ,麻痹肢体的肌肉是与意识控制相隔离的 ,其非零的有效肌力只能是受到刺激所激活的那些肌肉。在这种特殊的情形之下 ,可以从外部测得的力矩 ,以及这些直接相对应肌肉的输出特征参数 (结果 )与其它性质的数据 (如代谢或肌电 ) ,从它们的相关性中计算出实际的肌力〔1〕。而要弄清受刺激过程中肌力与EMG活动…  相似文献   
59.
《药物与人》2013,(10):11
正因为脊柱病症如此之多且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乃至生命,美国医学会于1978年宣布,一种专门对付脊柱病症的整脊疗法将在该国国家健康保险计划里占有不可忽略的地位。如今,该疗法已扩展到几十个国家,产生了若干种手法流派。具体方法有:(1)脊柱按摩治疗,即通过操作者的双手疏导脊背部的经络,络脉是最细小的分支血脉,通过按摩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加速体内毒素排除,缓解肌肉疲劳,达到健体延衰。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针刺对运动性疲劳大鼠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针刺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星期递增游泳训练的方法复制慢性运动性疲劳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头穴组、体穴组,采用"逆针灸"的方法。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大鼠力竭游泳时间、全血乳酸(Lactic Acid,LA)、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及游离色氨酸/支链氨基酸(free Tryptophan/Branched Chain AminoAcid,F-TRP/BCAA)的变化。结果:与体穴组相比,头穴组在提高Hb水平,降低BUN、LA水平方面有明显优势(P<0.05)。在降低CK、F-TRP/BCAA水平方面,更是明显优于体穴组(P<0.01)。结论:头穴针刺能够有效改善运动性疲劳大鼠生化指标,同时降低F-TRP/BCAA水平,抑制5-HT生成,从而有效地改善大鼠疲劳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