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5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6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考察了生长于日本海的海洋软体动物毛蚶(Anadara broughtonii)中分离的可培养的异养菌活性,主要包括对其它微生物的拮抗性、溶血性及低分子量代谢产物的表面活性研究。共分离到149株菌并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其中27株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的系统发育研究,大多数菌株与变形菌纲和变形菌门α亚群有关联,而与厚壁菌门、放线菌纲噬纤维黄杆菌则相差较大。具有溶血性的菌株数量上大都为假交替单胞菌属,嗜水单胞菌属和芽孢杆菌属。6株革兰阳性菌属于芽孢杆菌属,类芽孢杆菌属和糖丝菌属。  相似文献   
42.
肠造口术是抢救肛肠先天性畸形、肠坏死合并休克以及腹腔广泛感染所致肠穿孔,为挽救患儿生命、治愈疾病的前期重要手段.新生儿肠造口一般为暂时性的.由于新生儿各系统发育未成熟、免疫力低下、不配合等特点,家长需要在术后3~6个月的时间居家护理,若护理不当,不仅影响二期手术的效果,还影响患儿生长发育甚至失去生命[1].之前采用传统的更换尿布的护理方法,给患儿和家长带来极大的不便.近年,我科对实行肠造瘘术的新生儿使用爱乐康新生儿专用造瘘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川楝内生真菌的遗传及PKS、NRPS基因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丹  张波  张小平  腾芸  李小林  辜运富 《中草药》2014,45(10):1461-1467
目的 探明川楝Melia toosendan内生真菌遗传、聚酮合成酶基因(PKS)、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基因(NRPS)多样性,为寻找合成生物活性物质的潜在菌株奠定基础。方法 对分离自药用植物川楝的39株内生真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并通过PCR技术扩增其ITS序列、PKS基因和NRPS基因,测序后进行BLAST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39株菌株的表型鉴定和系统发育显示,川楝内生真菌分属于青霉属、曲霉属、木霉属等25个属,其中曲霉属(17.9%)、青霉属(15.4%)为川楝内生真菌的优势真菌类群;共得到12个PKS基因和6个NRPS基因,其中NRPS基因都为青霉属。结论 川楝内生真菌具有非常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较强合成生物活性物质的潜在能力,对青霉属和曲霉属内生真菌可以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4.
昆明杯冠藤和青羊参隶属于夹竹桃科鹅绒藤属,是重要的药用植物。本研究对昆明杯冠藤和青羊参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组装,并对两者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及其系统发育位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昆明杯冠藤和青羊参叶绿体基因组均具有典型的四分体结构,注释到133个基因,两者总GC含量接近。密码子偏好性分析显示,昆明杯冠藤和青羊参叶绿体基因组中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略有不同,但差异不大,且在密码子第3位有强烈的A或U偏好。在两者叶绿体基因组中分别检测到91个和103个简单重复序列,以A/T类型重复占比最大。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显示,鹅绒藤属叶绿体基因组共有间区序列的核苷酸多态性值高于共有基因序列,基于共有间区序列的高变区设计了一对引物可对昆明杯冠藤和青羊参进行鉴别。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昆明杯冠藤和地梢瓜亲缘关系最近,青羊参、白首乌和隔山消在鹅绒藤属中形成稳定的单系分支,三者亲缘关系较近。对昆明杯冠藤和青羊参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其系统发育的比较分析将为两种植物的物种鉴定及鹅绒藤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5.
赵帆  刘起勇 《疾病监测》2011,26(6):471-474
汉赛巴尔通体是一种新发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呈全球性分布。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多种分子分型方法应用于其流行病学调查,加深了研究者们对汉赛巴尔通体种内变异和系统发育关系的了解。本文就几种常见的分子分型方法在汉赛巴尔通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在中国分布的人细小病毒B19的系统发育。方法对B19病毒阳性的23份来自中国献血者和5份B19/HIV共感染者标本,采用病毒基因组NS1-VP1-u区测序后,与Genbank下载的参考序列比对,用软件MRBAYES 3.1.2作贝叶斯推断,用在线软件RaxML作最大似然法运算,绘制进化树并分析。结果 28份来自中国的标本均属于B19-1A亚型,且呈现复系,其中来自新疆乌鲁木齐来自四川的各1例标本与非中国序列聚在一起,其他中国26份标本与来自美国的病毒株Au聚在一枝并有着很好的支持率,来自西安的2条参考序列出现在B19-1A亚型的基部。结论中国的B19病毒是多起源的,其在中国中西部地区进化速率较慢;应该积极开展不同地区B19病毒多样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47.
新生儿烫伤临床较为少见,尤其发生于早产儿(胎龄≤37周)的重度烫伤更是极为少见。早产儿由于机体各脏器功能发育不完善,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皮肤嫩薄,烫伤后常由于机体抵抗力低或护理不当而容易引起休克、创面感染导致败血症、脓毒血症、化脓性脑膜炎,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因而,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究某生猪养殖场中弯曲杆菌的污染状况,分析猪源弯曲杆菌分离株的种类,表型和基因型。方法采集生猪养殖场鼻拭子、粪便、污水、土壤、环境(地面和墙壁)涂抹物和饲料等83份样品,选择性增菌后采用滤膜法培养,根据菌落形态、生化表型和多重PCR检测进行弯曲杆菌的分离鉴定,扩增16srRNA后克隆测序,获得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弯曲菌全基因组序列进行Blast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并确定弯曲菌种属。结果从猪粪便中分离9株弯曲杆菌,分离率10.84%,包括4株结肠弯曲菌(C.coli)、3株拉尼尔弯曲菌(C.lanienae)、2株豚肠弯曲菌亚种(C.hyointestinalis)。结论该生猪养殖场中的猪肠道内弯曲菌污染以结肠弯曲菌为主,种属和基因型具有多样性,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与国外猪源弯曲菌属具有较高同源性。  相似文献   
49.
本研究分析了新蚤属9个种(Neopsylla bidentatiformis, N.abagaitui,N.mana,N.pleskei,N.siboi,N.teratura,N.hongyangensis,N.specialis和N.paranoma)的核糖体DNA ITS2的序列变化,其中二齿新蚤包括两个地理种群.结果表明,该序列在所研究的种内相对稳定,在种间,除N.abagaitui,N.specialis和N.paranoma间有较多的变异外,其他种间的变异较少甚至没有.种间的碱基替换率为0~2.78%.根据碱基替换速率推算的新蚤属两次分化时间分别为3.5~10百万年和1百万年以后.结合分子和形态特征,可以认为N.hongyangensis是N.bidentatiformis的姐妹种.根据该序列得到的系统发育关系树和根据线粒体DNA 16s RNA 基因所得的系统发育关系树基本一致.而N.siboi则出现了线粒体基因组和核基因组进化的不一致性,说明该种的起源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0.
新蚤属9种新蚤核糖体DNA ITS2序列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分析了新蚤属 9个种 (Neopsyllabidentatiformis,N abagaitui,N mana ,N pleskei,N siboi,N teratura ,N hongyangensis ,N specialis和N paranoma)的核糖体DNAITS2的序列变化 ,其中二齿新蚤包括两个地理种群。结果表明 ,该序列在所研究的种内相对稳定 ,在种间 ,除N abagaitui,N specialis和N paranoma间有较多的变异外 ,其他种间的变异较少甚至没有。种间的碱基替换率为 0~ 2 78%。根据碱基替换速率推算的新蚤属两次分化时间分别为 3 5~ 10百万年和 1百万年以后。结合分子和形态特征 ,可以认为N hongyangensis是N bidentatiformis的姐妹种。根据该序列得到的系统发育关系树和根据线粒体DNA16sRNA基因所得的系统发育关系树基本一致。而N siboi则出现了线粒体基因组和核基因组进化的不一致性 ,说明该种的起源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