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03篇
预防医学   14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6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磁场可影响电子或离子的运动速度和方向,而血液、淋巴液中的无机盐等均为带电离子,受磁场作用后,其运动速度加快,血液循环加快,营养物质及氧气供应充足,成骨细胞活性加强,促进骨折早期愈合.本文对自制稀土疗磁性内固定钢板对骨折愈合价值进行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的准备 采用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新西兰家兔50只,体重在2 kg左右,雌性,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5只.家兔在实验室适应20 d后开验,自始至终使用同种人工合成饲料和凉开水喂养.  相似文献   
32.
33.
稀土永磁体在正畸临床应用的生物安全性问题一直是正畸界争论的焦点之一。一种观点认为,稀土永磁体可产生不良组织、细胞反应和损伤。另一种观点认为,稀土永磁体的应用是安全的,不会造成有害的生物学效应。本文在此对这些研究报道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34.
用体外微核试验研究三种稀土化合物抗诱变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用体外微核试验研究三种稀土化合物抗诱变性顾祖维,黄雷鸣,徐晓芳微核是由染色体断片或整条染色体形成。检测细胞中的微核数是反映染色体损伤的简易方法。近年来微核试验已用作抗诱变剂的筛选试验。我们用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V79细胞微核试验,对三种稀土化合物的...  相似文献   
35.
一、引言稀土荧光探针在生物学、医药学等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作为闭壳层电子结构金属离子(Ca~(2+)、Mg~(2+)、Zn~(2+)等)的探针研究金属离子在金属酶、金属蛋白中的微环境,研究金属离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计量化学;作为迅速扩散加强能量转移的能量给体,研究生物膜结构;作为未配对鸟嘌呤的探针,用于探察核酸结构中单股链的存在。众所周知、绝大部分抗癌药物的靶分子是DNA和RNA。如顾式二氯二氨合铂(Cis-DDP)、博莱霉素(Bleomycin)、阿霉素  相似文献   
36.
为了适应稀土在农业上应用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的农业分析化学工作者提出了许多利用简单仪器测定土壤与植物中稀土含量的新方法。这些方法灵敏而稳定。其中“对马尿酸偶氮氯膦分光光度法”、“三溴偶氨胂分光光度法”、“土壤中可溶态稀土总量的测定”、“用同一显色剂测定植物稀土总量和土壤中可溶态稀土”等是值得推广的几种方法。本文还列举了这些分析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相似文献   
37.
稀土对人参种子生理休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稀土A_3处理进入生理休眠阶段的人参种子,与对照相比,可使其休眠时间缩短。从生理生化变化看,稀土A_3有使呼吸强度升高,酯酶同工酶新酶带提前出现的作用;此外,对其它酶以及核酸的变化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39.
40.
稀土作业对人体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186例稀土作业工人的血清IgG、IgA、IgM和补体C_3进行测定,并与120例非稀土作业者进行了对比观察,测定了作业环境粉尘浓度、总放射性和r照射量率。稀土作业工人的IgG、IgM和C_3均有明显变化(P<0.01或P<0.05),提示稀土作业环境对工人的体液免疫有一定影响,但依据总放射量中位数,作业环境为开放性放射性场所最低类(第三类),个体的r照射率远低于标准,故可认为单一放射性因素对稀土作业工人免疫功能似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