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01篇
  免费   1340篇
  国内免费   382篇
耳鼻咽喉   148篇
儿科学   227篇
妇产科学   153篇
基础医学   633篇
口腔科学   160篇
临床医学   9224篇
内科学   1551篇
皮肤病学   146篇
神经病学   275篇
特种医学   7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1628篇
综合类   10037篇
预防医学   6968篇
眼科学   863篇
药学   6241篇
  85篇
中国医学   2183篇
肿瘤学   634篇
  2024年   219篇
  2023年   847篇
  2022年   751篇
  2021年   965篇
  2020年   983篇
  2019年   879篇
  2018年   419篇
  2017年   825篇
  2016年   833篇
  2015年   1279篇
  2014年   2533篇
  2013年   2570篇
  2012年   3642篇
  2011年   3790篇
  2010年   3259篇
  2009年   2944篇
  2008年   3362篇
  2007年   2789篇
  2006年   2567篇
  2005年   2209篇
  2004年   1218篇
  2003年   778篇
  2002年   551篇
  2001年   425篇
  2000年   300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目的:探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的部分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发生感染者进行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结果:980例置管者中发生81例CVC-RI,致病菌属以葡萄球菌类居多。血糖明显升高、营养不良、经中心静脉输注PN液等是CVC-RI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积极监控血糖、改善营养不良、减少或避免经中心静脉输注PN液等可降低CVC-R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儿童中心静脉置管(CV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儿科行CVC的81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0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护理前两组护理人员对CVC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护理后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前观察组护理人员对CVC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少于对照组,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人员对CVC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减少导管脱出、导管相关感染、穿刺点渗透、静脉炎、导管堵塞、血栓形成等各项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993.
目的:通过对306名置管术后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堵管原因,施以相应护理,使堵管发生率下降。方法:对12例堵管患者采取药物溶栓及冲管。结果:11例置管堵塞通过溶栓、冲管后通畅,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继续使用,1例失败后予以拔管。结论:正确的护理干预可杜绝堵管的发生,使堵管的发生率大大下降。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不同排班模式对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100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分为2组,观察组实施定班制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轮班制模式.对比2组的灭菌、消毒、包装、清洗等工作质量指标.结果 观察组灭菌质量(80.23±1.23)分、消毒质量(85.79±2.16)分、包装质量(90.33±1.67)分、清洗质量(91.65±2.0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实施定班制模式,能显著提高清洗质量、消毒质量、包装质量、灭菌质量,减少工作差错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PDCA法在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中的应用,旨在提高CSSD集中管理质量,以早期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2009-2012年CSSD应用PDCA循环理论(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处置CSSD集中管理过程中的医院感染控制薄弱环节,以持续改进CSSD管理机制。结果实施PDCA管理模式后,手术器械及再生医疗器械的消毒合格率达98.55%,较应用前的消毒合格率74.92%,明显提高;2010-2012年手术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54%、0.54%、0.48%,较2009年手术切口感染率1.60%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品管圈,可以促进CSSD的规范化管理与优化CSSD集中管理过程中的医院感染控制,保证医院感染控制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996.
由卫生部人才交流中心《中国卫生人才》杂志社和中华医学会共同组织各学科医学权威专家编写,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系列指导用书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已出版20余分册。包括超声医学(姜玉新、张运主编,定价215元)、普通外科(王宇主编,定价210元)、骨科(邱贵兴主编,定价298元)、泌尿外科(那彦群、李鸣主编,定价218元)、临床肿瘤学(孙燕主编,299元)、麻醉(吴新民主编,定价260元)、心血管内科(胡大一主编,定价230元)、呼吸内科(刘又宁主编,定价218元)、消化内科(林三仁主编,定价198元)、内分泌(宁光主编,定价215元)、传染病(李兰娟主编,定价190元)、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在肥胖患者经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拟行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肥胖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超声定位组40例和解剖定位组40例,超声定位组在terason 2000+彩色超声引导系统定位后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解剖定位组按照体表解剖标志定位后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观察比较两组一针穿刺成功率、穿刺置管时间、发生误穿动脉、局部血肿、损伤神经、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超声定位组一针穿刺成功率为98%,明显高于解剖定位组的73%(P〈0.05),超声定位组穿刺置管时间为(9.7±2.6)min,明显短于解剖定位组的(15.4±3.1)min(P〈0.05);超声定位组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解剖定位组的15%(P〈0.05)。结论:超声定位应用于肥胖患者经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可缩短穿刺置管时间,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更适合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998.
<正>网址:http://hnyf.cbpt.cnki.net1.登录《河南预防医学杂志》网址httpp://hnyf.cbpt.cnki.net,点击作者投稿系统,进入作者中心。2.请注册成为正式用户,并真实的填写相关信息。用您的注册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后,点击新稿件提交(导航式投稿或一步式投稿),即进入在线投稿的页面,按照提示逐步操作,完成稿件的在线投递。3.在线投递完成后,系统会提示投稿成功,同时给出稿件编号。  相似文献   
999.
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亚太区主席李国栋教授在2012年上海全科医学学术年会上,介绍了今年5月份WONCA亚太区会议的内容目前,我国各种指南在社区医疗中的应用并不广泛,一方面因为这些指南大多由专科医生撰写,对于全科医生而言可能过于复杂;另一方面因为指南所涉及的一些措施和药物并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具备全科医生在社区临床实践中应如何利用循证医学证据?如何开展科研呢?下面的文章根据李国栋教授的大会报告组织整理而成,或许可以给读者以启发感谢李国栋教授提供报告的幻灯片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深化卫生专业职称改革,完善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资格考试制度,经卫生部人才交流中心同意,由卫生部人才交流中心和中华医学会共同组织编写的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系列用书《超声医学高级教程》正式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