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8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75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28篇
口腔科学   256篇
临床医学   595篇
内科学   13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168篇
外科学   653篇
综合类   1349篇
预防医学   257篇
眼科学   273篇
药学   463篇
  5篇
中国医学   432篇
肿瘤学   63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83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报告作者在近3年内遇到股直肌挛缩症7例。主要临床表现是不能同时完成伸髋屈膝的动作。7例均行手术治疗。作者强调股直肌起始处松解要充分,术后要施行伸髋屈膝位的髋人字石膏固定。  相似文献   
32.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3岁,因腰痛多年伴下肢放射性疼痛,影像学诊断为L4、5椎间盘左侧突出压迫神经根,L5S1椎间盘膨出.经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在某医院行手术治疗,摘除L4、5椎间盘,探查L5S1椎间盘膨出未行处理,术后左下肢疼痛仍未消失,经多种处理不见效果,术后半月查体可见:腰部无压痛及叩击放射痛,梨状肌处压痛、放射痛明显,病人惧怕触压,坐骨神经行径压痛,直腿抬高试验30°加强试验阳性,下肢内旋试验阳性,股后、小腿外侧及后侧感觉减退,足背外侧及足底感觉麻木,隐神经支配区感觉正常,踝关节主动背伸及跖屈不能,伸(足母)及伸趾、屈(足母)及屈趾肌力2~3级,踝反射消失.  相似文献   
33.
患者女 ,4 3岁。 18年前发现左臀部有一肿物 ,无不适感。 10余年来 ,因肿物逐渐由鸡蛋大增至约儿头大小 ,来我院检查 :左臀坐骨处见一个大小约 2 0 cm×18cm× 15 cm包块 ,边界清 ,无压痛 ,质地硬 ,活动良好 ,左下肢感觉及活动正常 ,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其它均未见异常。采用东芝 - 340型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3.75 MHz,超声见左臀部巨大包块 ,呈椭圆形 ,包膜完整 ,大小约 13.1cm× 8.0 cm× 11.1cm,囊壁厚薄不匀 ,厚处约 2 .5 cm,平均壁厚 1.1cm,内壁可见不规则条索样物或飘带样物向腔内延伸 ,呈蛇形或片状 ,分囊腔为多房 ,囊内为无回声液…  相似文献   
34.
低位硬膜外麻醉致腰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后腰痛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将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Ⅰ组采用直入穿刺法;Ⅱ组采用侧入穿刺法;Ⅲ组采用侧入穿刺+地塞米松法。结果腰痛发生率Ⅲ组与Ⅰ组、Ⅱ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腰痛持续时间Ⅱ组、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低位硬膜外麻醉采用侧入穿刺法与地塞米松局部注射相结合,明显降低腰痛发生率和持续时间,减轻疼痛程度,可有效地防止硬膜外麻醉后腰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35.
目的通过成功矫治的一组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病例,探讨了用功能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联合矫治此类病例的疗效。方法选取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或刚过生长发育高峰期恒牙早期病例62例,采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同时进行矫治,对矫治前、矫治后和保持3年的头影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所有病例获得直面型和正常的咬牙合关系,保持3年结果稳定。矫治前与矫治后各项软硬组织指标测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进行功能和固定联合矫治可有效地矫治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  相似文献   
36.
十二指肠残端瘘为Billroth 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处理难度大,死亡率高。笔以带蒂腹直肌腹膜组织瓣治疗1例成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7.
一、运动时心率不增人在运动时心跳会加快,运动量越大,心跳越快,如果运动时心率增加不明显,可能是心脏病的早期信号,预示着今后有心绞痛、心肌梗塞和猝死的危险。二、运动性过敏性休克在运动时要选择合理项目,不要随意加大运动量。如果因运动量加大而出现全身发热、皮肤潮湿,或在运动中出现咽喉不适、呼吸急促、胃肠绞痛,这些都是出现运动性过敏性休克的征兆,应停止运动,及时到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总结静脉性脑梗死的磁共振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5例静脉性脑梗死的磁共振成像表现.结果 15例MRI显示病灶位于大脑半球额、顶、枕、颞叶皮层及皮层下12例,其中单发病灶6例,单侧多发病灶2例,双侧多发病灶4例;病变呈不规则片状长T1、长T2信号,边界不清;双侧丘脑、基底节及脑干对称性病变3例,呈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边界清楚;12例可见脑静脉窦信号异常.14例MRV显示脑内一条或多条静脉窦信号缺失,其中横窦-乙状窦受累4例,上矢状窦受累2例,横窦-乙状窦和上矢状窦同时受累3例,直窦及大脑大静脉受累3例.结论 静脉性脑梗死与动脉性脑梗死相比有其明显磁共振成像表现特征,MRI和MRV检查相结合可及时而精确的诊断该病.  相似文献   
39.
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术治疗漏斗胸1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达  耿庆  刘继先  惠刚  张本固 《吉林医学》2003,24(5):442-443
目的:探讨漏斗胸的外科治疗。方法:应用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术对10例漏斗胸病人进行外科治疗。结果:本组病例手 术效果满意,术中翻转胸骨片血运丰富,术后长期随诊,无复发。结论: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术治疗漏斗胸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出血少、 术后恢复快、矫正效果满意、术后无复发等特点。  相似文献   
40.
人群中生育年龄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的发生率为10%,在不孕患者中可高达30%。但子宫腺肌症合并直结肠受累者则较罕见。 1 病例介绍 患者80岁,已婚,孕1产1。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剧,伴经期腹泻2年。于1990年11月22日入院。既往月经:14岁初潮,5~7/30d,量中等,无痛经。1988年初起无何诱因,月经改变为7/25d,伴经期腰、下腹及肛门坠胀痛,且大便次数增加,日2~3次。曾在外院因“盆腔包块”于1988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