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53篇
  免费   581篇
  国内免费   360篇
耳鼻咽喉   145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225篇
临床医学   2453篇
内科学   496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3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226篇
综合类   7513篇
预防医学   1564篇
眼科学   10125篇
药学   2832篇
  33篇
中国医学   122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344篇
  2022年   327篇
  2021年   478篇
  2020年   456篇
  2019年   525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586篇
  2016年   609篇
  2015年   634篇
  2014年   1227篇
  2013年   1170篇
  2012年   1563篇
  2011年   1587篇
  2010年   1532篇
  2009年   1512篇
  2008年   1461篇
  2007年   1291篇
  2006年   1234篇
  2005年   1287篇
  2004年   1187篇
  2003年   1234篇
  2002年   1143篇
  2001年   1150篇
  2000年   849篇
  1999年   753篇
  1998年   560篇
  1997年   411篇
  1996年   407篇
  1995年   329篇
  1994年   293篇
  1993年   203篇
  1992年   174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129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1月在本院眼科住院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0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于出院前对每位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内障患者进行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患者围手术期安全,融洽护患关系,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切除术前后眼压变化,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80例(280只眼)白内障患者,左眼139例,有眼141例,男患130例,女患150例,平均年龄(68±4)岁,均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切除术,观察术后15 d,1、2、3及6个月眼压变化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切除术前眼压对比,进行统计学分析,α=0.05为检验水准。结果术前平均眼压为(15.08±2.8)mmHg,术后眼压与术前相比较平均眼压降低2.28 mmHg,眼压变化与人工晶体无关(P=0.12),眼压变化主要与前方深度的变化有关(P=0.002),术前眼压与前房深度呈负相关。年龄、性别及眼轴长度眼压变化无明显相关(P=0.2~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切除术前后眼压变化显著,超声乳化切除术可有效降低白内障患者眼压。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采用量化的方法评估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与手术后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白内障门诊手术60例,60只眼,平均年龄67.45岁,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7 d,30 d和3个月进行调查问卷逐项随访。手术适应证选择,手术前后检查处理,手术方法和程序等,按本院常规进行。调查问卷除一般情况外,参照国内外有关生活质量调查内容,依据我国城乡居民生活特点设定本文生活质量评估标准。结果 术前视功能综合平均生活质量指数,和术后视功能综合平均生活质量指数,定量评估标准。包括远视力功能,近视力功能,暗视功能和生活诉苦4项。每项设定5个等级—影响非常严重、严重影响、中度影响、轻度影响和无影响。每个等级设定相应分数,依次为0.2、0.4、0.6、0.8和1.0分。统计术前和术后视功能综合平均生活质量指数。检测术前和术后总视力平均指数分别为1.98和4.40,术前远视力平均指数和术后远视力平均指数分别为0.12和0.64,术前近视力平均指数和术后近视力平均指数分别为2.58和3.00。结论 用本院拟定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后“生活质量量化标准”评估的结果表明,术后视功能综合平均生活质量指数明显提高。术后远视力和近视力比术前远视力和近视力也明显提高,表明二者相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老年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老年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进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视力改变情况及眼内压改变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均顺利进行,均未出现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前房出血等并发症。2组患者的视力情况和眼内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囊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及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均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995.
尹瑞 《中国当代医药》2014,(1):23-24,27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矫正视力的变化,评价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两组治疗前矫正裸眼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力均明显上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躯体功能、生命活力、社交功能、心理健康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评分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可有效改善视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对比研究维吾尔族与汉族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屈光参数及人工晶状体度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11月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眼科行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维吾尔族与汉族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10只眼(右眼)使用IOLMaster进行眼轴长度、角膜平均曲率、前房深度测量,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民族患者眼轴长度、前房深度及人工晶状体度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民族不同性别患者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及人工晶状体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族较维吾尔族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眼轴更长,前房更深,人工晶状体度数更小。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非球面人工晶状体(AcrySof IQ IOL)对白内障(CA)患者术后视觉质量提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10月在本医院眼科接受治疗的CA患者56例(共75眼),其中28例(37眼)植入AcrySof IQ IOL,作为观察组,另外28例38眼植入球面晶状体(AcrySof Natural IOL)为对照组。术后随访,统计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远视力(BCVA)、明视条件下瞳孔大小以及两组患者明视条件下的对比敏感度。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UCVA、BCVA和明视条件下瞳孔大小分别为(0.77±0.16)、(0.86±0.19)、(3.29±0.34)mm,对照组为(0.65±0.15)、(0.73±0.18)、(3.32±0.29)mm,两组UCVA和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视条件下瞳孔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12.0 cpd和18.0 cpd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A患者植入AcrySof IQ IOL能够提供较好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对亚硒酸钠诱导白内障大鼠采用N-乙酰半胱氨酸进行预防性治疗,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对白内障大鼠模型氧化损伤和晶状体浑浊程度的影响。方法 30只SD乳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ip 3.46 mg/kg亚硒酸钠溶液造模后,ip 0.1 mL/10 g生理盐水;实验组ip N-乙酰半胱氨酸10 mg/g,30 min ip亚硒酸钠溶液造模;对照组ip 0.1 mL/10 g生理盐水。所有动物均为隔日注射,连续6次。比较大鼠晶状体浑浊程度和SOD活性、NOS活性和MDA水平。结果 在晶状体核区、后囊区、前囊区+后囊区、前囊区+皮质区+核区+后囊区中,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SOD活性和MDA活性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能够预防后囊和核区白内障的发生,其作用是通过减少MDA水平、提高SOD活性、改善氧化应激实现的。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干预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眼科收治的10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干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焦虑、抑郁、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焦虑、抑郁、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黄斑区结构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70例70眼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糖尿病组患者35例35眼,对照组患者35例35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观察6个月,对比术前及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术眼黄斑区厚度、视力.结果 对照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146.3±2.5)μm和(147.6±3.0) 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3,P=0.064);糖尿病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147.7±1.8) μm和(199.7±18.2) 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76,P<0.01);术后1个月两组的黄斑中心凹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79,P<0.01).术后1个月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的视力分别为0.34±0.25、0.13±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74,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明显增加,黄斑水肿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