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23篇
  免费   1041篇
  国内免费   141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95篇
妇产科学   133篇
基础医学   2354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4506篇
内科学   5648篇
皮肤病学   63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664篇
外国民族医学   58篇
外科学   681篇
综合类   8506篇
预防医学   5427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2665篇
  19篇
中国医学   1145篇
肿瘤学   333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311篇
  2022年   259篇
  2021年   386篇
  2020年   388篇
  2019年   428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347篇
  2016年   449篇
  2015年   557篇
  2014年   1006篇
  2013年   1125篇
  2012年   1755篇
  2011年   2482篇
  2010年   3263篇
  2009年   2372篇
  2008年   1647篇
  2007年   1741篇
  2006年   1717篇
  2005年   1740篇
  2004年   1251篇
  2003年   1078篇
  2002年   979篇
  2001年   871篇
  2000年   691篇
  1999年   761篇
  1998年   682篇
  1997年   848篇
  1996年   772篇
  1995年   711篇
  1994年   575篇
  1993年   419篇
  1992年   184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调查库存血中HBV-DNA及HCV-RNA的阳性率。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对合格库存血浆进行微量汇集池标本(10份×50μl汇集)中的HBV-DNA和HCV-RNA测定,再对阳性汇集池中的标本进行单份检测。结果 250份(分25个汇集池)受检血浆中HCV-RNA阳性1份(0.4%),HBV-DNA阳性2份(0.8%)。结论 荧光定量PCR检测微量血浆汇集池标本法筛查血液病毒核酸是提高输血安全性的一种先进方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表明,如果能有效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复制,就有可能减缓或停止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的预后。干扰素虽然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病毒的双重功效,但不良反应较多,疗效也不尽人意。核苷类药物拉米夫定是乙肝抗病毒治疗中的一个里程碑,疗效确切,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然而长期应用可导致患者产生耐拉米夫定HBV变异株,出现肝功能及病毒学指标的反复,甚至可能发生肝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3.
《辽宁医学杂志》2006,20(6):367-368
纽约Weill Cornell医疗中心的Samuel H.Sigal以及Mount Sinai医学院的同事们在Am J Gastroen—tero杂志上报告的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继发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肝硬化患者,其糖尿病共病与肝性脑病的较早发作和严重程度有较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在世界上广泛流传的传染病。其转阴率低,病程迁延,久治不愈,在角色转变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加上反复住院治疗和外界相对隔离,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大,往往缺乏甚至丧失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治疗效果。因此,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应重视并加强心理护理。笔者在传染科工作多年.现将慢性乙肝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作一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6,26(7):709-709
西班牙Valld’Hebron医院的Rafael Simo博士及其同事在5月的《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2006;29:1140—1146)杂志上报告,年龄为40岁或以上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感粢的患者,其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未感染匹配对照的3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自身增强子I(enhancerI,ENHI)对HBV DNA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采用PCR法以HBVadr亚型全基因DNA序列为模板分别扩增表面抗原(HBsAg)和HBsA-ENHI基因片段,重组到载体VR1012中,构建两种HBV DNA疫苗,转染CADS-7细胞及HepG2细胞并免疫BALB/c小鼠。采用蛋白印迹、ELISA、ELISPOT等方法检测其在COS-7和HepG2细胞内的表达及小鼠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效果。结果 转染的HepG2和COS-7细胞均表达HBsAg;连接ENHI的HBV DNA疫苗转染HepG2细胞后HBsAg表达量明显升高,两种疫苗转染COS-7细胞表达HBsAg无明显差异;免疫小鼠后第2周产生HBsAb及HBsAg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两种疫苗免疫产生的HBsAb及HBsAg特异性CTL无明显差异。结论ENHI可使HBV DNA疫苗转染HepG2细胞表达HBsAg明显增加,对转染COS-7细胞表达HBsAg及接种BALB/C小鼠引起的免疫应答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健康大视野》2006,(3):41-41
日前,美国Saskatchewan大学疫苗和传染病组织(VIDO)的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的丙型肝炎疫苗,该研究结果已发表于最新出版的国际著名学术杂志《一般过滤性微生物学》(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中。他们的实验结果显示,该疫苗能减少实验小鼠体内丙型肝炎病毒蛋白的表达量,并且与之前的疫苗相比,其病毒蛋白水平少了100000倍。这种新疫苗的独特之处是利用身体自己的树突状细胞充当疫苗。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s)是免疫系统中一种特殊的细胞类型,是最重要的抗原呈递细胞,它在抗肿瘤免疫中起到重要作用。树突状细胞由血液循环中的造血祖…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6号结合蛋白基因(Hcbp6)序列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根据软件对启动子的预测,选取翻译起始密码子ATG上游3256bp及下游180bp的DNA序列,分成5段活性区域,分别以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该启动子DNA片段,将其克隆至PCAT3中,构建PCAT3-Hcbp6-P报告基因表达载体,将该质粒分别转染HePG2,NIH3T3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报告基因编码产物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表达活性。结果发现质粒pCAT3-Hcbp6-1066p和pCAT3-Hcbp6-240p能够指导CAT的表达,其平均吸光度值(4)是PCAT3-basic对照质粒的3.1倍和6.4倍。结论本研究克隆的启动子DNA序列具有转录活性,这一结果为研究HcbP6的调节机制,进一步阐明HCV核心蛋白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各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结构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以肝炎病毒作为检索词。通过微机,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和MEDLINE光盘数据库中检索98年以后各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结构研究方面的有关文献,并查阅原文,认真综合分析;结果:各型肝炎病毒有各自的基因组结构特征;结论:各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结构上既存在相似之处,又有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病毒是引起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重要病原之一,并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发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根据HBV基因组DNA序列差异〉8%为判断标准,HBV被分为A-G八个基因型,而且其分布有地域性差异。基因型是影响病毒复制,抗病毒治疗疗效以及病毒变异的重要因素,基因型且与疾病的预后、治疗药物的选择等均有一定关系。作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T、多引物对巢式PCR技术和DNA序列分析,分别测定142例慢性乙肝患血清中HBV DNA的病毒载量、乙肝病毒的基因型以及其前C区(G1896A)突变,旨在探讨浙江部分地区的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以及各基因型之间的病毒及前C区的突变的差异。为以后选择抗病毒药物治疗打下理论基础;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