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544篇
  免费   18034篇
  国内免费   13804篇
耳鼻咽喉   2600篇
儿科学   4728篇
妇产科学   2784篇
基础医学   22600篇
口腔科学   2554篇
临床医学   32690篇
内科学   34820篇
皮肤病学   3765篇
神经病学   5486篇
特种医学   59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04篇
外科学   10658篇
综合类   76816篇
预防医学   47904篇
眼科学   2319篇
药学   25928篇
  271篇
中国医学   11680篇
肿瘤学   16368篇
  2024年   1708篇
  2023年   6434篇
  2022年   5683篇
  2021年   6561篇
  2020年   6690篇
  2019年   6499篇
  2018年   3795篇
  2017年   5440篇
  2016年   6660篇
  2015年   7188篇
  2014年   10974篇
  2013年   11432篇
  2012年   14813篇
  2011年   16424篇
  2010年   15570篇
  2009年   15834篇
  2008年   17522篇
  2007年   16713篇
  2006年   15803篇
  2005年   16739篇
  2004年   15108篇
  2003年   14807篇
  2002年   11913篇
  2001年   11087篇
  2000年   9134篇
  1999年   7415篇
  1998年   6551篇
  1997年   5637篇
  1996年   4515篇
  1995年   4040篇
  1994年   2993篇
  1993年   2213篇
  1992年   1798篇
  1991年   1515篇
  1990年   1206篇
  1989年   1226篇
  1988年   257篇
  1987年   207篇
  1986年   141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CMB)危险因素及其对抗血小板单药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该院神经内科接受抗血小板单药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00例为样本,入院后采集基本资料并完善相关检查,根据梯度回波T2*加权成像(GRE-T2*WI)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CMB组(176例)和非CMB组(124例),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治疗1年内再发梗死、脑出血和病死率,分析影响CMB发病的危险因素以及CMB对抗血小板单药治疗的影响。结果 高龄、高血压、肥胖、脑卒中病史、ACI和脑白质疏松为CMB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CMB组和非CMB组抗血小板单药治疗期间脑出血率分别为14.20%和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脑出血率分别为9.18%、10.64%和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CMB患者抗血小板单药治疗期间再发脑梗死、脑出血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高血压、肥胖、脑卒中病史、ACI及脑白质疏松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合并CMB的危险因素。CMB可导致抗血小板单药治疗期间脑出血风险增加,重度CMB者更甚。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ONFH)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网络计算研究平台(integrative pharmacology-based network computational research plat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P)v2.0预测、筛选补肾活血汤组方中14味中药的作用靶标,通过GeneCards、CTD和OMIM数据库查询SONFH的疾病靶点。根据获取的药物靶标和疾病靶点,进一步利用TCMIP v2.0中医药关联网络分析模块构建"药物靶标-疾病靶点"相互作用网络,根据网络拓扑特征值筛选补肾活血汤治疗SONFH的核心作用靶点。利用GO和KEGG数据库,采用富集算法挖掘上述方剂核心作用靶点的生物学功能和通路信息。结果:共获得891个补肾活血汤药物靶标和365个SONFH疾病靶点。经"药物靶标-疾病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分析,最终筛选出31个补肾活血汤治疗SONFH核心靶点,GO功能分析富集出生物过程532条、分子功能29条,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出相关通路共12条,主要涉及炎症免疫调节(chemokine signaling pathway,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NOD-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leukocyte transendothelial migration,Complement and coagulation cascades,cytokine-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血管新生及血液循环调节(VEGF signaling pathway)、神经系统调节(neuroactiv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和细胞功能调节(apoptosis,regulation of actin cytoskeleton)等方面。结论:结合SONFH的病理机制,排除缺乏特异性的信号通路,我们推测补肾活血汤可能通过调节TLR4/NF-κB和VEGF信号通路发挥补肾壮骨、活血化瘀的功效,这可能是其治疗SONFH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收集藿香正气汤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分子对接及网络药理学探讨其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有效成分及治疗机制。方法 通过基于配体-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计算方法,以瑞德西韦为对照,探索藿香正气汤潜在治疗COVID-19的成分,并选出对接较好成分进行药理学机制预测,初探其药理学机制。结果 本研究筛选出5种与新冠病毒3CLpro结合能力强于瑞德西韦的小分子成分。网络药理学初步预测抗病毒途径可能是通过PI3K-Akt 信号通路影响病毒复制。结论 成分C1-C5与3CLpro结合良好,推测其可能是潜在的3CLpro的抑制剂,为抗病毒天然药物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4.
85.
86.
87.
目的分析早发型子痫前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期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01—2018-12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终止妊娠的95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终止妊娠前是否应用低分子肝素分为2组。对照组(47例)给予降压、解痉等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结果2组分娩孕周、妊娠延长时间、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窒息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短期应用低分子肝素,不能延长妊娠时间,不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88.
脂蛋白肾病(Lipoprotein glomerulopathy,LPG),1989年首次由日本学者Saito报道,LPG主要累及肾脏,且以肾小球病变为主[1]。几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多数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少数表现为轻微蛋白尿和镜下血尿,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及高血压,血脂异常易被忽略为肾病综合征的低蛋白血症所致。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增高是LPG血脂改变的主要特点[2-3]。LPG为一种与脂质代谢紊乱密切相关的肾脏疾病,目前世界范围内有报道的病例不足200例,儿童报道仅10余例[2]。本病进展缓慢,临床常误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因此,为增强对LPG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现分析1例确诊的儿童LPG临床资料,总结LPG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