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7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8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15篇
预防医学   16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酶龟疫斑点法快速检测狂犬病毒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2.
以含Negri小体(NB)的7例海鸟及4例小脑切片,分别作Macchiavello(马氏)和磷钨酸伊红(EPT)染NB,以单克隆-狂犬病毒核衣壳蛋白抗体为一抗作SP染色,并作免疫加乌氏和/或EPT的双重染色。见NB内部含狂犬病毒核衣壳蛋白抗原(RVAg)较少,免疫反应较弱,只外围仍见免疫反应较强之外环。少数NB内有内小体,也由免疫反应强阳性之小环及阴性之内容物构成。在小脑可见免疫反应极弱甚至阴性之NB。这些现象提示NB的形成可能是狂犬病毒体(RV)的退变现象。  相似文献   
23.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rabies virus,RV)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一旦感染,如不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其病死率接近100%.狂犬病的暴露后预防(post-exposure prophylaxis,PEP)是防治狂犬病的主要措施.为获得快速的保护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对于严重暴露者应同时使用注射狂犬疫苗和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rabies immune globulin,RIG)进行主动和被动免疫治疗[l].  相似文献   
24.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是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病死率几乎100%。人类通常被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或皮肤黏膜被直接或间接污染而发病。当犬咬伤人时,牙齿上带的唾液中的狂犬病毒侵入人体,首先在局部伤口组织中停留一段时间(约72h,最长可达2周以上),而后经外周传入神经扩散到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大量繁殖,使人体发病。  相似文献   
25.
《保健医苑》2008,(4):55-55
最近,北京市地坛医院报道,1974~2007年地坛医院共收治狂犬病患者150例,虽经积极抢救,无1例生存,病死率为100%。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62例是被自家养的“健康犬”所咬伤。这说明很多家养犬虽未发病,但可能携带狂犬病毒,一旦被犬咬伤,必须立即注射疫苗,不可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26.
人间狂犬病主要是由于人被狂犬或其他带毒的动物咬伤或抓伤而感染。一旦被犬类咬伤后,迅速接种疫苗可快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为寻找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而又经济的检测方法,给疫苗接种者提供一个成功与否而准确的结论,我们对2006年6月以来门诊部接受狂犬病疫苗全程接种者进行  相似文献   
27.
王黛菲 《健康博览》2007,(11):29-29
前段时间报道说,有人被狗咬伤,注射了假疫苗,结果狂犬病发死亡。事实上,预防狂犬病,从伤口处理到疫苗注射都有规范要求,如有疏忽,就会降低预防效果。 除了狗,猫、鼬(黄鼠狼)等动物也可以传播狂犬病,这些动物一旦感染了狂犬病毒,咬或抓伤人时,病毒经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而致病。狂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短则数日,多则数十年,一旦发作,死亡率几乎百分之一百,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规范处理伤口和注射疫苗可以起到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8.
三种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Vero细胞)纯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疾病,人和所有温血动物对狂犬病毒都易感。该病在全世界广泛分布,我国是高发区之一。由于狂犬病一旦发病目前尚无法医治,所以对狂犬病及其预防制品的研究非常有必要。目前国内预防狂犬病的疫苗有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Vero细胞)和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地鼠肾细胞)两种。虽然原代地鼠肾细胞纯化疫苗比较适合我国国情及发展水平,但因为Vero细胞来源方便、繁殖速度快、外源因子和疫苗质量可控性强,更易实现工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使用Vero细胞生产人用狂犬病疫苗。  相似文献   
29.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以侵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为100%。我市2006年发生2例狂犬病死亡病例,均未接种狂犬疫苗和正确处理伤口。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对2007年1-4月来犬伤门诊诊治的患者中开展狂犬病知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观察以Veto细胞大规模生产狂犬病毒时的细胞生长和病毒感染特性。方法 以分种和混种方法,经过不同培养时间,测定Vem细胞的生长状况和胞内外病毒含量。结果 细胞形态随接种病毒时间的长短有所变化,不同接种方法在病毒滴度也无显著性差异。培养上清夜病毒含量以第4~9d滴度最高,细胞病毒感染率在第4d达80%以上,第10d后开始下降,第15d降入低谷。结论 以0.01~0.10MOI的加毒比例,培养第4,9d收获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