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2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210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553篇
口腔科学   56篇
临床医学   517篇
内科学   294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96篇
特种医学   92篇
外科学   121篇
综合类   1325篇
预防医学   460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265篇
  2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86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81.
目的 比对研究四川红原藏族与成都汉族不同骨密度人群肠道菌群及粪便短链脂肪酸差异,为通过调节肠道菌群预防不同人群骨质疏松积累资料。方法 选取红原藏族与成都汉族居民,测定其足跟骨骨密度,收集粪便与人口学信息,以藏族低骨密度个体为基础,依据年龄、性别、民族、是否服用抗生素四个维度进行倾向性评分获得研究人群,并按骨密度水平分组,测定粪便16S rRNA序列及短链脂肪酸的浓度与构成比,对比分析各组的差异。结果 红原藏族肠道菌群的物种丰度高于成都汉族。与汉族人群相比,藏族人群拟杆菌门相对丰度较高,变形菌门相对丰度较低(拟杆菌门:z = - 4.156,P<0.001;z = - 3.226,P = 0.001;z = - 2.990,P = 0.002;变形菌门:z = - 4.409,P<0.001;z = - 3.287,P = 0.001;z = - 2.392,P = 0.016)。柯林斯菌属是藏族中骨密度组优势菌属,瘤胃球菌属2和乳球菌属分别是汉族中、高骨密度组优势菌属。两组人群粪便短链脂肪酸比较,藏族三组骨密度人群乙酸、异戊酸浓度均低于汉族人群(乙酸:t = - 3.119,P = 0.003;t = - 3.056,P = 0.003;t = - 5.104,P<0.001;异戊酸:z = - 3.822,P<0.001;z = - 3.497,P<0.001;z = - 2.158,P = 0.031),但高、中骨密度组异丁酸、异戊酸、戊酸和己酸构成比高于汉族人群(异丁酸:z = - 3.693,P<0.001;z = - 3.388,P = 0.001;异戊酸:z = - 3.748,P<0.001;z = - 3.844,P<0.001;戊酸:z = - 3.778,P<0.001;z = - 3.966,P<0.001;己酸:z = - 2.535,P = 0.011;z = - 3.570,P<0.001) 结论 红原藏族和成都汉族不同骨密度组的肠道菌群及粪便短链脂肪酸含量和构成比不同,其与骨密度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2.
国人男性椎管的测量与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广西出土的113例男性干燥椎骨的椎孔,进行了矢径、横径的测量和形态观察。椎孔的矢、横径在壮族(30例),汉族(57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C_(3~6)椎骨水平,推管的矢径和形态与脊髓的外形不一致,矢径于该处形成生理性狭窄,以C_4处为最小(12.92mm)。除C_1外,椎管的形态可分为4型:Ⅰ型圆型;Ⅱ型三角型;Ⅲ型过渡型;Ⅳ型不整型。 C_(1,2)椎管的形状为圆型,向下至C_6,通过半圆形逐步过渡到三角形(C_6占81.31%);再向下至T_6,三角形通过蛤形和多边形又逐渐过渡为圆形(T_6占84.76%);再向下至L_5,又通过蛤形逐渐过渡为三角型(L_5占99%)。从L_3至L_5,三角形椎孔有逐步通过钟形向三叶形过渡的趋势。三叶形腰椎管占5.02%。本文结果支持Eisenstein的观点,认为三叶形结构是一种普通的、非病理性的现象,与年龄增长、骨赘或椎孔狭窄无关,这或许是一种正常的发育性变异。  相似文献   
83.
为建立二核苷酸简单串联重复顺序(STR)多态位点个体鉴别技术系统,应用6个位于不同染色体呈共显性传递的二核苷酸STE多态位点进行中国汉族人个体鉴别研究,这6个位点是D1S103、D4S175、D5S107、D19S49、D6S89及D9S58。结果显示:(1)6个STR位点基因型数14~39个,等位片段数0~20个;(2)杂合度观察值及估测值分别为0.65~0.91及0.63~0.93.多态信息含量0.59~0.90;(3)6个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4)6个位点15次配对分析中,未见非随机关联;(5)6个位点的亲子关系排除概率0.99;(6)普通群体中两个无亲缘关系随机个体间6个位点基因型完全一致的概率在1.7×10-12~9.2×10-33间。结果表明,应用这六个二核苷酸STR位点适于亦足以在中国汉族人中进行个体鉴别.故将此检测及数据处理系统,命名为DNA身份号码。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多态性在广西瑶族与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50名瑶族人和190名汉族人的TGF-β1基因多态性,比较两组人群TGF-β1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在瑶族人中CC基因型占46.0%、CT基因型占43.3%、TT基因型占10.7%;在汉族人中CC基因型占30.0%、CT基因型占51.1%、TT基因型占19.9%.两组人群TGF-β1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瑶族与汉族人群TGF-β1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85.
目的 种族间血脂水平的差异已有研究。本文拟探讨民族间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水平是否也存在差异。方法 作者对新疆地区的汉族居民 911人 (男性 4 6 6人 ,女性 4 45人 )及哈萨克族居民 773人 (男性 36 0人 ,女性4 13人 )随机个体血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脂蛋白 (a) (Lp(a) )及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进行测定。结果 与汉族人群比较 ,哈萨克族人群男、女均分别有较高的HDL c(P <0 0 0 1)和ApoA1(P <0 0 0 1)水平与较低的TG(P <0 0 1,P <0 0 0 1)、Lp(a) (P <0 0 0 5 )、ApoB(P <0 0 0 5 ,P <0 0 0 1)及较低的ApoB/ApoA1值 (P <0 0 1,P<0 0 0 1) ;汉族人群有 2 0 7%的个体ApoA1水平值低于 1 2g/L ,而在哈萨克族人群中只有 9 8%的个体ApoA1值低于 1 2g/L ,汉族人群有 18 6 %的个值ApoB值高于 1 2g/L ,而在哈萨克族人群中只有 14 3%的个体ApoB水平值超过 1 2g/L ;多因素相关与回归分析发现 :TG、HDL c、Lp(a)、ApoAI及ApoB/ApoAI值水平均与民族有密切的相关关系。结论 血脂、Lp(a)、ApoA1及ApoB水平存在显著的民族间的差异 ,哈萨克族人群具有较汉族人群明显为优的血脂谱 ,推测遗传因素可能控制和影响着个体  相似文献   
86.
新疆维汉民族乙型肝炎患者并发HDV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江丽  朱疆 《新疆医学》2001,31(4):269-271
目的:了解维吾尔、汉两民族乙/丁型肝炎重叠感染的模式与关系,方法:对189例维,汉HBV感染患者进行抗HDV标志检测分析研究,结果:189例HBV感染患者中,HBV合并HDV感染者35例,其中维族7例(20%),汉族28例(80%),HDB总感染率为18.52%;维、汉民族HBV感染模式两者不相同,但两民族HBV合并HDV感染类型相同。结论:汉族HBsAg阳性患者比维族阳性患者易感HDV。  相似文献   
87.
采用PCR技术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检测法 ,对 15 0名广西地区汉族无关个体进行DIS80位点的VNTR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检出 2 1个等位基因 ,6 3个基因型 ,杂合度、个体识别力和基因频率分布为 0 .873、0 .973、0 .0 0 3~ 0 .190。其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 -weinberg定律 ,对 3个家系相关个体分析符合孟德尔定律。提示DIS80位点为高度多态的遗传标记 ,在个体识别、群体遗传等方面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
朝鲜族和汉族青少年血压偏高状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区朝鲜族和汉族学生的血压偏高状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 方法,选延吉市区朝鲜族和汉族学生 1697人作为研究对象测量了血压.[结果]朝鲜族学生舒张压均值 和血压偏高率高于汉族.[结论]应加强对朝鲜族学生血压偏高的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89.
乌鲁木齐地区维,汉族396例献血员血清唾液酸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关于血清唾液酸(sialicacid,SA)的研究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大量文献报道,唾液酸水平的增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特别是与肿瘤的恶性行为呈正相关关系〔1~4〕。测定血清唾液酸对癌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病情监测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作者对乌鲁木齐地区维、汉族396例献血员的血清唾液酸进行了测定,旨在了解试剂与测定方法对血清唾液酸测定值的影响。1 资料和方法1.1 试剂 血清唾液酸专用试剂由泰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并按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操作。1.2 检测对象 乌鲁木齐地区396例献…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新疆哈萨克族、汉族间血脂水平的差异及与血压等有关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方法:抽样调查新疆阿勒泰地区城市居民哈、汉两民族214 人的血脂、血压水平及其他有关因素,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哈萨克族血清总胆固醇( T C)和低密度脂蛋白( L D L)高于汉族( P< 0.01),哈萨克族高血压组 T C高于汉族高血压组( P< 0.01),哈萨克族高血压组 L D L高于哈萨克族正常血压及汉族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 P< 0.05~0.01),哈萨克族正常血压组 L D L 高于汉族高血压组( P< 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 W H R(腰围/臀围)是影响 T G(甘油三脂)、 L D L及 H D L(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因素,它与前两者呈正相关而与后者呈负相关。结论:新疆阿勒泰地区哈、汉两民族间血脂水平存在着差异, W H R肿血脂水平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