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684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526篇
预防医学   434篇
药学   188篇
  4篇
中国医学   8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分析危急值追踪在检验科与临床沟通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株洲市二医院检验科526例患者的检验报告为研究对象,对其危急值进行追踪分析。结果经追踪后达到正常值的有214例,比例为40.7%;未追踪至正常值的为312例,比例为59.3%。危急值中,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红蛋白含量(Hb)、红细胞比容(HC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均为追踪较好的项目。结论危急值追踪加强了检验科与临床的沟通,提高检验人员及医护人员的知识水平及责任心,有利于基础与临床学科的交流进步,有助于医护人员获取全面准确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2.
目前随着医疗机构的改举力度不断加大,医院对检验科的重视程度和依赖也逐渐增强,如何使检验科最大程度的服务于病人,服务于医生,是我们检验人应该深思的课题.在这里我谈一点自己的看法,请同行们指正.  相似文献   
43.
而由于设备以及人员的限制和管理理念的制约,基层检验工作并没有多少长足的进步。基层医院从过去的手工操作模式向半自动、全自动的现代化实验室发展,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检验人员应具有更多临床医学知识,不断掌握专业的新知识,从单纯检验技术向多学科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发展。基层医院的检验科该如何适应新医改。现就基层医院检验科管理介绍如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4.
医学检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医院检验科培养人才,医院检验科的学科发展带动着医学检验教育的发展,因此,发挥两者的协调作用,对提高我国医学检验的整体水平无疑是极为重要的。我国大学的检验系与附属医院检验科合二为一办学,两者相互配合,展现了喜人的前景。然而,目前中等医药卫生学校普遍将专业课并入相关基础课教研室,专业课教师脱离临床[1],中等卫校的医学检验教育与附属医院检验科呈分离现象,这种  相似文献   
45.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臻完善,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也到了一个日新月异的阶段。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加强,人类不断地克服和战胜种种曾经一度犹如魔鬼的"绝症"。由于医学技术不断革新和进步,对医疗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以适应越来越高科技化、越来越精密化的医学发展。本文将结合具体从医经验,就医院中检验科和临床科室的交流和沟通做简要的剖析,希望能够引起相关从医人员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探讨检验科血源性感染的危险及其防护措施,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检验科医务人员19名,发生职业伤害的医务人员共46人次,分别对科室进行防护前后的职业血源感染的危险因素发生率进行问卷调查,观察比较防护前后的调查结果.结果:46人次发生职业伤害中,受到锐器伤有29人次(63.0%),受到患者体液、血液喷溅有11人次(23.9%),吸入含病原体的气溶胶有2人次(4.4%),其它有4人次(8.7%),锐器伤所占比例最高,与其它血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检验医学的不断发展,检验科的职业危害因素也增多,检验科人员的职业防护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血源性感染的因素及危险性,需要提高警惕,切实做好防护.  相似文献   
47.
<正>笔者对我县10家乡镇卫生院检验科进行了医院感染管理调查,按相关文件要求,发现乡镇卫生院在规章制度、预防感染、科室布局、执行力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现总结并提出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48.
检验科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科室管理者只有带领科室成员不断提高业务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检验质量、了解检验学发展趋势才能满足检验事业和医学事业的发展要求,这就需求科室管理者重点关注三方面问题即质量管理、学科发展和人员管理.  相似文献   
49.
目的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而在标本检验过程中,有些影响因素是与医护人员关系密切而检验人员不易了解且无法防止的,因此就要求检验科与临床医护人员增进了解和沟通,以减少或消除误差,提高检验质量。方法实验室人员在接受标本时应详细记录其状态,对标本有疑问或不符合规定要求时、结果有异议的,应尽快与临床方面联系,相互沟通。结果只有通过科室间的学习与沟通,正确、规范化采集和处理标本,做好上述各环节的质量保证措施,才能提高检验质量。结论检验科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的必要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0.
<正>在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从组织落开始到严格管理制度,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必要的床监测,使我院的院内感染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化、科学化。医院是患者密集的场所,医院环境很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为此我院设立院感科,成立生物检测实验室,以适应全国各级医院对医院感的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现就我院近几年在开展控制院内感染工作方面的一点体会,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