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8篇
  免费   584篇
  国内免费   320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331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1060篇
内科学   1068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202篇
特种医学   1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48篇
综合类   1989篇
预防医学   749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372篇
  9篇
中国医学   968篇
肿瘤学   49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214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303篇
  2012年   409篇
  2011年   421篇
  2010年   412篇
  2009年   368篇
  2008年   496篇
  2007年   413篇
  2006年   396篇
  2005年   382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238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152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索实时三维时空关联成像技术(STIC)对20孕周前胎儿先天性心脏病(FCH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7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超声科常规超声检查的20孕周前连续病例共510例,均存在有高危因素,作为高危组;其孕22周后常规产前检查时作为对照组。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后应用STIC技术获取胎儿心脏容积数据,进行脱机分析,使用多平面重建模式(MP)和断层显像模式(TUI)获取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提出的胎儿的9个心脏切面,观察FCHD的检出情况,两组胎儿心脏畸形检出情况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高危组20孕周前共检出胎儿心脏畸形10例,漏诊2例,22孕周后检出12例胎儿心脏畸形。具体种类及检出孕周:左室发育不良2例(孕16+6周、孕18+3周),大动脉转位2例(孕16+4周、孕18+5周),单心室2例(孕16+4周、19+3周),室间隔缺损2例(孕17+1周、孕18+5周),主动脉狭窄1例(孕16+3周),房室共道畸形1例(孕17+3周);漏诊2例为大动脉转位(孕14+3周)、室间隔缺损(孕15+3周);孕22周后筛查时除上述检出外又新增检出1例大动脉转位,共检出胎儿心脏畸形11例,漏诊1例:室间隔缺损(孕15+3周)。两组心脏畸形检出率经Kappa一致性检验为高度一致,Kappa值为86.4%。结论通常在孕22+0~26+6周使用二维及三维超声进行胎儿心脏畸形筛查,现将实时三维STIC技术用于20孕周前高危胎儿,心脏畸形的检出率与孕22周后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早在孕16周时可检出FCHD。因此可借助此技术尝试将心脏畸形筛查时间提前至孕16周,以期更早发现胎儿心脏畸形。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研究发热症状的时空分布特征,探索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的时空分布特点及时空聚集性特征,为呼吸道传染病的早期预警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北京市朝阳区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发热门诊所建立的症状监测系统,收集2009年4月1日00:00时至2010年3月31日24:00时期间的就诊患者的病历资料,应用回顾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方法进行时空扫描分析,并对其中流行性感冒(流感)样病例、流感患者、发热待查患者分别进行分析。 结果 以50%时间周期进行扫描,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流感样病例、流感患者、发热待查患者的分布均可探测到聚集区域,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聚集区域集中在北京市朝阳区中部。流感样病例与流感患者聚集区域接近,区域中点距离为0.92 km,大部分重叠。 结论 对发热门诊就诊患者的时空聚集性探测,可以准确发现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聚集区域,有利于早期预警。发热门诊的症状监测系统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3.
慢性肺心病高粘血症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110例正常人和37例慢性肺心病患者14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多数指标肺心病患者明显升高。血液粘度升高与红细胞压积有关,但不呈线性关系。红细胞聚集性增强及其有关因素,在肺心病高粘血症的成因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韩立薇  王永来 《肿瘤防治杂志》2007,14(23):1766-1769
目的:研究β-连环素(β-cat)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基因突变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SSCP-PCR法检测31例子宫内膜癌标本和1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β-cat的表达及基因突变,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1例子宫内膜癌74%为质/核聚集表达,明显大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其中,Ⅰ期为84%,明显高于Ⅱ、Ⅲ期(16%),P〈0.05;内膜样腺癌为88%,明显高于非内膜样腺癌,P〈0.01,且60%分化良好,P〈0.05。不同肌层浸润深度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S-CP法检测出5例突变条带,均为FI-GOI期的子宫内膜癌,且4例为内膜样腺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突变组均伴有肛cat聚集,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cat聚集与子宫内膜癌发生有关,尤其与早期、分化良好的内膜样腺癌的发生有关,但与肌层浸润深度无关。基因突变是β-cat聚集的重要分子事件,是导致子宫内膜癌发生的重要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995.
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其发生具有遗传易感性,表现为种族多发倾向、家族聚集现象、单卵双胞胎共同发病的一致性明显增加等。随着分子遗传学技术的进步,已经肯定了炎症性肠病在染色体上的4个遗传连锁区域,并且鉴定出一些遗传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996.
997.
脑缺血是临床常见且预后不良的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且缺乏特效的治疗药物,探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效的治疗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使脑血管完全、不完全阻塞或引起供血量不足而又缺乏有效的侧支循环时,将引起脑组织缺血性病变,甚至坏死。因此,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患常用的治疗措施。噻氯匹啶是噻吩吡啶的衍生物,具有广谱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笔采用与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致脑梗死机制相关的动物模型,观察噻氯匹啶对脑缺血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8.
研究了脉通灵Ⅰ、Ⅱ号对家兔主动脉条收缩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表明:脉通灵Ⅰ、Ⅱ号(50~150g/L)对 NE、KCl 引起的主动脉条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浓度为66.7~4.2g/L PRP 时,对 AA、ADP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9.
本研究观察了增龄对正常人血小板聚集、抗凝和纤溶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观察对象不同年龄的健康人,既往无系统性疾病史,受检者在采集血液标本前10天内未服用影响血小板、凝血功能的药物。受检者按年龄分为三组:1.中青年组:年龄<50岁(平均43士3.1岁),共76人;2.老年前期组:年龄50一59岁(平均55士3.4岁),共35人;3.老年组:年龄)60岁(平均65士5.1岁),共31人。 二、方法采集受检者空腹静脉血,按照实验方法测定下列指标:1.血小板聚集功能(PAgT),测定采用E心rn比浊法,选用ADP、肾上腺素(EPN)和胶原(CoD为致聚剂。2.抗…  相似文献   
1000.
利脉胶囊(复方阿魏酸钠)的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脉胶囊在实验动物体内具有较强的抗花生四烯酸(AA)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大、小剂量的复方阿魏酸钠有明显的抑制实验性血栓形成,并有较强的抗实验性脑血栓形成的作用。利脉胶囊各组分之间具有相加性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