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054篇
  免费   4662篇
  国内免费   2104篇
耳鼻咽喉   589篇
儿科学   386篇
妇产科学   330篇
基础医学   2777篇
口腔科学   804篇
临床医学   16673篇
内科学   3570篇
皮肤病学   403篇
神经病学   1142篇
特种医学   24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6659篇
综合类   31012篇
预防医学   16934篇
眼科学   1631篇
药学   11799篇
  340篇
中国医学   8078篇
肿瘤学   1231篇
  2024年   804篇
  2023年   3032篇
  2022年   2767篇
  2021年   3199篇
  2020年   3304篇
  2019年   2747篇
  2018年   1242篇
  2017年   2161篇
  2016年   2316篇
  2015年   3113篇
  2014年   5931篇
  2013年   5598篇
  2012年   7349篇
  2011年   7169篇
  2010年   6391篇
  2009年   5974篇
  2008年   7347篇
  2007年   5586篇
  2006年   5309篇
  2005年   5397篇
  2004年   3692篇
  2003年   2998篇
  2002年   2220篇
  2001年   2002篇
  2000年   1667篇
  1999年   1321篇
  1998年   1073篇
  1997年   873篇
  1996年   1287篇
  1995年   968篇
  1994年   772篇
  1993年   268篇
  1992年   193篇
  1991年   215篇
  1990年   161篇
  1989年   137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93.
目的:探讨Ki-67表达与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行预防性TACE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4年12月—2016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150例行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并在术后2个月内行预防性TACE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后肝癌组织病理Ki-67评分分为为低表达组(Ki-67评分≤20%,44例)和高表达组(Ki-67评分20%,106例);分析Ki-67表达量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复发与生存的关系。结果:高表达组肿瘤多发、肿瘤包膜不完整及合并微血管癌栓患者比例明显高于低表达组(均P0.05)。Ki-67高表达与肿瘤多发、肿瘤直径大为影响无瘤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Ki-67高表达与肿瘤多发、肿瘤直径大、肿瘤包膜不完整、合并微血管癌栓为影响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高表达组患者复发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57.9%vs. 37.7%,χ~2=6.777,P0.05),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45.6%vs. 75.9%,χ~2=8.447,P0.05)。结论:Ki-67的表达量对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行预防性TACE患者的预后有显著影响,高表达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术中上关节突磨除程度对患者术后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6-2016-06,于我院接受TESSYS手术的339例LDH患者,术后均行腰椎CT及三维重建,根据上关节突磨除程度将之分为三组:少量磨削组278例,中量磨削组49例,大量磨削组12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年以上,对比三组的临床疗效和腰椎不稳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后3个月、1年和2年,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JO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但中度和重度磨除组术后2年VAS评分1年3个月,术后2年的JOA评分1年3个月(P0.05)。此外,术后1、2年,大量磨削组的VAS评分中量磨削组少量磨削组,大量磨削组的JOA评分中量磨削组少量磨削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磨削组的总有效率(92.1%)中量磨削组(75.5%)少量磨削组(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不稳发生率相比,大量磨削组(66.7%)中量磨削组(34.7%)少量磨削组(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ESSYS手术中进行椎间孔成形操作时,对上关节突进行轻度磨削不会对其预后造成明显影响,但随着磨削程度的增加,患者术后腰椎稳定性会逐渐下降,对其疗效也存在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5.
《卫生软科学》2020,(1):2-2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老年健康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于12月7日在京召开。本次会议以“智慧康养-实践探索-理论创新-健康中国”为主题,聚焦健康养老政策、医养结合模式、康复体系建设、康养理论与实践创新成果等方面。会议聚集了国家口健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等来自全国东、中、西部30多家单位百余名专家、学者、实务界代表。  相似文献   
96.
中医师承教育是当今社会中医传承的主要方式,其培养了大量的中医优秀人才,促进中医药文化和中医学术思想传播,是现代中医药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近代以来,人们脑海中逐渐形成了以西方医学为体系的思维模式时,中医学教育该如何的发展与传承。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分析了现代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特点,阐述师承教育在现代中医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期探讨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的模式。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采用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9例的资料,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为21~75岁,平均39岁。根据前踝上穿支皮瓣解剖学基础,按照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大小和形状,在小腿下端前外侧设计并切取皮瓣转位修复创面。切取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面积为6.0 cm×5.0 cm^14.0 cm×8.0 cm,均为带蒂皮瓣转位。根据皮瓣成活、感染控制、弹性色泽、外观形态、供区瘢痕、皮肤感觉、患者认可等情况,对患者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本组19例皮瓣全部成活,软组织缺损、肌腱、骨质及钢板外露均得以修复。供区均I期愈合。术后门诊随访2~16个月,皮瓣血运良好,颜色接近周围正常皮肤,臃肿不明显,患者对外观表示满意;供区皮片愈合良好,无明显增生、挛缩及溃疡,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手术操作简便,穿支较恒定,血供可靠,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党支部结合医院临床工作特点,积极开展党员主题活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积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99.
100.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和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迫切要求,公立医院面临全新的挑战,向管理要效益是实现医院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从当前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现状入手,通过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推进公立医院运营管理建设提出思路和建议,对实现公立医院管理转型,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实现科学化、精益化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