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4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0篇
预防医学   16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通过多导睡眠记录仪的监测,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打鼾患者的诊断、分型和治疗提供很好的依据.方法 使用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系统对患者进行监测,监测时间为夜间大于7小时以上.结果 230例患者69人(占30%)合并有高血压,42.6%不知晓该疾病,66人入睡后氧饱和度达80%以下,有4位患者氧饱和度最低到20%.监测失败 11例,失败率4.7%,确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110 例,其中13.6%的患者接受治疗.结论 及时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有利于疾病的诊断、治疗.让患者更进一步了解自身疾病,积极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2.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几乎都能从亲友中找出几个打鼾的“高手”,尤其上了年纪的人,打鼾更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然而,切莫忽视鼾声中潜藏的危机。  相似文献   
23.
多囊卵巢综合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卫娟  刘嘉茵 《江苏医药》2007,33(4):333-335
目的 寻找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有关的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调查2005年2月~2006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不孕症门诊患者105例及同期非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就诊患者210例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家族遗传史、初潮月经紊乱、失眠、打鼾、职业、室内装潢史,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家族遗传史、初潮月经紊乱、失眠、打鼾、职业、室内装潢史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4.
孙晟 《养生大世界》2007,(10):43-43
轻度:每小时5-15次呼吸暂停 中度:每小时16-30次呼吸暂停 重度:每小时30次以上呼吸暂停 严重打鼾者在睡眠过程中会有呼吸暂停的现象,这是一种病,在医学上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第一段]  相似文献   
25.
中老年人肥胖,主要是因为剧烈活动减少,而进食的营养物质不减,造成了消耗量减少而摄入的营养相对增多。肥胖的人,其咽壁肥厚、软腭肥大、悬壅垂粗大、舌体增宽、咽腔狭小。故睡眠时咽肌松弛、软腭塌陷、舌体后坠,使气道受阻、呼吸不畅而发生鼾声。这也是中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的一种表现。我国东汉时期的医学家张仲景就发现鼾声与肥胖有关。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打鼾的危害性和多导睡眠图(PS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0例打鼾患者进行多导睡眠图监测,记录患者的颈围、体重指数(BMI)、呼吸紊乱指数(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低血氧饱和度等多项指标。结果130例患者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92例(SAS组),占70.8%;单纯鼾症(SS)38例(SS组),占29.2%。其中颈围、BMI、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在SAS组和s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打鼾具有潜在危害性,需要进行PSG监测,PSG是诊断SAS、判定病情程度、指导治疗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27.
张希龙 《药物与人》2007,20(5):27-27
随着节假日的来临,饮酒的人也大量增多,甚至出现许多狂饮滥醉者,但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在那些原来就有睡眠打鼾、甚至伴有憋气(鼾声不均匀)的人群中,饮酒后打鼾、憋气的现象变得更加明显了,其实这就是酒后“睡眠窒息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相似文献   
28.
患者,男,65岁,因入眠打鼾20年,近1个月加重伴咽部异物感入院。患者20年前开始打鼾,入眠后出现呼吸暂停、憋气,睡眠质量差,近1个月伴咽部异物感。入院查体:P78次/min,Bp130/80mmHg,体重80kg。  相似文献   
29.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睡眠时上气道狭窄和塌陷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病征。OSAHS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高发性疾病。许多研究表明:由于呼吸暂停引起反复发生的低氧、高碳酸血症,导致红细胞增多,血管内胶体渗透压增高,血压增高,血流缓慢,可导致心血管多种病理性改变,进而引起全身血流动力学改变,使组织缺血、缺氧引起多系统器官功能损伤。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如果不能在觉醒后纠正,即可表现为急性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30.
成都地区2—12岁儿童打鼾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成都市2~12岁儿童打鼾的流行病学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2004年9~10月间在成都市5个城区中抽取2个区的2个小学和2个幼儿园1600名2~12岁儿童,由专人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526份.睡眠障碍患病率为33.4%,其中打鼾为5.6%.打鼾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肥胖也不是儿童打鼾的危险因素,但遗传因素则与儿童打鼾明显相关,有打鼾阳性家族史的儿童,其发生打鼾的相对危险性为无阳性家族史儿童的2.45倍.结论 成都地区儿童打鼾患病率为5.6%,与国内其他地区基本相同,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